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380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7763.X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型高曲率自适应重载轨道机器人移动机构,包括控制箱及置于控制箱上的移动模块,移动模块包括支撑手臂、行走轮机构及传动机构,支撑手臂的下端安装于控制箱上、上端与行走轮机构转动连接,传动机构的动力部分安装于控制箱内部或安装于控制箱上,传动机构的输出部分与行走轮机构中的行走轮柔性连接,能够对高曲率弯曲轨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实现移动模块在直线型、弯曲型以及含有直线、和弯曲混合型轨道上的高效运动,进而实现在含有直线和弯曲混合轨道上循环移动。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移动平稳,环境适应性强,负载能力强,安全可靠,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线径的直线型轨道和具有高曲率特性的弯曲型轨道。
-
公开(公告)号:CN11295935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1289133.4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标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引入弹性变形的机械臂标定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将机械臂本体拆分为连杆模块和关节模块,并分别建立各模块的刚度模型;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各个模块的刚度模型串联获得整机刚度模型;步骤三:建立机械臂的几何参数误差模型;步骤四:将步骤二中获得的整机刚度模型引入步骤三中的几何参数误差模型中,得到综合误差方程;步骤五:将标定实验数据代入步骤四中的综合误差方程中求解,获得机械臂的几何参数误差。本发明将机械臂的弹性变形引入到机械臂的误差模型中,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度更高的机械臂标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959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289133.4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标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引入弹性变形的机械臂标定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将机械臂本体拆分为连杆模块和关节模块,并分别建立各模块的刚度模型;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各个模块的刚度模型串联获得整机刚度模型;步骤三:建立机械臂的几何参数误差模型;步骤四:将步骤二中获得的整机刚度模型引入步骤三中的几何参数误差模型中,得到综合误差方程;步骤五:将标定实验数据代入步骤四中的综合误差方程中求解,获得机械臂的几何参数误差。本发明将机械臂的弹性变形引入到机械臂的误差模型中,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度更高的机械臂标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89513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282798.3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关节内走线张紧机构。包括外壳及容置于外壳内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杠、丝母及拉杆,其中外壳的两端设有用于导线穿过的穿线孔,其一侧穿线孔处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第一齿轮,丝杠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分别与外壳的两端连接,第二齿轮套设于丝杠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丝母与丝杠配合形成螺纹副,拉杆的一端与丝母连接,另一端与导线固定连接。本发明安装在一体化关节的末端,具有安装简单、不需要主动控制而实现导线被动张紧的特点,能够防止一体化关节旋转过程中因导线缠绕而被拉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1884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410720073.8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IPC: G06K9/00 , G06K9/46 , G06T7/13 , G01N21/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维护机器人的基于机器图像的输电线断股故障检测方法,属于数字图像识别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检测方法的问题,提高输电线路断股故障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与准确性。本发明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断股故障的报警。检测顺序如下:(1)图像的获取步骤;(2)图像的预处理步骤;(3)图像的特征提取步骤;(4)图像的故障检测步骤。本发明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到输电线断股故障检测,利用输电线维护机器人采集的图像信息自动识别出输电线路断股故障。为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智能化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5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1412.0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机构。包括修复工具、电器箱体、前臂、后臂、前行走装置及后行走装置,其中前臂和后臂分别设置于电器箱体的前、后侧,所述前臂和后臂的末端分别连接有前行走装置和后行走装置,所述修复工具设置于电器箱体上、并且位于前臂和后臂之间。本发明可对断股进行自动修复,提高效率,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13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102883.2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H02G1/02
Abstract: 一种行星轮式变胞移动机构,有效解决现有巡检作业机构存在的结构及动作过程较复杂,越障时间较长,影响运行稳定性等问题,包括联动架,前、后行走机构和前、后夹持机构及电气控制箱,其技术要点是:采用内啮合变胞行走机构的行走轮通过中心支撑轴组装在转接架上,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联动架上,与行走轮的内齿圈相啮合的行星轮轴一端通过联轴臂与中心支撑轴联接,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并驱动行星轮轴转动,使内啮合变胞行走机构变工作构态,带动行走轮沿输电线路行走或在前、后夹持机构配合下越过输电线路上的障碍物,故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改变工作构态转换快捷,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受力平衡,有利于减少耗能,增强巡检作业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175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10102194.5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7/0625 , B66F7/065 , B66F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设施检测的机器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转向功能的作业装置。包括移动车、转台、升降台、连接平台及旋转机构,其中转台可转动地安装在移动车上,所述升降台与转台固连,所述连接平台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顶部,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连接平台上。本发明采用移动车与升降机构结合,具有地面行走和作业功能,通过升降台实现作业工具的升降,工作可靠,承载能力强,本发明适用于输变电环境下的机器人检测作业,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3762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1634088.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管廊巡检机器人移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单元及四组履带行走模块,四组履带行走模块环绕连接成方形结构、且依次传动连接,电机驱动单元设置于任意一履带行走模块上、用于驱动四组履带行走模块行走,四组履带行走模块的行走方向相同。本发明在上下左右四个端面均安装有同向运动的履带,有效的避免了机器人在城市管廊中由于地面环境造成的侧翻卡死现象发生,任意面着地后均可以前进或后退。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96508.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沈阳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沈阳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爬壁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面向高曲率管径面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控制系统、检测感知系统、被动柔顺系统、机器人机架及驱动系统,其中被动柔顺系统和机器人控制系统设置于机器人机架前后端;驱动系统包括左、右前轮驱动装置及左、右后轮驱动装置,其中左、右前轮驱动装置设置于被动柔顺系统下方,左、右后轮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器人机架后端下方;检测感知系统安装在被动柔顺系统和机器人机架上,检测感知系统用于检测机器人机架的位姿信息及被动柔顺系统的滚转和偏航信息且反馈给机器人控制系统,对驱动系统进行速度控制。本发明能够适应高曲率曲面的爬行,完成机器人运动的精准控制,提高了爬壁机器人的使用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