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5038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04562.7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4 , F01P7/165 , F01P11/16 , F01P2007/146 , F01P2025/42 , F01P2060/02 , F02B29/0443 , F02B29/0493 , F02F1/10 , Y02T10/146 , F01P3/02 , F01P7/164 , F01P2003/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能够通过进气的冷却来抑制爆震的发生、且抑制由于过冷却引起的孔潮湿的增加和燃烧的不稳定化。在形成于发动机(2)的主体的HT冷却水流路(34、35),通过HT冷却水循环系统(30)使HT冷却水循环,在LT冷却水流路(12、14),通过LT冷却水循环系统(10)使与HT冷却水相比温度较低的LT冷却水循环。控制装置(80)控制LT冷却水循环系统(10)的运转,以使得在由负载和旋转速度定义的发动机(2)的工作点处于发动机(2)的运转区域之中的包括高负载且低旋转速度区域的特定区域的情况下,与工作点处于特定区域以外的运转区域的情况相比,LT冷却水的温度低。另外,控制装置在HT冷却水的温度比预定温度低的情况下,与HT冷却水的温度比预定温度高的情况相比使特定区域向高负载侧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66709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0980162682.3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7/14 , F01P7/164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7 , F01P2025/62 , F01P2025/66 , F02F1/40
Abstract: 冷却装置1A具备:发动机50A,其具备缸盖52A,该缸盖52A形成有缸盖侧W/J521A,且在缸盖侧W/J521A设置有第一凹凸部P1,该缸盖侧W/J521A具备分别单独组入四个不同的冷却系统中的部分W/J521aA至521dA,该第一凹凸部P1能在冷却介质的最大流速的范围内根据流速的变化而产生冷却介质流的剥离;和控制单元,其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进行用于将在所述缸盖侧W/J521A中流通的冷却介质的流速改变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639835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0980162671.5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大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0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7 , F02F1/002 , F02F11/00
Abstract: 冷却装置1A具备:发动机50A,其具备缸体51、缸盖52A及衬垫54,该衬垫在缸体51与缸盖52A之间设置且具有比其他部分高的导热率而能容许汽缸51a上部与缸盖52A间的热传递的热传递容许部54a,在热传递容许部54a的周边部设置有部分W/J521eA;和ECU70A,其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来进行用于将在部分W/J521eA中流通的冷却介质的流通状态改变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56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80162042.2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 , F01P2003/027
Abstract: 冷却装置(1A)具备:具备气缸体(51A)及气缸盖(52)的发动机(50A);不抑制气缸体(51A)的冷却能力而能够抑制气缸盖(52)的冷却能力的流量调节阀(14);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14)而进行用于抑制气缸盖(52)的冷却能力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流量调节阀(14)构成为如下的冷却能力调整单元:通过调节流过形成于气缸盖(52)的缸盖侧W/J521的冷却水的流量,来调整气缸盖(52)的冷却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