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0355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80069615.3

    申请日:2013-01-07

    Inventor: 道川内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内燃机(1)具备燃料喷射阀(6),所述燃料喷射阀(6)向生成有涡流的燃烧室喷射燃料。例如,喷孔(611A、611B)为多个喷孔(611)中相邻的两个喷孔、且为向区域(E1)与区域(E2)喷射燃料的两个喷孔。区域(E1)与区域(E2)分别构成了燃烧室(E)中燃料喷射时的涡流的角速度沿着方向(R)而依次为较慢的区域与较快的区域。喷孔(611A、611B)彼此之间的间隔(F1)被设定为与基准间隔(Fs)相比而较窄。

    热管理系统、包括该系统的车辆及控制热管理回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2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848667.2

    申请日:2023-12-28

    Inventor: 道川内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系统、包括该系统的车辆及控制热管理回路的方法。热管理系统的切换装置被配置成,基于电池温度和阈值温度之间的关系将热管理回路切换到第一回路模式或第二回路模式。当在回路模式的切换之前满足与热管理回路的回路模式的切换相关联的制冷机温度的变化量预计大于基准量的预定条件时,控制装置调节阈值温度,使得制冷机温度的变化量变得小于基准量。

    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95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10333812.0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在要求了由内燃机冷却水来冷却内燃机的处理这样的内燃机冷却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以通过内燃机散热器的方式使内燃机冷却水在内燃机循环水路中循环,由此由内燃机冷却水来冷却内燃机。另外,本冷却装置在要求了由热泵的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的处理这样的热泵动作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使热泵动作而由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而且,本冷却装置在热泵动作条件成立且内燃机冷却条件不成立这样的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使热泵动作而由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并且,以通过热泵的冷凝器的方式使内燃机冷却水在内燃机循环水路中循环,由此由冷凝器来冷却制冷剂。

    制冷剂回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42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0897987.6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回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制冷剂回路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被配置成压缩制冷剂;冷凝器,冷凝器被配置成使压缩的制冷剂放出热量;第一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每个均被配置成通过调节阀开度来使放出热量的制冷剂减压和膨胀,第一和第二蒸发器并联设置并且被配置成使分别由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减压和膨胀的制冷剂吸收热量;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与由第一蒸发器调节的第一温度调节对象的温度有关的第一信息、与由第二蒸发器调节的第二温度调节对象的温度有关的第二信息和与在压缩机的入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有关的第三信息,来控制第一和第二膨胀阀的阀开度和压缩机对制冷剂的压缩比。

    内燃机的气缸体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5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8879.3

    申请日:2014-10-27

    Inventor: 道川内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F01P2003/021 F01P2003/028 F02F1/14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布置在多个气缸孔之间,所述多个气缸孔相互毗邻;和冷却剂通道,所述冷却剂通道布置在所述分隔壁中。所述冷却剂通道包括:(i)大直径孔,所述大直径孔不与虚平面相交,所述虚平面包括所述多个气缸孔的中央轴线;和(ii)多个小直径孔,所述多个小直径孔中的每一个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大直径孔的直径,所述多个小直径孔与所述大直径孔连通,并且所述多个小直径孔沿着与所述大直径孔延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小直径孔与所述虚平面相交。

    车载调温系统
    19.
    发明公开
    车载调温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42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040025.8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载调温系统,抑制向车辆的室内的送风空气的温度变化。车载调温系统搭载于车辆,具有冷冻回路、低温回路和控制装置。冷冻回路具有从冷却水向冷却介质吸热的冷却器和从冷却介质向外部放热的冷凝器,并且通过使冷却介质通过冷却器及冷凝器进行循环来实现冷冻循环。低温回路具有冷却器和从外部向第一热介质吸热的外部热交换器,并且使冷却水通过冷却器及外部热交换器进行循环。控制装置具备对能够使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的吸热量变化的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车辆的室内的供暖中在冷却器内流动的冷却水的温度变化了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向与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化相伴的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的吸热量的变化变小的方向控制设备。

    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1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709902.5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驱动系统(200)的冷却装置,在未要求内燃机冷却处理、要求了第1混合动力系统冷却处理、要求了第2混合动力系统冷却处理、且连结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控制连结装置65的工作,以使得经由第1连结水路(65a)及第2连结水路(65b)而连结内燃机循环水路(20)与混合动力系统循环水路(50),控制冷却水的流动,以使得利用由内燃机散热器(13)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第1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180)、且利用由混合动力系统散热器(43)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第2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120)。连结条件在未要求内燃机冷却处理、且经由第1连结水路从内燃机循环水路流入混合动力系统循环水路的冷却水能冷却第1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时成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