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888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27290.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施工注浆控制方法,属于顶管施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对顶管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提供精确控制,根据地层的疏密情况,通过流量计监测和电动开关的控制实时监测和控制注浆量,同时注浆孔的布置在顶管前进方向不同注浆断面上沿着环向错位布置,使得注浆能贯通整个断面,以提高注浆对整个顶管断面的包裹性。预制管节的管壁上沿环向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注浆孔;在注浆孔外端处安装有单向阀,注浆孔内端处安装有用于连接注浆支管的接头。注浆主管上连接有总电磁流量计、总电磁压力计和总电磁球阀;各注浆支管上分别连接有支管电磁流量计、支管电磁压力计和支管电磁球阀;在预制管节的内壁上沿环向固定若干激振器和振动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590388.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振动台含隧道边坡地震破坏模式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速度传感器位置设计;2)振动台试验;3)数据初始处理;4)经验模态分解;5)获得IMF的瞬时频率谱曲线;6)将希尔伯特谱H(t,ω)在时间轴上积分得到希尔伯特边际谱h(t,ω);7)提取各测点希尔伯特边际谱的峰值,开始含隧道边/滑坡结构的损伤识别:当希尔伯特边际谱峰值随高程增加有序增大时,表明地震能量在坡体中有序传递,即含隧道边/滑坡结构未损伤;当若希尔伯特边际谱峰值特征随高程增加发生震荡突变,表明地震能量不能在该处坡体完整的传递,即含隧道边/滑坡体的震荡突变位置在地震作用后出现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71098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86852.4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兰州交通大学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 G06F18/2131 , G01M7/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的模型场地土“MSE‑MSP”双参数定量评价方法,属于模型场地土地震损伤定量评价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模型场地土加速度传感器的布设方案;2)填筑振动台试验模型,加载地震波测试,获取加速度数据;3)导入加速度监测数据,绘制加速度‑时间曲线图;4)将加速度数据导入MATLAB软件中,进行EMD分解,获取表征地震信号本征模态的IMF,得到希尔伯特谱H(t,ω);5)积分即得到希尔伯特边际谱;6)提取边际谱峰值特征值,绘制边际谱峰值曲线图;7)利用边际谱峰值特征值,计算得到边际谱熵值,并绘制边际谱熵值曲线图;8)利用边际谱峰值和边际谱熵值双参数特征曲线,进行模型场地土地震损伤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65834.3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继红 , 蔡书洪 , 吴红刚 , 周鑫陆 , 舒承兴 , 赵天雨 , 段瑞凯 , 贾刚龙 , 刘春利 , 衣忠强 , 高翔 , 曲锐 , 丁宁 , 李永强 , 张俊德 , 牌立芳 , 赖国泉 , 杨昊天 , 尹威江 , 庞军
IPC: E21D11/08 , G06F30/13 , G06F30/17 , C04B28/04 , G06F111/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隧道底鼓变形的预制仰拱设计及施工方法,预制仰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仰拱尺寸设计;2)预制仰拱形状设计;3)预制仰拱加工制作;4)施工现场安装预制仰拱;5)路面铺设。预制仰拱包括左预制块、右预制块和中心预制块,左预制块铺设于隧道基底左侧,右预制块铺设于隧道基底右侧,中心预制块铺设于左预制块和右预制块之间,左预制块、右预制块及中心预制块顶面的长度之和为隧道水平面的宽度;左预制块、右预制块及中心预制块相互之间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预制装配式接头,各预制块分别通过预制装配式接头定位对接后注浆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54697.5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兰州交通大学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在桩体与变形土体间建立一种全新Naggar‑Iwan界面模型,以此来模拟土灾害体与桩承灾体之间协同作用。基于桩‑土共同工作原理与弹性理论,采用弹塑性模型来表征建立桩‑土界面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根据传递原理将桩分成若干微段单元,取一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再结合边界条件,采用剪切位移法计算桩‑土界面外土体位移;根据广义胡克定律强度理论,对各质点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动力学基本原理,构建广义结构力‑位移传递函数,再运用复变函数域中复数矩阵运算原理对刚度矩阵[K]阻尼矩阵[C]进行简化计算,得到Naggar‑Iwan界面模型的水平和竖向位移;最后根据桩‑土位移连续边界条件,且桩完全附着在土体上,桩的位移可通过土体位移和界面Naggar‑Iwan模型位移叠加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44631.