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319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0037.2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品直径φ70-φ200mm大规格棒材的控制轧制方法,属于轧钢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控制轧制设备在正常轧制过程中另外设置了冷却辊道,具体轧制步骤为:轧机轧后中间坯从轧线辊道移出,在冷却辊道上往复运动和空冷,中间坯到达预定温度后被回置于轧线辊道,再经过切头后,用后续轧机对中间坯进行控制轧制。该方法解决了大规格棒材的控制轧制过程中的中间坯温降时间长、轧制生产效率低,以及棒材高温奥氏体组织无法控制的难题。实施中间坯空冷后,用切头剪切除低温头部,防止中间坯咬入困难、以及轧卡等轧制等事故。中间坯内外在空冷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温度梯度,经过轧制后,可促进轧件心部变形,大幅度降低轧制棒材中心区域的疏松。
-
公开(公告)号:CN1101531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0754.5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等规格棒材的控制轧制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工程技术。棒材中间坯 的轧件在机组间辊道传送过程中,在轧线辊道上方区域加入一种多工位的旋转冷却机构,通过提起后旋转再将中间坯回置到轧线辊道的方式,使轧件在运动中旋转,均匀冷却至所需温度,进而在后续机组实现控制轧制。本发明旋转式冷却机构可与中间坯水冷配合使用,可单独使用;设备结构紧凑,无需增加额外场地,无需增加车间长度;棒材组织均匀,表面与中心组织晶粒度相差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1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1911139747.4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氛保护的高温拉伸试验装置,属于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加热舱、加热系统、水循环冷却系统、气氛保护系统、光学显微观测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加热舱中设计内嵌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加热系统连接在加热舱上,采用短波红外加热管;气氛保护系统通过对密封加热舱体抽真空,然后填充保护气体实现;通过高温观察窗连接光学显微观测系统;传动控制系统包括移动横梁、双向滚珠丝杠、拉伸轴。该装置可以实现试样无氧化的高温拉伸测试,为材料高温断裂分析提供了研究平台;另由于其高效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计,能够显著缩短材料高温拉伸实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0940840.5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各向异性的钛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涉及钛合金的轧制及热处理的技术领域。该合金成分Al0.1‑11at%,V0‑5at%,Mo0‑6at%,Si0‑0.4at%,B 0‑0.5at%,Y 0‑0.3at%,余量为Ti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低各向异性的钛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是在钛合金冶炼中添加不同含量的B元素,随后经凝固、热锻造、α再结晶温度区热轧制、α+β区热处理的工序,获得低各向异性的高品质钛合金板材。本发明方法相对于其他传统方法,通过采用控制合金元素的合理配比、轧制工艺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能够短时高效的生产制备低各向异性的高品质冷轧钛合金板材,降低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工艺流程简单,利于工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818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21765.3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辊模拉拔装置,属于机械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连接板,一个立辊垂直设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另一个立辊垂直设在壳体的下腔内底端的上表面,立辊辊组用于纵向拉拔工件;立辊调节机构与连接板连接用于调节立辊间的距离,两个水平辊分别水平设在壳体下腔的两侧内壁上用于横向拉拔所述工件;水平辊调节机构与水平辊组连接,用于调节水平辊间的距离;所述导卫与所述辊缝平齐用于将工件送至所述辊缝中;本申请能够简单实现辊缝大小的调整,保证设备稳固性,适配性强,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1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139747.4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氛保护的高温拉伸试验装置,属于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加热舱、加热系统、水循环冷却系统、气氛保护系统、光学显微观测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加热舱中设计内嵌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加热系统连接在加热舱上,采用短波红外加热管;气氛保护系统通过对密封加热舱体抽真空,然后填充保护气体实现;通过高温观察窗连接光学显微观测系统;传动控制系统包括移动横梁、双向滚珠丝杠、拉伸轴。该装置可以实现试样无氧化的高温拉伸测试,为材料高温断裂分析提供了研究平台;另由于其高效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计,能够显著缩短材料高温拉伸实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650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40848.4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钛直接热轧钛材的制造方法,涉及钛材制备的技术领域。所述海绵钛直接热轧钛材的制造方法先将粒状海绵钛在模具内压制成所需形状和密度的海绵钛压块,将海绵钛压块排列组合成所需的六面体,将组成六面体的海绵钛压块焊接得到一个整体的六面体海绵钛压块;然后采用纯钛板加工成容器,将一个整体的六面体海绵钛压块放入钛容器中焊接密封,得到装有六面体海绵钛压块的钛容器;根据需要保持钛容器内的真空度,排除钛容器内残余空气,得到真空钛容器;对真空钛容器进行加热和热轧,制备得到所需热加工钛材。本发明可省去熔炼、机加工等步骤制备钛材,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高成型率,减少CO2排放量,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123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28671.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3K37/00 , B23K37/04 , B23P17/00 , B23K1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热轧连接的海绵钛楔形块及其组合方法,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海绵钛压块,形状为斜面或斜面‑直面过渡型,压块在轧制方向斜面锐角在25‑65℃之间,垂直轧向斜面锐角在45‑90℃之间;压块可组合成立方或长方体,组合接缝位置焊接;后放入牢固的钛容器中进行抽真空、焊接密封。本发明通过将斜面海绵钛小压块组合焊接成大压块,借助斜面摩擦力防止压块焊缝开裂,实现海绵钛压块间压力焊合,小压缩比消除压块间隙,高效密实化制备热轧钛材。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724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43397.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桥壳用高强钢中厚板坯的加热装备及冲压工艺,涉及冲压成形技术领域。装备包括,在板坯的桥包折弯处设置有线形加热模块、方圆过渡处设置有环性加热模块,更换不同型号的加热模块以适应不同型号的板坯;在环形加热模块和线形加热模块中分别安装有环形和线形加热元件,加热模块内壁的截面轮廓均为椭圆状,加热单元和板坯分别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处。工艺包括:开启循环水冷系统、各加热模块开启、气氛保护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对板坯的桥包折弯处和方圆过渡处进行局部加热,完成后板坯移送至冲压机上。装备及配套差温冲压工艺降低了中厚板桥壳成形压力,防止了冲压过程中上述两个位置的开裂,模具磨损小,产品合格率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124096.8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α+β钛合金冷轧板带材控制各向异性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1)对α+β钛合金板带材进行1个或多个轧程以及中间退火处理,得到第一半成品钛合金板带;(2)进行淬火处理,得到第二半成品钛合金板带;(3)进行1~2个轧程轧制,最后进行成品退火处理,得到成品α+β钛合金冷轧板带材。本发明轧制的钛合金板带,组织性能均匀,各向异性有效减弱,表面质量良好,并且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能耗和制造成本,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该方法较常规冷轧法可提高钛合金板带抗拉强度50‑100MPa,并能够有效减弱和消除各向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