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4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20204.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赵心欣 , 王之平 , 王冠 , 吉彬 , 张晨光 , 李璨 , 王铭瑶 , 吕明 , 卢頔 , 王淑炜 , 刘巧珍 , 黄晨 , 白冰 , 张学英 , 徐晨 , 穆晖 , 岳玮 , 王晓林 , 马宗瑞 , 王芳 , 厉惟良 , 王跃川 , 辛若铭 , 何巍 , 牟宇 , 徐利杰 , 任月慧 , 李皓伟 , 郗琦 , 边旭
IPC: H04L41/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兼容多型运载火箭总体网交换机日志自动判读方法及系统,包括:将交换机日志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交换机日志进行分类,得到分类日志文件;建立关键字库;根据关键字库,对分类日志文件进行处理,筛选出日志条目;根据日志条目,筛选得到异常信息;生成日志判读判据;对异常信息,与日志判读判据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按照比对结果,对异常数据进行排序,作为故障排查的依据。本方法能够快速对交换机日志进行判读,整体提高交换机日志判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95597.9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宏德 , 彭越 , 牟宇 , 徐利杰 , 陈彬 , 任月慧 , 马小龙 , 董余红 , 李茂 , 刘洋 , 高晨 , 王子瑜 , 王海涛 , 徐洋 , 宋敬群 , 林臻 , 苏晗 , 汪芊芊 , 颜国清 , 张大铭 , 韩亮 , 王耕
IPC: F42B15/00 , F42B15/01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运载火箭子级落区控制的综合电子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综合电子系统包括卫星导航模块、CPU模块、配电模块、时序输出模块和数据采编综合及存储模块,通过采用模块化综合电子架构,核心设备采用通用功能模块设计,将箭上控制和测量的功能进行了优化设计和一体化集成,有效简化了设备数量、重量、功耗;该电子系统用于完成箭上子级栅格舵控制、整流罩回收伞控、助推器回收伞控以及各类搭载测量需求,并先后开展了综合试验、匹配试验、出厂测试、发射场测试以及飞行试验,最终经过飞行试验考核,取得圆满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151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354451.5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发动机电磁阀回路极性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磁感应传感器、测试采集终端以及时序解析与自动判读模块,磁感应传感器从空间上获取电磁阀动作时产生的磁场,从而确定各电磁阀的动作时间,不用改变火箭任何状态即可在总检查测试过程中获取所有发动机电磁阀的动作时间,通过时序解析与自动判读实现发动机回路极性的自动测试与判读。本发明在总检查中实现发动机电磁阀回路极性自动测试,解决系统测试不覆盖问题;同时本发明基于电磁阀磁感应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案,测试过程不对原系统状态造成任何影响;采用模块化和通用化的设计思路,通过在后端软件对各通道进行配置即可实现不同对象的测量,提高测试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74659.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体火箭运载能力鉴定方法,根据确定的运载能力鉴定标准条件,设计并计算一条满足相应的专业标准规范的标准弹道;加入火箭的制导控制率,在零干扰条件下计算一条零干扰鉴定弹道;记录零干扰条件下末级推进剂剩余量;确定本次鉴定所要求的具有的概率水平,根据概率水平计算最小仿真模拟试验次数n;根据最小仿真模拟试验次数,进行n次仿真计算试验,得到样本量为n的推进剂剩余量样本,并仿真计算推进剂末级安全余量;剔除推进剂剩余量样本中部分最小值,在余下的推进剂剩余量样本中选择推进剂剩余量最小的样本计算火箭运载能力;本发明总结提炼了液体火箭运载能力鉴定方法和标准流程,为后续火箭运载能力鉴定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95499.2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程堂明 , 梁凯铭 , 姚瑞娟 , 徐利杰 , 董曼红 , 胡正根 , 杨瑞生 , 孙伟召 , 张健 , 张宸 , 郭彦明 , 刘希敏 , 刘力源 , 王晓博 , 杨子涵 , 朱文俐 , 刘奕君 , 阮小鹏 , 鄢东洋 , 吴浩 , 张靖坤 , 于思恒
