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体及恒温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38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1160390.0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恒温体及恒温实现方法,恒温体包括箱体,箱体一侧设置多个超声波模块、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和控制部件,箱体另一侧为容腔,内部充满同种物质的固液混合物;根据容腔大小设定声波在纯液体中的预定往返时间为T1,在纯固体中的预定往返时间为T2;控制部件控制超声波模块向容腔内的固液混合物分别发射超声波,并测量每个超声波模块发出的声波在容腔内的往返时间,当往返时间均等于T1时,控制部件控制制冷模块启动制冷,当有一个往返时间等于T2时,则控制部件控制加热模块启动加热。该恒温体利用同种物质的固液混合物温度恒定的原理,通过检测混合物中固体存量,判断混合物温度是否恒定,进而实现超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防倾覆底盘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19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167201.6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倾覆底盘。本发明在不增加质量的情况下,可有效防止机器人倾覆,使小面积的底盘能够支撑大高度作业,还可以使底盘通过狭窄区域。具体地,当可伸缩支撑机构处于收缩状态时,底盘具有高灵活性,可以通过狭窄区域;当可伸缩支撑机构处于伸出状态时,可伸缩支撑机构能够与承载轮共同承载底盘重量,底盘具有高的稳定性,具有防倾覆的功能。本发明的底盘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灵活性大、稳定性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可过斜坡的机器人底盘

    公开(公告)号:CN11143908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189756.0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过斜坡的机器人底盘。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轮式移动机器人底盘不能爬坡的技术问题。无论是在平坦路面还是在有斜坡的路面,本发明的机器人底盘都能够稳定行驶。本发明的机器人底盘能够在斜坡上平稳运行,提高了传统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对地面坡度的适应能力。本发明的角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支杆的角度,支杆的角度信息可以反映路面的坡度信息。在路面的坡度发生变化时,悬挂机构可以带动前部车轮运动,使前部车轮贴合在斜坡上,避免了主动轮在斜坡上被架空。而且,本发明的机器人底盘不影响其他元件的排布,结构紧凑合理。本发明的机器人底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等优点。

    一种恒温体及恒温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160390.0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恒温体及恒温实现方法,恒温体包括箱体,箱体一侧设置多个超声波模块、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和控制部件,箱体另一侧为容腔,内部充满同种物质的固液混合物;根据容腔大小设定声波在纯液体中的预定往返时间为T1,在纯固体中的预定往返时间为T2;控制部件控制超声波模块向容腔内的固液混合物分别发射超声波,并测量每个超声波模块发出的声波在容腔内的往返时间,当往返时间均等于T1时,控制部件控制制冷模块启动制冷,当有一个往返时间等于T2时,则控制部件控制加热模块启动加热。该恒温体利用同种物质的固液混合物温度恒定的原理,通过检测混合物中固体存量,判断混合物温度是否恒定,进而实现超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一种测温系统及其测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4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80592.1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温系统及其测温方法,该系统包括:可读温装置和红外热像仪;可读温装置中设置有辐射面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该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测得其辐射面实时温度值;红外热像仪上增设信息传输模块,可通过信息传输的方式,获取可读温装置辐射面的实时温度,并以可读温装置辐射面的实时温度作为基准计算被测对象的实际温度。该测温系统,利用红外测温方法快速、非接触的优点;同时利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高精度测温,获得高精度的基准温度;最后利用差分方法最大化的消除环境温度、距离等影响红外测量准确性的因素,提高红外测温精度。

    轨道交通计算系统和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9912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87467.8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计算系统和方法。涉及轨道交通信号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用户交互模块、接口访问模块、计算请求处理模块和虚拟计算节点;用户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计算请求,并转发至接口访问模块;接口访问模块,用于将计算请求发送至计算请求处理模块;计算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计算请求,在预先创建的虚拟计算节点中确定待执行计算请求的目标计算节点;目标计算节点,用于对计算请求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计算请求的计算效率。

    轨道交通计算系统和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1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87467.8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计算系统和方法。涉及轨道交通信号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用户交互模块、接口访问模块、计算请求处理模块和虚拟计算节点;用户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计算请求,并转发至接口访问模块;接口访问模块,用于将计算请求发送至计算请求处理模块;计算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计算请求,在预先创建的虚拟计算节点中确定待执行计算请求的目标计算节点;目标计算节点,用于对计算请求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计算请求的计算效率。

    一种机器人底盘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0108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117115.4

    申请日:2020-0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本发明通过在万向节的下方设置减震单元,通过缓冲机构、基座、底盘转向座和转动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始终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性,限制了万向节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确保底盘不会因万向节保持不住水平而坐落至地面。本发明具有对底盘的减震作用,避免了底盘发生变形,保障了机器人的行车安全,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此外,本发明采用双动力源驱动四个车轮,辅以转向机构,底盘转向灵活,可以原地转弯。本发明的转向机构可以实现耦合驱动下主动轮的转向;节省了驱动电机的数量,降低了底盘的成本,同时可以使底盘进行平移运动和零半径转向。

    一种中心单驱动的机器人底盘

    公开(公告)号:CN111409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89759.4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心单驱动的机器人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基座、万向轮、主动轮和升降倾斜旋转台,所述万向轮和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基座下方,所述升降倾斜旋转台安装在基座上方,所述升降倾斜旋转台与所述主动轮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主动轮升降和旋转,所述升降倾斜旋转台包括:支架、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顶板。本发明的中心单驱动的机器人底盘,采用单向驱动轮加升降旋转台的组合,使得其底盘在平移或转向时实现零半径转动,且通过升降台的控制实现底盘能够平稳过斜坡和小台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