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振装置及减振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测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377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056627.4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测评方法和一种激振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采集普通轨道和减振轨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数据,处理后得到功率谱密度、总有效值和峭度;根据总有效值和激振装置的总有效值限值确定载荷谱放大系数;根据功率谱密度和载荷谱放大系数确定等效载荷谱;将等效载荷谱和峭度输入激振装置进行实施减振效果试验,获得实验室测试信号并放大,得到放大后的实验室振动数据;根据目标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数据和实验室钢轨振动数据确定钢轨振动修正系数,修正实验室振动数据,得到实验室评价点振动数据修正值;根据实验室评价点振动数据修正值确定评价点振动级和减振轨道减振效果。该方法结果准确、易操作、成本低,效益高。

    激振装置及减振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测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37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56627.4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测评方法和一种激振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采集普通轨道和减振轨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数据,处理后得到功率谱密度、总有效值和峭度;根据总有效值和激振装置的总有效值限值确定载荷谱放大系数;根据功率谱密度和载荷谱放大系数确定等效载荷谱;将等效载荷谱和峭度输入激振装置进行实施减振效果试验,获得实验室测试信号并放大,得到放大后的实验室振动数据;根据目标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数据和实验室钢轨振动数据确定钢轨振动修正系数,修正实验室振动数据,得到实验室评价点振动数据修正值;根据实验室评价点振动数据修正值确定评价点振动级和减振轨道减振效果。该方法结果准确、易操作、成本低,效益高。

    一种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47345.7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与车下有源设备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的振型函数;通过监测车体垂向振动位移获取车体模态坐标;获取车体模态质量、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模态刚度;建立车体模态运动方程;建立系统的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建立系统的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执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铁道车辆车体模态力识别算法;确定模态阶数;确定车体的二系悬挂支撑力;识别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本发明能够提高识别精度,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可为设备减振设计、振动主动控制、故障诊断等应用提供支撑。

    一种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47345.7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与车下有源设备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的振型函数;通过监测车体垂向振动位移获取车体模态坐标;获取车体模态质量、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模态刚度;建立车体模态运动方程;建立系统的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建立系统的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执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铁道车辆车体模态力识别算法;确定模态阶数;确定车体的二系悬挂支撑力;识别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本发明能够提高识别精度,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可为设备减振设计、振动主动控制、故障诊断等应用提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