Abstract: 一种针对集中力捆绑接头与头锥的组合连接结构,适用于存在集中力的火箭头锥与短壳壳体连接于捆绑接头位置的连接组合结构,作为复杂受力环境下的连接结构设计,包括捆绑接头、连接组件、头锥插接端、垫板固定角片、垫板组件,以短壳壳体为设计基础,通过异型连接设计提升头锥与短壳的装配可操作性,优化了结构形式并提升头锥插接端插入外部助推器连接位置的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7747.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徐利杰 , 张远东 , 程堂明 , 范瑞祥 , 王子瑜 , 王阿萍 , 韩雪颖 , 殷笑尘 , 颜国清 , 岳梦云 , 徐洋 , 张宏德 , 李奇 , 张博戎 , 李杨 , 胥新宇 , 周昊 , 司群英 , 魏远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末级飞行段智能关机方法,综合考虑技术创新性和工程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箭上利用系统、控制系统协同工作的运载火箭末级智能关机技术及架构,电气系统均为当前已有箭上产品,无需进行新箭上产品的配套。本发明通过明确系统工作过程,制定系统工作时序,设计系统间数据传递时刻、过根过节标志字、制定判断时机及判据等可靠性保障方法,保证了末级剩余推进剂质量判断的可靠性,实现根据末级推进剂剩余量抬升轨道高度,减少卫星变轨带来的推进剂消耗量,提高卫星在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39848.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推力下降故障的运载火箭全环节复合主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得故障诊断信息;根据故障诊断信息计算控制增益;根据故障诊断信息计算发动机推力下降故障产生的附加干扰力矩,根据附加干扰力矩生成附加控制指令;利用发动机正常工况下的正常控制指令和附加控制指令叠加得到总控制指令,并将总控制指令分配到每台发动机的伺服机构,完成闭环控制。本发明形成了针对运载火箭的全环节容错控制方法,改善了控制品质,提高了容错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540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02789.5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一种适应伺服机构卡滞故障的运载火箭指令重构控制方法,属于运载火箭容错控制领域,解决了伺服卡滞故障情况下的指令分配问题。控制包括:通过伪逆法分配控制指令;判断伪逆法分配的控制指令是否达到饱和值,若未达到饱和值,则将该控制指令作为最终控制指令,若饱和则采用内点法按如下方式重新分配控制指令:确定可行域中的一个内点作为迭代初值;不考虑约束条件,利用梯度法求解控制指令;判断解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不满足则以当前内点为初值,重新利用梯度法求解控制指令,直到获得满足收敛条件的解,该解即作为最终控制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3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34434.7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牟宇 , 李平岐 , 李君 , 陈晓飞 , 徐利杰 , 刘立东 , 魏威 , 常武权 , 何兆伟 , 秦曈 , 邓新宇 , 魏远明 , 肖士利 , 王旭 , 张亦朴 , 刘秉 , 邢建伟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三维数字样机的运载火箭总体原始数据计算平台,包括基础构件库、三维建模模块、质量特性设置模块和质量特性计算模块。基础构件库包括各型火箭的基础部件;三维建模模块从基础构件库中选择需要的基础部件,结合贮箱推进剂加注量,通过实例化和参数调整后装配形成部段或全箭三维数字样机;质量特性设置模块根据部段或全箭结构信息,完成部段或全箭三维数字样机质量特性的参数化设置;质量特性计算模块完成部段或全箭三维数字样机质量、转动惯量、质心和推进剂液位高度的计算分析。本发明实现了基于三维数字样机的运载火箭分站质量的自动统计,大幅提升了运载火箭各种状态的质量特性计算效率,提高了运载火箭总体原始数据计算的数据可追溯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928583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634427.0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50
Abstract: 一种基于推进剂自增压技术的液体动力装置,摒弃了补压及增压气瓶,无需借助发动机系统,通过优化贮箱出流结构,有效利用输送管内的位能,降低贮箱增压系统对气枕压力的要求,同时通过推进剂循环增压系统及贮箱内壁面换热控制技术,管理推进剂流‑固、气‑流界面温度工作在饱和态,实现动力系统的自增压,适用于所有低温推进剂及部分常规推进剂的动力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