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255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204346.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减振型自适应仪器安装平台,采用二级分体结构或三级分体结构,解除箭体结构与仪器设备之间的强耦合,与弹箭体连接的部分主要考虑主体结构自身的特点,同时优化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与仪器设备连接的部分主要考虑仪器设备的接口安装。与弹箭体主体结构连接的部分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尽量实现通用设计,减少工装模具的投入。与仪器安装的部分结构尽量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以适应仪器设备接口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67020.7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落区控制的锯齿台阶型变剖面栅格舵结构,包括:栅格舵本体、爆炸螺栓盒、异形旋转轴、展开轴。栅格舵本体的一端通过展开轴连接异形旋转轴;用于再入返回时绕旋转轴转动。异形旋转轴的轴线和展开轴的轴线互相垂直;栅格舵本体的另一端通过高温合金螺栓连接爆炸螺栓盒,用于运载火箭上升段飞行时与箭壁连接。栅格舵本体表面划分为多个均布的栅格结构,每个栅格结构的侧壁截面为尖头钝尾型截面,用于返回时高效提供姿态控制力,每个栅格结构壁面的厚度变化趋势相同。本发明能适用于有轻质高效要求的高速再入落区控制段,填补国内运载火箭子级再入落区控制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4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101932.0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二级箱间段结构优化设计与强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二级箱间段结构的原始设计强度校核,通过拓扑优化的手段重新设计上接头结构形式,使得该区域应力水平降低;2)基于OptiStruct的上接头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上接头拓扑优化模型;3)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建立箱间段叉子单元及相邻火箭壳体的联合模型,校核二者互为真实边界后的二级箱间段上接头结构强度,该区域应力水平降低。本发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融合工程经验,基于拓扑优化技术进行联合强度分析以及局部结构优化,大幅提高分析精度,取得减重、优化、承力高等更优性能;本发明得到的箱间段结构一次性通过地面静力试验考核,结构承载力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238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01673.0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2B1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火箭舱段的单元壁板结构,涉及运载火箭舱段设计技术领域;薄壁和n个高筋;其中,薄壁为中空圆柱形的火箭舱段外壁;薄壁水平放置;n个高筋固定安装在薄壁的外表面;且n个高筋与薄壁为一体化成型结构;n个高筋沿薄壁轴向均匀排列;且n个高筋排列呈直线,直线与薄壁的轴向平行;高筋包括筋头、筋杆和筋座;其中,筋座固定安装在薄壁的外表面;筋杆竖直固定安装在筋座的顶端中部;筋头固定安装在筋杆的顶部;本发明实现通用产品化和减少产品构型的目标,减少铆钉结构设计时间,提升设计效率,取消铆钉铆接装配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01932.0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二级箱间段结构优化设计与强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二级箱间段结构的原始设计强度校核,通过拓扑优化的手段重新设计上接头结构形式,使得该区域应力水平降低;2)基于OptiStruct的上接头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上接头拓扑优化模型;3)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建立箱间段叉子单元及相邻火箭壳体的联合模型,校核二者互为真实边界后的二级箱间段上接头结构强度,该区域应力水平降低。本发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融合工程经验,基于拓扑优化技术进行联合强度分析以及局部结构优化,大幅提高分析精度,取得减重、优化、承力高等更优性能;本发明得到的箱间段结构一次性通过地面静力试验考核,结构承载力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1010.0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友伟 , 张登宇 , 曹景乐 , 尹莲花 , 闫伟 , 包宇兵 , 欧阳兴 , 李泽琛 , 陈献平 , 李辰 , 吴义田 , 于龙 , 姚瑞娟 , 王康康 , 杨熙璇 , 夏慧 , 尹建华 , 骆洪志 , 薛玺龙
IPC: F42B15/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整流罩,包括可分离的两个半罩,两个半罩通过中间分离面上的分离结构连接,整流罩的中轴线位于两个半罩的分离面所在平面内,两个半罩组合形成内部的包络空间;半罩由顶部至底部沿中轴线方向顺次设置端头、前锥、柱段和过渡段,端头和前锥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前锥和柱段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柱段和过渡段通过第三连接组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不同整流罩基本型,每个基本型拆分为端头、前锥、柱段和过渡段等相互独立的模块,通过自由组合的形式实现整流罩不同有效载荷包络需求。解决了型号灵活快速适应有效载荷不同空间包络的需求,提高了航天运载器发射不同有效载荷时整流罩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1272302.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泽琛 , 张东 , 闫伟 , 王辰 , 王淑范 , 张希 , 姚瑞娟 , 夏慧 , 王会平 , 张登宇 , 陈友伟 , 尹莲花 , 尹建华 , 任东鸿 , 刘长志 , 李长龙 , 王筱宇 , 胡苏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运载火箭落区控制的通用级间段结构,属于运载火箭箭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通用级间段结构组合装配效率高可以满足多型火箭舵控任务的需求:通用舵控段与前、后级间段对接孔的分布相同,仅仅通过旋转其相对角度,即可实现舵控段与前、后级间的组合,对接装配孔加工简单和部段装配操作简捷,组合装配效果高;同时可以根据舵控飞行任务的不同,实现舵控段与上、下级间段环向相对角度不同的组合装配,实现在不同型号火箭的级间段结构装配空气舵顺利完成舵控功能,从而满足一子级落区精确控制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4154194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519152.8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2B15/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倒锥段的双点式集中力扩散结构,属于运载火箭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两根梁、双点式爆炸螺栓盒和连接螺栓;梁为高强铝合金型材,横截面为T型;双点式爆炸螺栓盒采用高强铝合金锻件机加而成;包括三纵筋双盒型结构和两个耳片,每个耳片上分别带有T形插槽,两个耳片之间通过一根加强筋进行连接,两根梁分别插入到两个耳片上的T形插槽中,两根梁与T形插槽相匹配,耳片与两根梁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应倒锥外形的双点式集中力扩散结构形式,通过静力试验验证,双点式爆炸螺栓盒完好,扩散效果明显,证明该结构设计满足实际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3868603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61716.2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59/02
Abstract: 多功能高强复合材料防热板,由外筒段(1)和锥形内筒段(2)复合模压成型;锥形内筒段(2)的内表面与弹体纵轴成固定的角度,该内表面与弹体内发动机喷管(3)衔接,用于延伸喷管进行导流;外筒段(1)包括三部分,即前端平直段、中间锥形段和尾部平直段,尾部平直段的底面与锥形内筒段(2)的底面平齐,尾部平直段与弹体装配连接,中间锥形段包覆在锥形内筒段(2)的外部,前端平直段直接与发动机喷管接触;外筒段(1)采用高硅氧纤维与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锥形内筒段(2)采用碳纤维与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04279981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479364.8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火箭舱体的外环框,安装于舱体外围,包括第一框段和第二框段,所述第一框段靠近所述舱体的一侧开有若干个缺口与所述舱体的外型相匹配,所述第一框段远离所述舱体的一侧到舱体的距离为中间大于两端;所述第二框段靠近舱体的一侧开有若干个缺口与所述舱体外型相匹配,所述第二框段远离所述舱体一侧到舱体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框段与所述第二框段分别安装到所述舱体后通过彼此连接形成外环框。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火箭外环框节省了火箭舱内空间,且满足承力要求,装配简单,在新型火箭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