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高湿高盐雾海洋大气环境的耐候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245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0044231.8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湿高盐雾海洋大气环境的耐候钢及制备方法,属于耐候钢技术领域。该钢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3~0.07,Si:0.35~0.55,Mn:1.15~1.35,P:≤0.01,S:≤0.025,Cu:0.25~0.45,Cr:2.5~3.5,Ni:0.9~1.1,Mo:0.05~0.15,Sn:0~0.6,其余为Fe。通过真空感应炉冶炼出符合成分设计范围的钢锭,经过后续控轧控冷工艺,最终得到组织为贝氏体的耐候钢。本发明耐候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提高Cr,降低高成本Ni含量的基础上,添加Mo、Sn等微合金元素,不仅能满足南海这种高温高湿高盐雾的苛刻服役环境对高耐候性的要求,还能满足钢材稳定的力学性能要求。

    一种薄液环境下力学-电化学交互作用原位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9060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48076.3

    申请日:2017-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液环境下力学-电化学交互作用原位测量装置,由气体雾化装置、力学装置和电化学装置三部分组成。通过气体雾化装置将模拟薄液湿气接入力学装置实验盒,通过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装置对力学实验进行原位电化学测量。其中,干湿交替膜环境可通过控制不同的进出阀门来实现;不同气氛浓度或湿度的膜环境可通过调节特种气氛或饱和湿气与平衡气体(如空气或氮气)比例来实现;三电极之间相对位置通过长焦距显微镜调节精密螺栓来实现。本发明的测量装置通过三部分装置间的配合和连接,简便、实用、精确地模拟真实薄液环境下力学-电化学作用的原位测量,为深入研究材料在薄液环境下应力腐蚀开裂(SCC)研究提供手段。

    一种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三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0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07552.2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三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不锈钢制造领域,能够有效提高不锈钢的高强韧性能。所述三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C:0.025~0.045%,Si:0.50~1.50%,Cr:16.0~19.0%,Ni:4.50~5.50%,Mo:2.50~3.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三相不锈钢的组织结构中包含有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所述铁素体含量不低于40%。本发明适用于不锈钢的加工制造和性能提升。

    用于快速预测高熵合金硬度的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061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35591.4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预测高熵合金硬度的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制备工艺,用以解决传统“试错法”设计高熵合金成分耗时耗力且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搜集高熵合金硬度数据库作为训练集,根据合金成分计算特征描述符;根据不同测试集划分比例下的RMSE选择合适的模型;对所得特征进行降维处理,以获得最重要的特征子集;利用最重要的特征子集训练并优化所选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来预测未知成分的高熵合金硬度;对预测出的合金成分进行试验验证。本发明中特征降维的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递归消除法和穷举法,降维处理后得到3个最重要特征,依据这三个特征可以方便并准确地预测出合金的硬度。

    一种远程原位监测土壤环境及腐蚀性的物联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5946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1216975.2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原位监测土壤环境及腐蚀性的物联网系统,属于金属土壤腐蚀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环境参数监测装置、土壤腐蚀性监测装置、腐蚀速率监测装置、远程控制装置及野外供电装置,远程控制装置通过GPRS无线数据传送与环境参数监测装置、土壤腐蚀性监测装置、腐蚀速率监测装置及野外供电装置实现通信。该系统能够获取不同时节的土壤环境数据,便于综合评估其腐蚀性;远程、原位的特点避免了现场测试所需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腐蚀探针阻值的变化能够实时反映服役现场金属构件的腐蚀情况,便于失效预测与寿命评估,实现了对野外土壤环境及其腐蚀性的远程原位监测。

    一种测试金属材料在液体高压下氢渗透性能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15732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806533.9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金属材料在液体高压下氢渗透性能的装置,属于材料氢渗透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高压釜、电化学工作站、充氢装置、金属片状试样、参比电极、辅助电极和热电偶温度计。采用高弹性薄膜通过带孔旋塞嵌入充氢装置上盖,利用其弹性来消除内外压差,使测试时充氢室和扩氢室内的液体压强保持平衡,同时防止两种不同液体相互混合。解决了高压下充氢室和扩氢室中不同液体的压强平衡问题,使该装置可以在液体高压下对金属材料电化学充氢过程中氢渗透信号进行测量,测试记录各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液体压力、不同温度、不同充氢电流密度下电化学充氢时的阳极电流密度ia-时间曲线,从而通过进一步数据处理分析评价该材料氢致开裂敏感性。

    一种铝件表面锌化处理粉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涂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2665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520740.X

    申请日:2010-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件表面锌化处理粉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涂覆方法,其中铝件表面锌化处理粉剂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组成:14.9-84.5的锌粉、84.9-14.5的惰性金属氧化物粉、0.1-0.5的活化剂以及0.1-0.5的助剂。所述制得的铝件表面锌化处理粉剂的涂覆方法为将由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铝件表面锌化处理粉剂和需进行锌化处理的铝件一同放置于密封钢罐中,然后对钢罐进行加热升温,并控制温度在400±10℃,恒温60~18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进行铝件表面锌化涂覆。经本发明处理过的铝板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特别是耐海洋性大气环境腐蚀能力极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