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0541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32316.9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石墨烯薄膜区域择优选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长有CVD石墨烯的金属衬底;2)将长有石墨烯的生长衬底置于反应腔中,并于保护气体气氛中将所述生长衬底加热至预设温度;3)通入反应气体,于预设气压下使该反应气体与所述石墨烯反应预设时间,使石墨烯中的缺陷区域被刻蚀去除;4)将反应后的石墨烯转移至目标衬底表面,获得质量较高的石墨烯材料。本发明通过对生长衬底上的CVD石墨烯薄膜进行原位刻蚀,将有缺陷的石墨烯刻蚀掉,留下质量更高的石墨烯材料;本发明的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并且可控性强,适合微电子应用的工业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80337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52604.2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高温高压提高石墨烯表面洁净度的方法,包括:将转移完毕的有机胶、石墨烯和目标衬底的结合体放入装有除胶溶剂的密闭容器中于150kPa-2000kPa、50-500℃下加热,即得除完有机胶的石墨烯。本发明通过将有机胶、石墨烯和目标衬底的结合体放到高温高压容器中加热,避免了有机胶在石墨烯表面的残留引入表面态的问题,去除彻底并且用时较短,显著提高了石墨烯表面的洁净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838384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24615.3
申请日:2006-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30 , H01L2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镓(GaN)基材料在干法刻蚀中而受损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是将刻蚀受损的GaN基材料在高真空设备中热退火的同时通入等离子态氮处理,退火温度为用MBE(分子束外延)法生长氮化物外延层的典型生长温度(650~800℃)。真空度为用MBE法生长氮化物外延层的典型真空度(生长室背景压力约为10-9torr,通入氮等离子体时压力为8*10-5torr。)。该方法不仅改善了晶体内部结晶质量,而且有利于去除沉积在材料表面的刻蚀产物,使表面的氮空位得到了补充,相当于在去除受损表面时重新生长了一个薄层的氮化物外延层,从而使受损GaN基材料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得到回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153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510934979.4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干法清洗工艺制备铜衬底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提供制备石墨烯用的铜衬底;步骤2),将所述铜衬底置于有氧环境中处理,使所述铜衬底表面氧化,形成氧化层;以及步骤3),去所述铜除衬底表面的氧化层,得到清洁的铜衬底表面。本发明通过氧化石墨烯生长用铜衬底,使得衬底表面层氧化并从衬底脱落,获得适宜高质量石墨烯制备的清洁铜表面,该方法获得的铜衬底可明显降低成核密度,减少石墨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并且可控性强,适合工业化应用的批量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71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68715.8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1)提供铜基材,将所述铜基材置于硫源溶液中进行硫化反应,以在所述铜基材表面形成铜的硫化物;2)对表面具有铜的硫化物的所述铜基材进行清洗及干燥处理;3)对表面具有铜的硫化物的所述铜基材置于还原气氛中进行还原反应,以在所述铜基材表面生长形成铜晶须。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适用于铜晶须的规模批量制备。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铜硫化反应的程度以及还原反应的程度来控制铜晶须的生长速度和尺寸。本发明利用不同的铜基材,可实现铜线、铜板、铜粉等上晶须的生长,增强或拓展基材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934979.4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2 , C23C16/26 , C30B25/186 , C30B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干法清洗工艺制备铜衬底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提供制备石墨烯用的铜衬底;步骤2),将所述铜衬底置于有氧环境中处理,使所述铜衬底表面氧化,形成氧化层;以及步骤3),去所述铜除衬底表面的氧化层,得到清洁的铜衬底表面。本发明通过氧化石墨烯生长用铜衬底,使得衬底表面层氧化并从衬底脱落,获得适宜高质量石墨烯制备的清洁铜表面,该方法获得的铜衬底可明显降低成核密度,减少石墨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并且可控性强,适合工业化应用的批量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8299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56543.8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石墨烯膜表面亲水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表面活性剂溶液;以及2)将石墨烯薄膜与衬底的结合体在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放置一定时间。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基团实现对石墨烯膜表面的亲疏水性的调节,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提高石墨烯膜的亲水性,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并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还具有环境友好性,适宜大幅推广;并且不受石墨烯膜尺寸的限制;由于提高了石墨烯膜的亲水性,还进一步扩大了石墨烯材料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30948.4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C23C16/0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粘连金属密堆生长石墨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在金属箔片的第一表面沉积氧化物,金属箔片的第二表面为金属面,将金属箔片按氧化物表面朝向金属面的顺序堆叠或者卷起来,形成金属堆垛或金属卷;步骤2),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于所述金属堆垛或金属卷的金属面上生长石墨烯。本发明的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可用于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规模批量制备;本发明通过在金属箔片背面沉积氧化物的方法,避免了金属箔片之间的相互粘连,可一次性在CVD设备腔体中放入大量或大面积的金属箔片,极大的提高了石墨烯的生长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79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29914.3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23C16/26 , C01B32/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粘连插层金属箔片堆垛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将至少两层金属箔片进行堆垛,各层金属箔片通过插层隔开,形成金属箔片堆垛结构,其中,所述插层为不与所述金属箔片反应的物质;步骤2),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于所述金属箔片堆垛结构的各金属箔片表面生长石墨烯。本发明的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可用于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规模批量制备;本发明通过插层金属箔片堆垛的方法,避免了金属箔片之间的相互粘连,可一次性在CVD设备腔体中放入大量的金属箔片,极大的提高了石墨烯的生长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344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401391.2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氧化亚铜薄膜衬底低成核密度石墨烯单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氧化亚铜薄膜衬底,直接制备出低成核密度石墨烯单晶,具体制备步骤包括:(1)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2)低密度石墨烯单晶制备。本发明提出了新的制备工艺,使CVD石墨烯的单晶密度控制更加容易,可以使处理后的铜表面的石墨烯成核密度大大降低,从而提高单晶尺寸,减少石墨烯晶界对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