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383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8514.5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7/00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环境钻孔原岩应力测试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主控工作部,工作部包括中心部和设置在中心部两端的顶升降部和底升降部;顶升降部内安装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外联接口与外控系统连接;顶升降部和底升降部内均还安装有支撑装置;顶升降部和底升降部均通过升降装置的丝杆与中心部相连接;中心部内固定安装有回转装置,光学应变测量装置和制斑装置。本发明结合先进光学设备,实现了设备适用性更强目标的同时,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实现了一次架机完成多测点自动测量,解决了传统地应力测量装置水下测量效果差的问题,可直接确定测点的三维地应力,无需大型设备配合,便于携带和现场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8903.8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线性屈服地层深埋圆形隧洞最优支护时机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待开挖深埋圆形巷道选取强度准则、塑性势和初始相关参数;基于强度准则和塑性势得到对应准则参数和弹塑性交界面处的径向应力;构建巷道与衬砌力学模型;基于初始相关参数、弹塑性交界面处的径向应力和巷道与衬砌力学模型得到塑性区围岩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围岩特征曲线;基于初始相关参数得到衬砌的应力、应变、位移、衬砌的支护特征曲线和支护特征曲线的斜率;基于初始相关参数、围岩特征曲线和支护特征曲线得到围岩与衬砌的最终受力与位移;基于初始相关参数、支护特征曲线的斜率和所述围岩特征曲线得到最优预留变形量。本发明预测的过程简单且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6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1518.8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铺设高阻防渗膜渗漏点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蓄电池、电极、电极转换箱、直流电法仪、通信线缆和防渗膜;蓄电池与直流电法仪连接,防渗膜两侧各布置一条测线,电极沿测线固定间隔对称布置,电极间通过通信电缆交替连接两侧电极,并接入电极转换箱和直流电法仪,通过测量预设组合电极之间电位差、电流强度和电极间隔获得防渗膜的视电阻率剖面图,确定防水膜渗漏点范围。本发明测试获得的数据量大,所有数据均位于待测防渗膜中心线剖面处,防渗膜漏点处的视电阻率显著降低,规避了地层强导电性对膜视电阻率成图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探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836163.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支护构件与硐室围岩接触及相互作用的模拟方法和系统,本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巷道的支护方案,并基于支护方案对待模拟巷道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巷道段。获取每个巷道段内各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及巷道围岩的赋存状态。构建相应巷道段的颗粒流数值模型。通过每两个相邻巷道段的颗粒流数值模型,得到待模拟巷道的颗粒流细观结构演化模型。基于颗粒流数值模型获取待模拟巷道的细观力学参数,并通过物理力学参数对细观力学参数进行标定后,建立待模拟巷道的颗粒流细观结构演化模型。本申请从能量及裂隙场演化角度反映支护构件对围岩支护作用的细观机理,获得围岩裂隙分布及围岩与支护构件的宏观破坏模式,为支护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61798.7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围岩巷道变形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线分布式多点位移计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若干传感单元,若干传感单元固接在钻孔内,若干传感单元沿钻孔长度方向按任意间隔设置,相邻传感单元之间固接有连接线,钻孔外侧设有封口板,封口板通过连接线与靠近封口板一侧的传感单元固接,封口板远离传感单元一侧固接有测量单元,若干传感单元一侧固接有测量推送部,若干传感单元另一侧固接有提拉固定部。本发明可以达到在小直径钻孔内安设任意数量传感单元,提高测试结果准确度和便利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421040.8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力压裂增透的软岩分层注浆加固方法,涉及矿山井下支护领域。将水力压裂与注浆加固两种技术手段结合在指定软岩区域增透进行注浆加固,可形成一种新型巷道支护手段。按以下步骤进行加固:S1、在软岩顶板中钻孔;S2、水力压裂;S3、注浆加固。相较于仅注浆加固软岩,两种技术的结合使软岩内部浆液骨架更加充实紧密,对内部岩体的压密作用更为充分,提升软岩变形刚度和抗剪强度效果更加明显,可有效提高软岩强度和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3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22293.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库车县榆树岭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仰孔侧漏法钻孔布置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工程地质条件、覆岩移动参数、采场矿压显现规律为基础,采用工程经验类比、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工作面开采后其覆岩稳定时与工作面切眼处的最小距离、最大垮落带高度、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进一步依据钻孔和垮落带、裂隙带相对位置关系,设计工作面仰孔侧漏法观测的钻孔布置位置、钻孔角度和钻孔长度。其利用现有数据多角度综合进行钻孔布置参数设计,并结合测斜仪进行现场实测反馈调整,实现了仰孔侧漏法钻孔的合理布置,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准确地预计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24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180444.8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库车县榆树岭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特厚煤层综放面过大断面老切眼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在老切眼上端头内对应区域的地面位置施工充填钻孔,从地面泵送胶结充填材料的方式来充填老切眼;工作面回采至老切眼前调整为仰采,在工作面回采至老切眼时以充填后的老切眼内充填材料为底板回采老切眼上方顶煤,然后工作面调整为俯采,通过老切眼后,以正常角度继续回采。本发明方法一方面避免了传统工作面由于煤层倾角、矿压显现等影响,调斜通过大断面老切眼带来的支架大面积倾倒和咬架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工作面通过大断面老切眼时的顶板安全隐患,同时可有效利用矸石等固废材料,实现了矿井废弃物的利用,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33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616128.5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锚固岩体锚杆拉拔及界面抗剪特性测试方法与装置,包括固定在实验室的地面上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制模部、试验部和数据处理部;制模部包括固定在底座顶面的模型组件和设置在模型组件顶端的压模组件,压模组件固定在底座上;试验部包括固定在底座顶面的拉拔组件;拉拔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岩体试样的固定组件,拉拔组件与固定组件上下对应设置;数据处理组件,数据处理组件分别与拉拔组件和固定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收集和处理试验数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试验方法安全可靠,能更加有效的测试岩体试样的拉拔及界面抗剪特性,为实际的裂隙岩体锚杆锚固提供理论的数据支撑,使锚固的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87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0961924.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2F11/00 , C04B22/08 , C04B111/20 , C04B103/12 , C04B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速凝早强复合胶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煤泥500份,水泥100‑120份,速凝早强剂10‑12份,水80‑120份,聚羧酸减水剂4‑8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泥、水和聚羧酸减水剂一次搅拌均匀后,加入煤泥进行二次搅拌,然后加入速凝早强剂经三次搅拌均匀,得到所述速凝早强复合胶结材料。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上述速凝早强复合胶结材料在煤泥原位固化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产品实现底板煤泥快速硬化与封水,实现煤泥速凝早强‑长期碱激发可耐久性。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利于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