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45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2253.6
申请日:2023-04-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8945 , A61P1/16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补肾健脾方在制备治疗慢性HBV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补肾健脾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熟地24、黄芪15、淫羊藿9、山药12、山茱萸12、牡丹皮9、泽泻9、茯苓9、党参9、白术9、炙甘草6。本发明发现中药复方补肾健脾方可增加IFN‑γ生成细胞CTL、Th1和NK细胞数量,促进IFN‑γ生成,对IFN‑γ介导的抗HBV作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6773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701431.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63 , A61P27/02 , A61K31/045 , A61K31/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秦皮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秦皮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中药秦皮饮片或者秦皮药材用乙醇提取获得秦皮醇提物,之后采用生物酶对所述秦皮醇提物进行酶解反应,后续进行大孔树脂纯化和干燥。本发明中将秦皮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可将提取物中含量较高的秦皮甲素和秦皮苷转化成药效作用较强的秦皮乙素和秦皮素,进而显著提高了秦皮提取物的药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0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10311853.1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58 , A61P1/16 , A61K31/122 , A61K31/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组成,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的摩尔比为(10~100):(10~100):(1~10)。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经应用权重配方法设计按照各药物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并通过干预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效应筛选得出,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水平及减轻肝脏脂肪积聚和肝细胞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68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809513.0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93 ,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2570/00 , G01N2800/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肥胖的血清蛋白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应用iTRAQ差异蛋白组学技术,分析正常人、单纯性肥胖患者穴位埋线治疗前后的血清,得到48个差异蛋白。然后进一步收集25个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前后,血清的PRM蛋白定量分析,验证得到6个差异蛋白,A7L3A3|A7L3A3_HUMAN、E1B4S9|E1B4S9_HUMAN、E9PFZ2|E9PFZ2_HUMAN、K7ERI9|K7ERI9_HUMAN、P68871|HBB_HUMAN、P00738|HPT_HUMAN蛋白,作为评价穴位埋线有效性的客观指标;以及作为开发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潜在药物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51942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626283.5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575 , A61P3/00 , A61P5/50 , A61P9/12 , A61P3/10 , A61P3/06 , A61P3/04 , A61K31/4415 , A61K31/43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含有药物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物活性成分由黄连素、谷维素和维生素B6组成,黄连素、谷维素和维生素B6三者的重量配比为(30-60):4.8:(1-2)。按本发明,黄连素的有效用量对成人来说为1.5-3.0g/天,谷维素的有效用量对成人来说为0.24g/天,维生素B6的有效用量为0.05-0.1g/天,黄连素、谷维素及维生素B6合用,在改善体重、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及肝脂方面很有效。同时,与单独使用黄连素相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降血糖方面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前述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01369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272973.0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植物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植物药组合物,是由海棠果配伍中药材黄芪、葛根、桑白皮为原料,经乙醇水溶液或水回流提取得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药组合物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尤其是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肪肝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且作用效果明显优于每单味药和由黄芪、葛根配伍桑白皮形成的组合物,四味药材的配伍产生了明显协同增效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防治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天然植物药方;并且,所述的植物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经济、简便,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0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11853.1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58 , A61P1/16 , A61K31/122 , A61K31/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组成,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的摩尔比为(10~100):(10~100):(1~10)。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经应用权重配方法设计按照各药物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并通过干预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效应筛选得出,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水平及减轻肝脏脂肪积聚和肝细胞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401369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2973.0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植物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植物药组合物,是由海棠果配伍中药材黄芪、葛根、桑白皮为原料,经乙醇水溶液或水回流提取得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药组合物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尤其是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肪肝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且作用效果明显优于每单味药和由黄芪、葛根配伍桑白皮形成的组合物,四味药材的配伍产生了明显协同增效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防治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天然植物药方;并且,所述的植物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经济、简便,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25276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510028635.3
申请日:2005-08-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904 , A61K36/539 , A61K36/53 , A61K9/20 , A61P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部10-30份、黄芩5-15份、丹参6-18份。上述药物可制成片剂、固体分散片、颗粒剂、软胶囊、胶囊、浓缩丸、滴丸,具有清肺泻火、行瘀杀虫之功效,主治肺结核中医属阴虚火旺兼血瘀证,尤其为耐药性和难治性肺结核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药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911410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10028635.3
申请日:2005-08-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904 , A61K9/20 , A61P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部10-30份、黄芩5-15份、丹参6-18份。上述药物可制成片剂、固体分散片、颗粒剂、软胶囊、胶囊、浓缩丸、滴丸,具有清肺泻火、行瘀杀虫之功效,主治肺结核中医属阴虚火旺兼血瘀证,尤其为耐药性和难治性肺结核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药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