-
公开(公告)号:CN1143403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1369018.5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江苏安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多模融合通讯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主体内底部两组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主体表面的一端开设有槽口,所述主体内底部两组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主体的顶部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主体内底部的一侧连接有散热机构。本发明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可快速有效的将主体内部的热量进行转移,避免安装板上的电子元件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发生损毁,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时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4119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0065411.4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401 , H04B7/0413 , H04B7/10 , H04W88/08 , H04W88/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网络装置,包括:第一移动通信模组的第一端与第一合路器的第一接口相连,第二移动通信模组的第一端与第一合路器的第二接口相连,第三移动通信模组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合路器的第三接口相连,第一合路器的第四接口经由第一耦合器和第一功率分配器与第二合路器的第一接口相连,WiFi模组的第一端与第二合路器的第二接口相连,第三移动通信模组的第二接口经由第二耦合器和第二功率分配器与第一极化天线相连,第二合路器的第三接口经由第三耦合器和第三功率分配器与第二极化天线相连。本发明提高了无线通信网络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563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31621.6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通信中继器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方法包括:向主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其中,入网请求包括随机数和中继器地址,中继器地址是利用第一地址处理方式基于随机数和跟随地址得到,跟随地址为终端设备的地址;在主节点基于入网请求确定允许双模通信中继器入网的情况下,双模通信中继器接入双模通信网络以便进行通信,其中,主节点在接收到入网请求之后,利用第二地址处理方式基于入网请求中的随机数和中继器地址得到跟随地址,并在跟随地址为与主节点进行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情况下,允许双模通信中继器入网。本发明简化入网流程,采用跟随地址设置,能够快速加入本台区网络,防止误入其他台区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6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077800.8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及方法,属于AeroMAC机载航电装置领域,遵循ARINC766标准,硬件组成主要包括底板、转接板和协议处理板。协议处理板包括Wimax与5G双模模组、核心处理器、航行数据存储器电路模块、外部接口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双模模组中,Wimax与5G均工作在5030~5150MHzAeroMACS频段,并且共用天线。本发明在单一模组上同时实现了5G与Wimax两种通信制式,符合AeroMACS国际标准的同时融入了5G通信功能,弥补了AeroMACS系统在推广过程中缺乏机载端产品的技术短板,提高了机载航空数据传输安全性和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729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506432.9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物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工作;第一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信息,第一资源和/或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设备进行工作模式的变更,或者,第一设备将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第一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通过变更工作模式使得第一设备能适应更多业务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924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0740162.1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制式基站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上述系统包括分别支持不同制式的至少两个信源模块、分别与信源模块连接的射频模块,以及与至少两个信源模块连接的主控板;主控板用于根据上行数据中携带的制式标签对上行数据进行分流处理,并将分流后的数据回传至核心网;以及,将各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转发至相应制式的信源模块;其中,制式标签用于表示上行数据的制式。采用上述系统可以简化多制式基站系统与核心网之间的连接关系,利于基站部署;进一步地,可以缓解核心网的数据处理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004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0488304.6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涂修铭
Abstract: 支持多链路操作模式的无线传输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链路及第二链路,建立无线接入点设备与无线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标识第一链路及该第二链路;获取第一链路及第二链路的状态资讯;以及无线接入点设备依据第一链路及第二链路的状态资讯,将上行传输及下行传输或数据链接层传输数据分配到第一链路及第二链路。第一链路及该第二链路是具有相异频率的两个链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2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094740.0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江苏通鼎宽带有限公司
IPC: H04J3/06 , H04W72/23 , H04W72/0446 , H04W88/08 , H04W88/10 , H04B7/0413 , H04B1/7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G单路移频远端机,包括:5G单路移频远端机包括单片机、FPGA同步模块、时钟芯片、混频器、多功器;其中,所述单片机、FPGA同步模块、时钟芯片、混频器之间两两相互连接,所述多功器连接混频器的输入端。所述多功器的输入端通过馈线连接5G单路移频近端机,所述多功器包括三个输出端,分别输出1.1G、1.3G、第二路3.5G射频输出信号,其中1.1G、1.3G射频输出信号一一对应连接混频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混频器的输出端输出第一路3.5G射频输出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模块化设计,可装拆。成本低,缩短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8907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90158.4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莫志松 , 杨胜 , 赵志鹏 , 郑升 , 李凯 , 李一楠 , 秦树增 , 王猛 , 高占盈 , 韩佳汛 , 张宇 , 田密 , 李骕 , 方怡 , 刘君毅 , 赵斌山 , 张耀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铁ATP列控系统的车载双模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控制单元、5G‑R通信模块、GSM‑R通信模块、双工器、RF接口连接器、TE接口连接器和SIM卡连接器。还公开对应控制方法,ATP上位机在业务过程中仅需通过TE接口与双模通信单元建立PPP连接,通过PPP连接同时进行与控制单元的AT命令控制、5G‑R通道的TCP/IP数据传输、GSM‑R的CSD数据传输。建立PPP连接后,双模通信单元内部分配三个IP地址,分别用于传输封装后的AT命令和流控信号数据包、转发ATP向5G‑R通道传输的IP数据包,传输ATP和双模通信单元GSMCSD数据业务通道之间封装的HDLC数据包。在ATP上位机进行CSD数据传输过程中,ATP将原有CSD数据的HDLC帧封装成UDP数据包,在双模通信单元内部提取HDLC数据帧,并通过GSM‑R模块发送至RBC。
-
公开(公告)号:CN1188430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42977.1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及云计算产业中工业物联网信息感知;卫星及应用产业地面标校系统和增强系统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外融合的定位基站模组和定位系统。本发明室内外融合的定位基站模组包括:蓝牙定位模块,用于接收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一广播数据,从第一广播数据中获得蓝牙定位数据;云端服务器直连模块,与后台的云端服务器直接连接;主控模块,连接于蓝牙定位模块和云端服务器直连模块,用于:接收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二广播数据,从第二广播数据中获得北斗定位数据;自蓝牙定位模块接收蓝牙定位数据;将定位数据通过云端服务器直连模块直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室内外融合定位方式,可靠性更高,定位准确率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