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22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81047.9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3J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群时延调谐的功率合成电路及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将电磁信号进行预防大;群时延调谐模块,通过外部电压调谐的方式来调整器件的群时延特性,从而改变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合成效果;峰值检波,连接在输出端用于检测信号输出的最大功率,并配合运放电路以及阈值电压控制电路实现对群时延调谐模块的调谐控制,形成完整的反馈回路。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升功率合成电路的合成效果,改善功率放大电路的放大效率,降低功耗,且通过反向调谐的方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小范围的增益控制与补偿功能,可以应用于平坦群时延电路以及高功率合成效率的电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84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520529.8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明垒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频模块及在片测试系统,包括:微波开关,将激励信号发送至第一或第二倍频器;放大器,对第二倍频信号进行放大;定向耦合器,将信号传输至双定向耦合器;双定向耦合器,将定向耦合器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直通输出,另一部分耦合输出作为参考信号,并将测试件的反馈信号通过另一耦合支路耦合输出;衰减器,对第一倍频信号进行衰减得到线性参数,将第二倍频信号直接输出得到非线性参数;第一混频器,产生参考中频信号;第二混频器,产生测试中频信号。本发明采用微波开关切换的方式获得小信号和大信号,同时设置在片高低温探针台,进而在高低温环境下完成毫米波太赫兹放大器芯片的线性和非线性参数幅相误差校准及连续频率扫描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6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99625.4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型双频段探测器的前端系统,包括壳体,其包括腔体且其表面凹槽内嵌有K波段天线和F波段天线,腔体内部容纳有信号处理板、K波段射频板、F波段射频板、K波段中频板和F波段中频板;K波段天线、K波段射频板、K波段中频板和信号处理板依次电连接,F波段天线、F波段射频板、F波段中频板和所述信号处理板依次电连接,信号处理板与排针接头连接。本发明还提供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探测器的前端系统采用K波段天线和F波段天线实现K频段和F频段协同探测,可以实现抗干扰探测,且采用中频板进行中频滤除,可以探测分辨8-12m距离小目标,对于20m以外的远距离目标选择盲视,即对大于20m的目标信号进行中频滤除。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60725.0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水平角窄俯仰角单狭缝天线,其包括一金属空腔和填充于金属空腔的腔体内的介质层,所述金属空腔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壁,在第一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狭缝,且该金属空腔的一端设有馈电点,另一端的腔体内填充有吸波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天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天线通过采用单排缝隙结构,一方面使得制作出的天线的波束具有宽水平角窄俯仰角的特点,进而实现俯仰角控制;此外,馈电点和吸波材料的设置,实现了能量通过狭缝面向外高效辐射,满足对交汇飞行目标的大范围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291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552671.3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用于三维集成的大厚度光敏BCB的涂覆方法,包括:在晶圆上,先旋涂层光敏BCB,然后放在真空环境中静置;对第层BCB进行曝光前热烘、曝光和固化;在第层上旋涂第二层光敏BCB,并进行光刻、显影和固化;干法刻蚀去除部分BCB,刻蚀厚度为第层BCB的厚度,即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二次涂覆中两层BCB的通孔会出现无法顺畅衔接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0874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69674.9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毫米波人体图像性别识别方法,其包括:步骤S0,建立主动毫米波人体图像库;步骤S1,采集受检人的主动毫米波人体图像,并对该主动毫米波人体图像进行预处理;步骤S2,对经预处理的主动毫米波人体图像进行分割,获得受检人的躯干主体的分割图像;步骤S3,提取所述分割图像中的性别特征;步骤S4,分别确定所述灰度值直方图、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向量和LBP纹理特征向量的权重;步骤S5,根据所述图像库中的主动毫米波人体图像,绘制性别识别图谱;以及步骤S6,识别出所述步骤S1中采集到的主动毫米波人体图像中受检人的性别。本发明可对海量不同性别人员图像快速分类与筛选,进而便于采取针对性隐私保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6447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8411.3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源毫米波成像的隐私部位定位与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图像降噪预处理;面部、胸部和裆部位置定位;糊化处理;其中面部、胸部和裆部位置定位包括:图像二值化处理;形态学处理;人体目标高度确定;面部定位;胸部和裆部的初步定位;胸部和裆部位置准确定位。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不同站姿、不同高度的人员进行快速准确的隐私部位定位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48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226027.2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率扩展结构,所述频率扩展结构包括混频器以及巴伦结构;其中:所述混频器包括RF输入端口、LO输入端口及两个输出端口,待处理信号输入到所述RF输入端口,本振信号输入到所述LO输入端口,两个输出端口分别输出I/Q两路信号;所述巴伦结构包括隔离输出端口、中频输出端口及两个输入端口,两个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所述混频器的两个输出端口,所述隔离输出端口连接匹配负载,所述中频输出端口输出中频信号。本发明的一种频率扩展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待处理信号的噪声,减小变频时的变频损耗,获得比较好的噪声系数,实现频率变换的功能且输出的中频信号为单边带信号,从而大大提高了信号的精确度,满足后续处理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79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90168.6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自供能、遥控车位地锁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理系统由供能单元、电控单元、储能单元和机械翻转机构组成;其中供能单元由晶体硅太阳电池串联组成;电控单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充放电单元,无线收发单元,电机控制单元和睡眠-唤醒模块;所提供的系统特色是:1、可以收集锂电池的电量和寿命信息;2、可以实现自动翻转功能;3、摇控距离远,可以在100m以外自动控制地锁的“开”或“关”;4、采用高效光伏电池、电控单元和储能电池组组成可以连续供能的能源系统,为智能地锁供能,无需外来供电;5、可以承载110Mpa压强,采用先进格栅设计实现地锁抗压功能;6、具有地锁防撞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44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54326.4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毫米波自由振荡源自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毫米波自由振荡源自动测试系统至少包括:待测毫米波自由振荡源;直流电压源,连接于所述待测毫米波自由振荡源;定向耦合器,其输入端口连接于所述待测毫米波自由振荡源;衰减器,连接于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输出端口;混频器,连接于所述衰减器;频谱分析仪,连接于所述混频器;功率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直通输出端口;功率计,连接于所述功率传感器。本发明能够通过单次连接就可以实现毫米波自由振荡源多个性能参数同步测试,并能同步保存测试数据以便后续处理,可实现毫米波全频段内毫米波自由振荡源输出频率、输出功率、直流功耗的自动化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