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力的玻璃弹性模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86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346437.5

    申请日:2022-04-02

    Inventor: 潘旦光 江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力的玻璃弹性模量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弹性模量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支座、盖板、底脚螺栓、盖板螺栓、玻璃梁、标定梁和扭力扳手,支座通过底角螺栓固定在底座一端,盖板通过盖板螺栓固定在支座上,玻璃梁一端置于盖板和支座之间。该装置首先对标定梁进行自由振动实验,根据测得标定梁的一阶频率,计算出盖板竖向刚度与转动刚度,然后将两个方向刚度带入弹性支撑梁振动方程中,得到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再对待测试的玻璃梁进行自由振动试验,根据待检测玻璃梁自由振动的一阶频率及相关参数计算出待测试玻璃的弹性模量。该方法对于检测玻璃弹性模量具有测试精确、安全无损、方便经济的优点,适用于工程实际。

    一种土-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征识别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05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06225.1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征识别的试验方法,属于结构动力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框架结构安装在振动台上,在框架结构各层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框架柱的底层柱脚安装应变片,建立土体数值计算模型。以白噪声为自由场地面运动,采用实时耦联振动台实验方法,对土体的数值计算模型地表中点施加白噪声等效荷载和框架结构基底剪力的合力,计算地表中点的位移反应作为振动台下一试验时步的位移,驱动振动台对框架结构进行加载,测量框架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和柱脚应变反应。以白噪声为输入,各加速度反应为输出,计算各加速度反应相对白噪声的频响函数,计算土‑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隧道动态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9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1295340.0

    申请日:2019-12-16

    Inventor: 潘旦光 冯志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隧道动态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隧道进行分段,并在各施工段中央布置地表沉降监测点,以数值计算得到的地表沉降值为输入层数据,以土层和注浆体的力学参数为输出层数据,训练生成BP神经网络,将各施工段的实测地表沉降值输入到已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中,反演得到土层和注浆体的力学参数,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待开挖段的地表沉降,并不断优化注浆参数直至满足工程要求,用优化后的注浆参数指导待开挖段隧道的施工。该施工方法采用实时监测、超前预测、分段施工、及时调整的方式,能够较好地控制地表沉降。

    悬臂法施工时合龙段两侧桥梁柔度不对称下的配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6013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164409.0

    申请日:2017-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法施工时合龙段两侧桥梁柔度不对称下的配重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建立桥梁合龙的有限元模型,在合龙段两侧桥梁的端部作用单位竖向力,计算端部和配重位置的竖向位移,得到相应的柔度系数,然后,根据柔度系数控制合龙段两侧抛高之差和合龙段两侧的配重重量,以及配重分级卸载的重量。本发明对合龙段两侧为柔度不对称桥梁情况下,进行合龙施工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方法使桥梁在合龙浇筑过程中,合龙段两侧桥梁的标高一直不变,从而有利于桥梁的线形控制,减少合龙段混凝土的应力。且本方法还具有计算简单,易于工程人员掌握等优点。

    一种空间隔离式的道面下伏采空区处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904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41075.8

    申请日:2015-07-24

    Abstract: 一种空间隔离式的道面下伏采空区处治方法,涉及采矿工程、土建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的采空区处治。是针对下伏开挖巷道较多且巷道可能相互贯通时的一种空区处治方法。通过开掘勘察平巷布置若干勘察剖面,确保加固工程完全在确定的空区范围内,并在连续空区的边界设置隔离结构,从而保证所有加固填充物在限定的范围内填充和扩散。本方法克服了常规注浆填充采空区,浆液在无约束条件下无序流动,难以保证浆液在限定范围内有效扩散的缺点。

    一种基于岩土体应变状态突变的边坡稳定性监测及失稳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8876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237329.9

    申请日:2009-11-13

    Abstract: 一种基于岩土体应变状态突变的边坡稳定性监测及失稳预测方法,本方法通过在边坡坡体内设置多根水平或缓倾的多点应变计或分布式应变计,在埋设的监测传感器不改变边坡自身稳定状态的前提条件下,监测边坡内部沿传感器布置方向的应变灵敏度及应变加速度情况,实现预警预测目的,并根据多点应变计或分布式应变计的应变灵敏度变化规律判断边坡的塑性区和潜在失稳范围,并评估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是针对边坡失稳前没有明显变形发生的坡体,无法采用目前常规的位移监测方法进行监测和预警,本方法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相对于传统边坡稳定性及滑坡灾害监测方法而言,是一种更直接、更合理的监测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