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膨胀性地层隧道底鼓试验方法,属于隧道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模型试验相似参数选取;2)试验隧道模型设计;3)模型箱设计;4)试验土制备;5)传感器布设;6)试验装置搭建;7)试验加载方式设计;8)数据处理。针对在隧道试验技术领域缺少的膨胀性地层隧道底鼓试验装置,本发明弥补了这一空缺,解决了模型试验难以从隧道底部对隧道施加部分膨胀力的问题,能够实现对隧道底部受膨胀力作用工况的直观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87680.0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兰州交通大学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牌立芳 , 单宇昂 , 吴红刚 , 王旭 , 岳融雪 , 衣忠强 , 孙文 , 李爱春 , 马雅清 , 万炳彤 , 赖国泉 , 佑任杰 , 杨昊天 , 张宇 , 尹威江 , 刘通 , 庞骏 , 张瑞琦
IPC: G06F30/13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刚度‑阻尼耦联参数控制的高烈度区山岭隧道衬砌减震层设计方法,属于隧道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地震作用下隧道减震层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在地震作用下考虑隧道结构刚度—阻尼耦联与结构协同变形的减震层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地震作用下隧道抗减震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围岩—初衬—减震层—二衬”的粘弹性连接关系,利用动力学振动理论建立减震层受迫振动响应函数,实现了地震作用下隧道“围岩—初衬—减震层—二衬”的协同变形,继而解决了隧道减震层刚度—阻尼参数最优特性匹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02857.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王磊 , 刘继红 , 周鑫陆 , 蔡书洪 , 舒承兴 , 赵天雨 , 段瑞凯 , 贾刚龙 , 刘春利 , 李永强 , 衣忠强 , 高翔 , 曲锐 , 丁宁 , 赖天文 , 尹威江 , 杨昊天 , 牌立芳 , 赖国泉 , 杨学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断面隧道的装配式仰拱实施方法,涉及装配式隧道设计及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仰拱形状设计;2)预制仰拱尺寸设计;3)预制仰拱固定件设计;4)预制仰拱加工制作;5)施工现场安装装配式仰拱;6)路面铺设。预制仰拱从左到右包括左侧第一预制块、左侧第二预制块、中心预制块、右侧第二预制块、右侧第一预制块,左侧第一预制块和右侧第一预制块结构对称,左侧第二预制块和右侧第二预制块结构对称;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达到隧道断面满足快成环的目标,且污染小、施工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1098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86853.9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兰州交通大学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牌立芳 , 吴红刚 , 王旭 , 陶志刚 , 衣忠强 , 刘德仁 , 赖天文 , 马丽娜 , 田忠喜 , 崔晓宁 , 尹威江 , 孙远武 , 赖国泉 , 杨昊天 , 刘通 , 马兴栋
IPC: G01M7/02 , G01M7/06 , G06F18/213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的隧道衬砌EMD能量指数损伤评价方法,1)设计隧道衬砌加速度传感器布设方案,布置加速度传感器;2)填筑振动台试验模型;3)加载地震波测试,获取隧道衬砌结构的加速度数据;4)导入加速度数据,绘制加速度‑时间曲线图;5)将步骤3)获取的加速度数据,进行EMD分解,获取表征地震信号本征模态的IMF,将所有本征模态进行HHT变换;6)对比分析各阶经验模态分解结果,选取IMF分量中的幅值高,且频率信息丰富,瞬时频率分布均衡,在时间轴对其积分计算得能量E;7)由结构损伤前后分量的能量值DI定义EMD能量损伤指标;8)利用EMD能量损伤指数特征曲线,进行地震作用下隧道横穿滑面系统隧道衬砌地震损伤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3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35710.3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7/00 , C02F3/32 , C02F3/34 , B01D35/02 , B01D29/03 , B01D29/64 , B01D29/96 , A01G9/02 , A01G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板多功能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浮动板,浮动板下面固接有多个气囊;浮动板一侧安装有驱动模组,浮动板顶面上设有蓄水箱、种植槽、控制柜、抽水泵、曝气机构、气泵和四根支撑杆,种植槽位于凹坑上方;控制箱内安装有蓄电池、逆变器和控制模块;四根支撑杆组成一个四棱柱形的框架空间,种植槽位于该框架空间内。该框架空间内还安装有两层太阳能组件,两层太阳能组件上下设置,且两层太阳能组件均位于种植槽上方。该生态修复装置对种植槽内种植的生态植物进行浇灌,形成微生物生长环境,增加水域中生物种类,改善水体生态系统,从而进行生态修复;并使水质得到有效快速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