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773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16172.3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基座、电机、输出齿轮、齿轮盘一、齿轮盘二、衰减片一和衰减片二;衰减片一和衰减片二为圆环形;齿轮盘一和齿轮盘二均具有齿盘和转轴,齿轮盘一还具有贯穿其齿盘和转轴的轴孔;齿轮盘一的转轴穿过基座上的轴孔并可自由转动;齿轮盘二的转轴穿过齿轮盘一的轴孔并可自由转动;齿轮盘一和齿轮盘二的转轴分别与衰减片一和衰减片二固定连接;齿轮盘一和齿轮盘二的齿盘安装在输出齿轮的两侧并使齿盘的齿面与输出齿轮的齿面啮合;输出齿轮的轴心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在基座上。本发明的衰减过程不引入额外转动惯量,并具备高可靠性、低成本、集成化程度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41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1044215.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光纤激光合束器,该方案包括有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安装夹具、底座、二维调节机构和激光器;激光器输出光纤与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对应熔接;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设置在安装夹具上;安装夹具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二维调节机构;二维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安装夹具的位置方向。该方案利用精密装调的多套一体化准直光学器件拼接组束,获得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提高高功率光纤合束器的实用性,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5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95359.5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F16K17/12 , F16K17/164 , F16K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舱泄压装置,包括气腔座、排气罩、密封件和气嘴接头;所述气腔座顶部设置排气密封口;所述密封件放置于排气密封口上,与排气密封口接触,在接触面形成密封;所述排气罩具有排气通道,与气腔座连接,设置于排气密封口上;所述气腔座与气嘴接头连接,排气密封口通过气嘴接头与光学舱连通。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光学舱泄压装置,实现激光系统光学舱内气体置换时的排气,以及气体置换后的光学舱的保压密封,保压值可设计;具有低耐压能力,能够适用于低压环境;采用纯机械式结构泄压,无需电控,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01260.2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化布局的外腔反馈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包括二极管激光器、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聚焦柱透镜和外腔镜,所述衍射光栅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的后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与衍射光栅之间设置一个聚焦柱透镜,所述聚焦柱透镜与慢轴转换柱透镜组成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前端一倍焦距以内,且二极管激光器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后焦面;所述二极管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及聚焦柱透镜后,光束将平行出射,且垂直入射到外腔镜上,经外腔镜反射后,激光经过原光路返回原发光单元,形成完整的振荡回路;本发明使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系统减小近一半的尺寸,从而降低了激光器系统的整体体积规模,进一步实现了系统的紧凑化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3246065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183645.9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激光束远距离精确聚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调焦装置、检焦装置两个部分。利用由检焦缩束器、哈特曼微透镜阵列与CCD相机组成的检焦装置能实时精确检测发射激光束的离焦量,通过检测的离焦量控制平移台搭载调焦扩束器次镜沿调焦扩束器光轴移动,达到控制激光束远距离精确聚焦的目的。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聚焦精度高,无需事先计算调焦曲线,使用方便,适合在远距离高精度激光调焦系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7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544352.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系统共孔径发射接收激光测距光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光电系统主设备,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的一侧;分色镜,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和所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一侧,且所述分色镜将测距激光耦合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主光路中,以完成测距激光与光电系统主光路共孔径发射及接收;发射及接收望远镜,设置于所述分色镜的一侧。有效利用光电系统的大口径发射接收天线,收集远距离目标回光能力强,结合光谱滤波、空间滤波、时序变光学增益等特点,解决了共孔径激光测距系统面临的内光路杂光干扰和近程大气后向散射光干扰等问题,盲区小、探测距离远,结构紧凑,有效减小了光电系统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19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83287.4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距收发轴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涉及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对多孔径光电探测系统进行轴系校准,包括远场消色差物镜组、分光棱镜、远场探测器、小孔光阑、聚焦透镜、卤钨灯和角锥线阵,所述远场消色差物镜组、分光棱镜、小孔光阑、聚焦透镜、卤钨灯组成对外发射单元,产生探测光束,为待校准多孔径光电探测系统中的探测所需的模拟目标;远场消色差物镜组、分光棱镜、远场探测器组成对外接收单元,对待校准多孔径光电探测系统中的发射光轴进行探测。本发明可实现对大跨距多孔径光电探测系统各探测或发射单元的轴系校准,满足光电探测系统各类现场轴系校准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2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4950.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型通水吸收池,包括吸收池本体,所述吸收池本体内设置有可以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旋转使进入到吸收池本体内的光束照在转子的不同位置;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使得光束照射在转子上的位置不断改变,实现充分吸收的作用,吸收能力更强;并交错设置多个转子,将对光束能量的平面吸收方式转化为空间吸收方式,降低了单个吸收辐条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值,同时通过流动水将沉积在吸收辐条上的热量及时带走,从而在提高了吸收池的峰值吸收功率值和工作时长;在大功率、长时间出光的强激光能量测量中具有独特优势;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41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1044215.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光纤激光合束器,该方案包括有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安装夹具、底座、二维调节机构和激光器;激光器输出光纤与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对应熔接;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设置在安装夹具上;安装夹具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二维调节机构;二维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安装夹具的位置方向。该方案利用精密装调的多套一体化准直光学器件拼接组束,获得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提高高功率光纤合束器的实用性,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2676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184269.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及测量方法,在人造激光信标回光、自然信标回光共用光路中设置光束选通开关;在分离出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光路中设置有与信标高度相匹配的准直透镜;在相对分色镜前表面传输等光程的位置,设置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利用自然信标无聚焦非等晕误差的特性,选用光束选通开关、分色镜、准直透镜等分别测得同时段、同大气传输路径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波面和自然信标回光波面,继而对比得到人造激光信标的聚焦非等晕误差。本发明可适应不同高度人造激光信标、不同大气湍流条件下的测量,测量原理简单,测量精准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