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合金结构钢的耐蚀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983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0006325.6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合金结构钢的耐蚀性评价方法,包括:将按低合金结构钢元素组成计算的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通过金相组织计算的珠光体相含量(X1)及晶粒度等级(X2)、通过夹杂物观察计算的典型视场下夹杂物面积百分比(X3)等四个变量带入式:Y=I‑0.062X1+0.10X2–12.1X3中,得到该待评价低合金结构钢的综合耐蚀指数Y,通过Y的大小判断该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的高低。该方法考虑因素较为全面,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无需进行大量模拟及户外实验,实验周期短,便于为低合金结构钢在实际使用中提供更加准确、更为合理的耐蚀性评价标准。

    一种适用于高温滨海环境的高耐蚀低合金钢

    公开(公告)号:CN10692975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0075154.0

    申请日:2017-02-13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温滨海环境的高耐蚀低合金钢,属于金属材料领域。低合金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Si 0.20%–0.35%,Mn 1.0%–1.2%,P≤0.030%,S 0.004%‑0.012%,Cu 0.4%–1.0%,Ni 3.0%‑3.5%,Mo 0.1%–0.2%,Ti≤0.020%,其余为Fe。本发明通过控制钢中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来使钢达到最好的耐高温滨海环境腐蚀性能,同时维持在较低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制造的材料在按照ASTM B117标准进行720小时盐雾腐蚀试验后,其腐蚀速率不超过0.041mm/a;挂片12个月的腐蚀失厚不超过31微米,明显优于Q235碳钢,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滨海环境腐蚀性能,广泛适用于沿海领域的钢铁设施。

    一种适用于高温滨海环境的高耐蚀低合金钢

    公开(公告)号:CN106929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75154.0

    申请日:2017-02-13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温滨海环境的高耐蚀低合金钢,属于金属材料领域。低合金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Si 0.20%–0.35%,Mn 1.0%–1.2%,P≤0.030%,S 0.004%‑0.012%,Cu 0.4%–1.0%,Ni 3.0%‑3.5%,Mo 0.1%–0.2%,Ti≤0.020%,其余为Fe。本发明通过控制钢中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来使钢达到最好的耐高温滨海环境腐蚀性能,同时维持在较低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制造的材料在按照ASTM B117标准进行720小时盐雾腐蚀试验后,其腐蚀速率不超过0.041mm/a;挂片12个月的腐蚀失厚不超过31微米,明显优于Q235碳钢,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滨海环境腐蚀性能,广泛适用于沿海领域的钢铁设施。

    基于ZnO纳米线阵列的压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6196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210303678.8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ZnO纳米线阵列的压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构建方法。具体工艺为:用水热法在绝缘硅片上制备长径比较大的纳米线阵列;用HF将两端的氧化锌及硅的氧化物洗去,分别连出导线作为FET的源极和漏极;ZnO纳米线阵列受力产生的压电势作为调节源漏电流的门电压。这个基于纳米线阵列的压电场效应晶体管是一个不需要提供外接门电压的FET,是一种制备由应变、应力或压强驱动和控制的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的新方法。该器件的制作成本低、方法简单、效率高,与单根纳米线的器件相比,本发明构建的FET可在宏观条件下使用,不需纳米操控平台等精密设备,对操作的要求低,密度较大的纳米线使得器件稳定性更好,寿命更长,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ZnO纳米阵列紫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115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259647.1

    申请日:2013-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ZnO纳米阵列紫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器件结构为金属-半导体-金属接触型,从下到上依次为ITO或FTO导电玻璃的基底,覆盖在基底上的ZnO薄膜,位于ZnO薄膜的中间位置的另一端电极,以及另一端电极四周的ZnO纳米阵列,同时基底为一端电极;另一端电极的面积为基底总面积的10%~12%。制备方法如下:先利用磁控溅射在基底上生长一层ZnO薄膜;然后在ZnO薄膜上电极并引出一端导线;接着在电极上覆盖PDMS保护层;再通过水热法生长ZnO纳米阵列;最后在样品一侧边缘处刮掉部分ZnO使导电玻璃基底裸露并引出另一端导线,即得所述紫外探测器。本发明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器件灵敏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一种测试金属材料在液体高压下氢渗透性能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15732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806533.9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金属材料在液体高压下氢渗透性能的装置,属于材料氢渗透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高压釜、电化学工作站、充氢装置、金属片状试样、参比电极、辅助电极和热电偶温度计。采用高弹性薄膜通过带孔旋塞嵌入充氢装置上盖,利用其弹性来消除内外压差,使测试时充氢室和扩氢室内的液体压强保持平衡,同时防止两种不同液体相互混合。解决了高压下充氢室和扩氢室中不同液体的压强平衡问题,使该装置可以在液体高压下对金属材料电化学充氢过程中氢渗透信号进行测量,测试记录各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液体压力、不同温度、不同充氢电流密度下电化学充氢时的阳极电流密度ia-时间曲线,从而通过进一步数据处理分析评价该材料氢致开裂敏感性。

    一种高分散尺寸可控的纳米羟基锡酸锌阵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4798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176968.1

    申请日:2010-05-14

    Abstract: 一种高分散尺寸可控的纳米羟基锡酸锌阵列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定列的制备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如下:将硝酸锌和氨水溶解于去离子水配制成硝酸锌浓度为0.09~0.1mol/L、溶液pH值为9~10的反应溶液;选取含α-{Cu,Sn}相的铜基片作为反应基底;将基片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后放入反应溶液中反应1~12小时;取出基片,反复清洗后干燥,得到羟基锡酸锌纳米单晶阵列。本发明可快速制备一种大面积的纳米羟基锡酸锌定向阵列,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产品粒径可调范围广、适合大规模生产。

    SiO2修饰的ZnO纳米多孔薄膜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5303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75239.3

    申请日:2010-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iO2修饰的ZnO纳米多孔薄膜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ZnO纳米颗粒多孔薄膜作为复合电极基础层;通过选取旋转涂覆氧化硅溶胶保护层来提高氧化锌纳米颗粒多孔薄膜电极在酸性染料中的耐腐蚀性能,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本发明通过对溶胶涂覆层数、烧结次数、浓度的调整可合理控制氧化硅薄膜涂层的厚度,获得耐腐蚀能力强且性能优异的复合电极。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的敏化条件调整工艺参数来获得在敏化过程中耐酸性强、电极性能最优的SiO2-ZnO纳米颗粒多孔薄膜复合电极。其生产工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适合于未来大规模生产等许多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