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85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74607.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3/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套管液压封隔器,包括:双流道短节,其上形成有不连通的双通道;内通道管,其上端连在双流道短节内并与双流道短节的其中一条通道连通;连接接头,其上端连接在双流道短节外;内中心管,其位于内通道管外侧并与内通道管形成内中心腔,其上端连接在连接接头内;坐封组件,其外接在内中心管上,在内中心腔的压力作用下实现坐封;进油管,其设在内通道管下端外侧,进油管的上端通过剪切套、剪切环和剪钉连接在内中心管下并分隔内中心腔;和下接头,其连接在进油管下并封隔进油管与内通道管形成的进油腔的下端。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70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611051736.7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油加氢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重油原料经分馏得到轻馏分和重馏分;(2)步骤(1)得到的重馏分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处理后得到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3)步骤(1)得到的轻馏分、步骤(2)得到的脱沥青油与氢气混合后依次经过串联设置的固定床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固定床加氢处理反应区,固定床加氢处理反应区得到的生成油进入沸腾床加氢裂化反应区,沸腾床加氢裂化反应区的反应流出物分离后得到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未转化油;(4)步骤(3)得到的未转化油与步骤(1)得到的重馏分混合后一起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进行处理。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幅延长处理装置的运转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70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1052851.6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油轻质化方法,所述方法内容包括:重油原料经分馏得到轻馏分和重馏分,得到的重馏分进入焦化装置,处理后得到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焦化蜡油和焦炭;轻馏分、焦化蜡油与氢气混合后依次经过串联设置的固定床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固定床加氢处理反应区,固定床加氢处理反应区得到的生成油进入沸腾床加氢裂化反应区,沸腾床加氢裂化反应区的反应流出物分离后得到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未转化油;得到的未转化油与重馏分混合后一起进入焦化装置进行处理。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幅延长处理装置的运转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48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09928.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渣油加氢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至少三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组成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由至少两个加氢处理反应器组成的加氢处理反应区串联组成,其中加氢预处理反应器装填加氢保护剂和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加氢处理反应器装填加氢脱硫催化剂以及加氢脱氮和/或加氢脱残碳催化剂,其中将进料依次切换到不同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并且切换后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器与切换前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器串联操作,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切换的条件是:当前进料反应器的压降为设计总压降的45%~70%。该方法延长了渣油加氢处理装置的运转周期,充分提高了各催化剂床层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938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471532.5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小数据流量更新的移动端实时录井图绘制方法,包括:建立通用的录取数据获取服务,采用参数传递的方式进行移动端调用;当查看的是录井图的实时数据时,记录移动端显示的实时录井图的最后一点对应的数据中的井深字段值为HL,并发送给服务端;服务器获取最新实时录井数据,将井深字段值HN与客户端请求的参数中井深字段值为HL进行对比;当HN>HL时,服务端向移动端实时录井数据库中产生的新的数据变化;移动端对新增数据进行增量绘制。该方法能够节约客户端的数据流量,提高实时录井图的绘制效率,保障用户操作中的显示平顺性,缩短甚至避免用户在移动端的等待绘制时间,提升移动端录井图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48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309928.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渣油加氢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至少三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组成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由至少两个加氢处理反应器组成的加氢处理反应区串联组成,其中加氢预处理反应器装填加氢保护剂和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加氢处理反应器装填加氢脱硫催化剂以及加氢脱氮和/或加氢脱残碳催化剂,其中将进料依次切换到不同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并且切换后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器与切换前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器串联操作,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切换的条件是:当前进料反应器的压降为设计总压降的45%~70%。该方法延长了渣油加氢处理装置的运转周期,充分提高了各催化剂床层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22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1020631.X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硫重油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调和组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高硫重油原料进入减粘裂化装置进行减粘裂化,得到减粘渣油;b)在步骤a)得到的减粘渣油中加入复合改性剂,然后对混合物进行连续沉降,上部得到溢流物料,下部得到底流物料;c)步骤b)所得的溢流物料进入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中进行加氢脱硫,得到低硫船用油燃料的调和组分。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量产低硫船用燃料油的调和组分,具有技术成熟、设备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同时能够提高减粘裂化轻质油品的收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有利于减弱在后续固定床加氢处理过程中对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7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1051736.7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油加氢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重油原料经分馏得到轻馏分和重馏分;(2)步骤(1)得到的重馏分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处理后得到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3)步骤(1)得到的轻馏分、步骤(2)得到的脱沥青油与氢气混合后依次经过串联设置的固定床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固定床加氢处理反应区,固定床加氢处理反应区得到的生成油进入沸腾床加氢裂化反应区,沸腾床加氢裂化反应区的反应流出物分离后得到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未转化油;(4)步骤(3)得到的未转化油与步骤(1)得到的重馏分混合后一起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进行处理。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幅延长处理装置的运转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783231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440602.2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312 , G06F17/30548 , G06F17/30554 , G06F17/3055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企业勘探开发体数据的管理方法,该油田企业勘探开发体数据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1,分配一台体数据存储服务器,将体数据文件存放至这台服务器;步骤2,应用Protocol buffer技术对体数据及体数据Message定义进行Protobuff封装;步骤3,当用户进行体数据的查询调用时通过Protobuff反序列化手段将原先进行封装的体数据解封,之后通过调用体数据展示控件完成体数据的展示。该油田企业勘探开发体数据的管理方法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体数据以更简便的方式存储,以便更高效的支持查询与应用,规范油田体数据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629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905448.0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张建丰 , 蔡锁德 , 青鹏 , 邢东平 , 鲜奇飚 , 亓凯 , 黄仕林 , 叶青松 , 何石 , 曾欢 , 何京蓉 , 马俊辉 , 杨旭 , 李波 , 徐硕 , 陈彦梅 , 冯宴 , 徐彬 , 李霄 , 孙成江 , 彭容容
IPC: G01F1/36 , G01F1/40 , G01F15/0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量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差压式旋流流量计,包括设有旋流发生室的底座和与底座相连接的计量组件,旋流发生室分别与流体输入管和流体输出管相连通,流体在旋流发生室内产生旋流,流体输入管与计量组件之间连通有第一引压管,旋流发生室与计量组件之间连通有第二引压管,第二引压管与旋流发生室的连通口设置在旋流发生室的顶部靠近中心的区域。稳定旋流时,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流体压力随旋流半径减小而降低的原理旋流旋流利用旋流发生室使流体旋流产生旋流,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不含运动部件、对介质阻力小,同时,流体输入管与旋流的中心之间的压力差是稳定的,以保证能够精确地测量流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