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平位移远程自动化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2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18872.X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地下水平位移远程自动化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控制箱、升降旋转驱动机构和移动监测机构;控制箱固定安装于支撑杆的上部,其内设有蓄电池、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器和电机智能控制器;升降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支撑杆的下部,移动监测机构安装于监测孔内,升降旋转驱动机构与移动监测机构之间通过升降控制线缆连接;所述升降旋转驱动机构通过对升降控制线缆进行缠绕或放线,使得移动监测机构在监测孔内能够上下移动,升降旋转驱动机构自旋转后,其通过升降控制线缆能够带动移动监测机构进行方向转动。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远程自动化监测,还能够多方向、多频率、多深度测量,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监测成本,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组合体抗滑桩及施工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61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9288.8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体抗滑桩,包括若干组呈矩阵式分布的钢筋与钢波纹管的组合体;每组钢筋与钢波纹管的组合体均包括钢波纹管、波纹管封口盖、螺纹钢筋和注浆软管;钢波纹管插入钻孔,其管壁上设有若干二次注浆孔;螺纹钢筋固定安装于钢波纹管内;波纹管封口盖能够对钢波纹管的顶部开口进行封闭。该组合体抗滑桩通过注浆软能够向钢波纹管与钻孔之间的间隙内进行一次注浆,一次注浆结束后,通过钢波纹管进行二次注浆;当多组矩阵式分布钢筋与钢波纹管的组合体均完成施工后,整体即可等效为一个大断面抗滑桩结构。该组合体抗滑桩对周边环境扰动小、施工安全性高、作业速度快等显著优点,特别适用于交通工程的中小型滑坡应急处治。

    测试地基承载力和摩擦力的装配式现场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2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26911.0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地基承载力和摩擦力的装配式现场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地锚圆管、地脚钢板、竖梁、横梁等结构;地脚钢板四周设有通孔,地脚圆管的圆钢管底端穿过通孔后,第一钢板与地脚钢板固定连接;地脚钢板中部与竖梁的第二钢板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竖梁的上端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反力梁的翼板固定在横梁的中间位置处;所有反力梁端通过连接钢板连接成一体;承载木板铺放在横梁和反力梁上;滑动套筒的滑槽套在反力梁钢板条或工字钢下侧,在滑动套筒的底部依次安装传力柱、垫片、千斤顶、荷载板。本发明同时利用地基锚固力与承载木板上的沙袋堆载荷载作为反力,能开展高承载力和摩擦力的现场试验,具有安全可靠、装卸简便、便于运输等优点。

    一种柔性多关节深部变形监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6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81054.6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多关节深部变形监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若干检测单元、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无线传输模块,检测单元包括应力传感器和中继模块;应力传感器,测量地下变形引起拉应力变化;每个中继模块控制相应的应力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模块,与若干中继模块连接,整理、储存若干中继模块数据;数据无线传输模块,按照指令向信息处理中心传输存储在数据采集模块中的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深部变形的全天候、长期、高频率监测,且安装简便造价低,适合在传统监测手段配合下大范围推广使用,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测定仪及渗水系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3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03088.9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测定仪及渗水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淋系统、渗水系统和排水计量系统,所述雨淋系统和排水计量系统安装在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兼顾了路面合成坡度、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排水性沥青路面的不同铺装型式等因素对路面渗水性能的影响,并且整个测试贯穿了试件从可持水空隙不饱和到饱和状态的完整过程,能够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出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各项渗水性能,并可得出持水饱和空隙体积,以便对是否出现路表径流进行比较直观的判定,解决了现有试验手段无法准确测定密级配和开级配渗水性能的技术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