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88186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538366.8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要求进行用于接合将动力传递切换到经由第一动力传递机构进行的动力传递的至少一个接合装置的控制并要求进行用于增大施加到无级变速器的液压的控制时,控制所述无级变速器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合装置,使得先开始用于接合所述至少一个接合装置的控制,并且在从用于接合所述至少一个接合装置的控制开始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开始用于增大施加到所述无级变速器的液压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2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261499.4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其在啮合式离合器的卡合过渡中能够避免或者抑制齿轮噪声的产生。在同步卡合过渡控制中可能会产生啮合式离合器(D1)的齿轮噪声的情况下,中止该同步卡合过渡控制,并使同步机构(S1)工作,以使啮合式离合器(D1)向释放状态返回,因此,能够避免在担心产生齿轮噪声的状态下进行同步卡合过渡控制的情况。因此,能够在啮合式离合器(D1)的卡合过渡中避免或抑制齿轮噪声的产生。避免或者抑制齿轮噪声的产生与避免或者抑制啮合式离合器(D1)的耐久性的下降相关。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24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261499.4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其在啮合式离合器的卡合过渡中能够避免或者抑制齿轮噪声的产生。在同步卡合过渡控制中可能会产生啮合式离合器(D1)的齿轮噪声的情况下,中止该同步卡合过渡控制,并使同步机构(S1)工作,以使啮合式离合器(D1)向释放状态返回,因此,能够避免在担心产生齿轮噪声的状态下进行同步卡合过渡控制的情况。因此,能够在啮合式离合器(D1)的卡合过渡中避免或抑制齿轮噪声的产生。避免或者抑制齿轮噪声的产生与避免或者抑制啮合式离合器(D1)的耐久性的下降相关。
-
公开(公告)号:CN10886968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32755.7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37/02 , F16H57/028 , F16H5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8/10 , F16D48/062 , F16D2048/0257 , F16H2059/704 , F16H2061/6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其在并列地具备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并且具备防止第一、第二离合器的同时卡合的故障保护阀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降低电磁阀的电力消耗量。在啮合式离合器(D1)的释放中,第一、第二动力传递路径(PT1、PT2)不会同时被切换至动力传递状态。因此,在啮合式离合器(D1)的释放中,由于无需将CVT行驶用离合器(C2)的液压(Pc2)保持在高压下,因此,与啮合式离合器(D1)处于卡合时相比,对CVT行驶用离合器(C2)的液压(Pc2)进行控制的C2用电磁阀(SL2)的指示压力(Psl2i)较低,从而能够降低C2用电磁阀SL2的指示电流(Isl2)进而降低电力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25313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22235.X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662 , F16H61/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车辆动力传递系统的控制系统及用于车辆动力传递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速比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时,借助离合器来执行在包括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包括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之间的切换,以便减小在所述切换前后施加到离合器的输入轴转速的差。
-
公开(公告)号:CN1831385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510053718.8
申请日:2005-03-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车辆减速状态的不同无关地抑制锁止离合器的分离冲击的偏差,从而提高行驶性能的车辆用锁止离合器的控制装置。由于由分离初始压设定单元(108)根据与随着所述减速行驶从发动机(12)输出的惯性转矩来设定分离初始压PLUF,随着所述惯性转矩越大,使所述分离初始压越小;所以,即使由发动机减速状态的不同导致其惯性转矩的不同从而所述锁止离合器的必要转矩容量不同,也可以抑制锁止离合器(26)分离时刻的偏差,从而可与车辆的减速状态的不同无关地抑制由车辆停止前的变速比设定而产生的锁止离合器(26)的分离冲击的偏差,进而适当地提高了行驶性能,其中所述分离初始压PLUF是通过减速时锁止分离单元(104)使锁止离合器(26)从接合状态成为分离状态的切换过渡期中的设定液压。
-
公开(公告)号:CN1831385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510053718.8
申请日:2005-03-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车辆减速状态的不同无关地抑制锁止离合器的分离冲击的偏差,从而提高行驶性能的车辆用锁止离合器的控制装置。由于由分离初始压设定单元(108)根据与随着所述减速行驶从发动机(12)输出的惯性转矩来设定分离初始PLUF,所以,即使由发动机减速状态的不同导致其惯性转矩的不同从而所述锁止离合器的必要转矩容量不同,也可以抑制锁止离合器(26)分离时刻的偏差,从而可与车辆的减速状态的不同无关地抑制由车辆停止前的变速比设定而产生的锁止离合器(26)的分离冲击的偏差,进而适当地提高了行驶性能,其中所述分离初始压PLUF是通过减速时锁止分离单元(104)使锁止离合器(26)从接合状态成为分离状态的切换过渡期中的设定液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217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55102.3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输出轴的旋转变化为规定值以上时基于啮合离合器的啮合状态来控制啮合离合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根据车辆(10)的控制装置(80),在输出轴(30)的旋转变化、即输出轴转速(Nout)的变化量为规定值(Nth)以上时,在啮合离合器(D1)处于卡合过渡状态的情况下,使啮合离合器(D1)中止其卡合过渡状态并使啮合离合器(D1)释放。由此,对于车辆(10)而言,在输出轴(30)的旋转变化为规定值(Nth)以上时,在啮合离合器(D1)处于卡合过渡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于继续进行啮合离合器(D1)的卡合而产生的由啮合离合器(D1)的啮合构件彼此的碰撞引起的异常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021710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155102.3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输出轴的旋转变化为规定值以上时基于啮合离合器的啮合状态来控制啮合离合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根据车辆(10)的控制装置(80),在输出轴(30)的旋转变化、即输出轴转速(Nout)的变化量为规定值(Nth)以上时,在啮合离合器(D1)处于卡合过渡状态的情况下,使啮合离合器(D1)中止其卡合过渡状态并使啮合离合器(D1)释放。由此,对于车辆(10)而言,在输出轴(30)的旋转变化为规定值(Nth)以上时,在啮合离合器(D1)处于卡合过渡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于继续进行啮合离合器(D1)的卡合而产生的由啮合离合器(D1)的啮合构件彼此的碰撞引起的异常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886968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432755.7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37/02 , F16H57/028 , F16H5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其在并列地具备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并且具备防止第一、第二离合器的同时卡合的故障保护阀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降低电磁阀的电力消耗量。在啮合式离合器(D1)的释放中,第一、第二动力传递路径(PT1、PT2)不会同时被切换至动力传递状态。因此,在啮合式离合器(D1)的释放中,由于无需将CVT行驶用离合器(C2)的液压(Pc2)保持在高压下,因此,与啮合式离合器(D1)处于卡合时相比,对CVT行驶用离合器(C2)的液压(Pc2)进行控制的C2用电磁阀(SL2)的指示压力(Psl2i)较低,从而能够降低C2用电磁阀SL2的指示电流(Isl2)进而降低电力消耗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