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97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3005.4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轨道仿真的高铁扣件预配置方法,包括:S1,采集待精调线路的轨道板上的全要素点云;S2,使用滤波算法对全要素点云进行噪声祛除和数据清洗;S3,目标区域分割;S4,承轨台点云位姿表征:承轨台点云结构细分;承轨台点云姿态提取;承轨台点云中心位置提取;S5,虚拟轨道环境建立;S6,轨道模拟精调:计算目标单元区段的TQI值;模拟精调原则;判断TQI值是否符合验收指标并输出模拟精调方案;建立LP模型;非线性优化模拟精调方案内总调整量的改变量Z;S7,将模拟精调方案转换为扣配件预配置方案。本发明的方法缩短了高速铁路施工周期,降低了铺设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47345.7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与车下有源设备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的振型函数;通过监测车体垂向振动位移获取车体模态坐标;获取车体模态质量、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模态刚度;建立车体模态运动方程;建立系统的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建立系统的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执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铁道车辆车体模态力识别算法;确定模态阶数;确定车体的二系悬挂支撑力;识别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本发明能够提高识别精度,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可为设备减振设计、振动主动控制、故障诊断等应用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6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70043.6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Inventor: 姜博龙 , 赵斗 , 胡叙洪 , 李爱东 , 张舵 , 王然 , 杨涛 , 郑钰胜 , 罗洪春 , 胡文林 , 谭新宇 , 陈江雪 , 何宾 , 王少林 , 宋哲男 , 刘冀钊 , 齐春雨 , 谭大正 , 刘志雄 , 叶少敏 , 刘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发电及俘能的动力吸振器及浮置板轨道,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密封的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吸振器,所述壳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座、圆筒壁和上盖,底座、圆筒壁和上盖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在底座和上盖的两侧靠近边缘处都各设有一个螺孔,两根螺纹杆分别穿过底座和上盖两侧的螺孔竖直安装在壳体上;在壳体内部中央竖直安装有导滑杆;所述吸振器包括上电极、下电极、中间电极、摩擦内层、摩擦外层、上弹簧、下弹簧和垫高环;所述浮置板轨道包括混凝土层、浮置板道床、钢轨、扣件以及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设置在所述钢轨下面的浮置板道床内,沿铁路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动力吸振器的底座安装在混凝土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09812.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路基边坡面的BIM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BIM软件中处理设计数据;S2,生成特征点;S3,确定虚拟终点边坡线;S4,使用和生成边坡面三角网;S5,确定交点;S6,生成最终边坡面三角网;S7,划分特征段;S8,循环计算至模型输出。利用本方法构建的铁路路基边坡面沿路肩线的前进方向生长,很好地适应了铁路路基边坡面长、大、条带状的特点,所构建的边坡面三角网格以计算线与面交点的方式计算边坡面在各个加密点位置与地形的交点,计算简单,运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4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35697.4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4 , G01B11/14 , G06F16/28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站台立面及站台帽石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端收集全自动激光扫描测量仪所测量的站台立面及站台帽石壁的测量数据信息;将测量数据信息同步传输至移动端并存储入移动端本地数据库中,进行初次数据分析预警;将测量数据信息从移动端同步传输至PC端,进行二次数据分析预警,并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与BIM模型建立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监测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BIM模型中;移动端从PC端同步数据库到移动端本地。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本方法的改良装置。本发明使测量结果展示更直观、更准确,实现了便携性、真实性、智能化的高度统一,对传统铁路运维业务产生了变革。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0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8552.7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置板道床连接刚度和参振惯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浮置板道床的动力学参数、连接节点数量、支撑弹簧数量;S2、施加浮置板道床振动工况,包括施加浮置板道床垂向振动工况、施加浮置板道床绕x轴转动的振动工况、施加浮置板道床绕y轴转动的振动工况;S3、采集浮置板道床振动信号;S4、计算振动周期;S5、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支撑弹簧与不同连接节点条件下的浮置板道床连接刚度和参照惯量。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通过现场试验同步获取连接刚度与参振惯量的方法,对轨道结构设计优化、服役性能评估及智能运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5481.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荷自适应隔振器及浮置板轨道,载荷自适应隔振器包括钢弹簧隔振器和负刚度结构,负刚度结构包括冲程平台、滚珠丝杆轴承、丝杆、海尔贝克磁阵列、支撑台和底座,冲程平台顶面与盖板固定连接;滚珠丝杆轴承穿过冲程平台底面的中心孔并与其固定连接;海尔贝克磁阵列包括内壳、线圈和外壳,内壳在圆周方向均匀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第一弧形磁铁的凹槽,外壳在圆周方向均匀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第二弧形磁铁的凹槽,线圈紧贴外壳内壁设置并与其外壁形成间隙;内壳中心与丝杆下部固定连接;丝杆下端转动安装在支撑台上;支撑台固装在底座上,外壳下部嵌装在底座上预留的凹槽中。该装置实现了载荷自适应,能有效抑制变载荷情况下的低频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7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55366.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件点云的非线性配准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始数据采集;S2,数据预处理;S3,将所述帧图像转换为变形图;S4,帧图像之间的配准;S5,对优化后点云精简。本发明针对目前扣件评价工作中忽视度较高的原始点云质量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配准优化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原始点云的数据准确性和置信度,为后续的点云处理和高级理解过程提供更可靠的数据输入,进而保证点云处理目标的兑现率;本发明的点云优化过程鲁棒性高,在剔除噪点和乱点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原始点云数据的有效特征,细节保留性强。同时非线性优化过程避免陷入局部优化陷阱,计算效率高,普适性强,可推广应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970043.6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Inventor: 姜博龙 , 赵斗 , 胡叙洪 , 李爱东 , 张舵 , 王然 , 杨涛 , 郑钰胜 , 罗洪春 , 胡文林 , 谭新宇 , 陈江雪 , 何宾 , 王少林 , 宋哲男 , 刘冀钊 , 齐春雨 , 谭大正 , 刘志雄 , 叶少敏 , 刘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发电及俘能的动力吸振器及浮置板轨道,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密封的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吸振器,所述壳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座、圆筒壁和上盖,底座、圆筒壁和上盖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在底座和上盖的两侧靠近边缘处都各设有一个螺孔,两根螺纹杆分别穿过底座和上盖两侧的螺孔竖直安装在壳体上;在壳体内部中央竖直安装有导滑杆;所述吸振器包括上电极、下电极、中间电极、摩擦内层、摩擦外层、上弹簧、下弹簧和垫高环;所述浮置板轨道包括混凝土层、浮置板道床、钢轨、扣件以及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设置在所述钢轨下面的浮置板道床内,沿铁路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动力吸振器的底座安装在混凝土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5160.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世会 , 刘震 , 曾晓辉 , 齐春雨 , 谢跃军 , 王然 , 闫穆涵 , 宋哲男 , 陈江雪 , 谭新宇 , 范叹奇 , 苏江 , 商金涛 , 李辉 , 谭兆 , 秦守鹏 , 张宇
IPC: G01M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声屏障连接螺栓松动快速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检测点位;S2,敲击混凝土基础;S3,采集并储存振动加速度数据;S4,计算振动数据集;S5,计算检测点位的有效值和频谱特征值;S6,对比S5中的计算数据,通过特征频率判断连接螺栓松动情况;S7,重复步骤S1‑S6对其它的连接螺栓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计算声屏障钢立柱振动响应的特征值,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螺栓松动及松动程度,可减少检修期声屏障的检查维修工作量与频率,提高高速铁路声屏障连接螺栓的检查效率,降低人工与时间成本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工务检修的安全性,减少了对声屏障既有结构的潜在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