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133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410554075.4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肝癌相关的新靶标环腺苷酸调节的磷酸化蛋白‑19(ARPP‑19)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ARPP‑19是细胞进入分裂中期的重要调控分子,本发明研究发现ARPP‑19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正相关,提示干预ARPP‑19基因表达或活化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途径。本发明构建了ARPP‑19低表达肝癌细胞株,发现ARPP‑19低表达导致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增殖障碍和减少克隆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813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871966.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35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中药单体黄芩素在制备治疗靶向ProDH逆转5‑Fu耐药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中药单体黄芩素联合5‑Fu明显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系细胞和人结直肠癌5‑Fu耐药细胞系的增殖能力,明显促进细胞凋亡。
-
公开(公告)号:CN118845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2212.7
申请日:2023-04-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7048 , A61P1/16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慢性HBV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淫羊藿苷通过调控IFN‑γ生成并增强IFN‑γ介导的抗病毒作用。淫羊藿苷对IFN‑γ介导的抗HBV作用有协同增效作用,其机制与增加IFN‑γ生成细胞CTL、Th1、NK细胞数量,促进IFN‑γ生成和诱导IFN‑γ下游抗病毒蛋白OAS3和Mx1的表达有关。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197300.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C12Q1/6886 ,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及用于结直肠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应答效率的生物标志物,它由4个免疫相关基因构建而成:BMP5、NRG1、INHBB和HSPA1A。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应答效率的试剂盒,以及BMP5、NRG1、INHBB和HSPA1A蛋白在制备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答效率的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应答效率筛查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23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86111.4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7048 , A61K31/4375 , A61P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结直肠炎癌转化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由黄藤素、黄连素、黄连碱和秦皮甲素组成,黄藤素、黄连素、黄连碱和秦皮甲素的质量比为3:3:1:3。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通过干预小鼠DSS诱导的慢性结肠炎模型及AOM/DSS联合诱导的结直肠炎癌转化模型,证实其可以抑制肠道炎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并且显著抑制炎症状态下结直肠肿瘤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54075.4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肝癌相关的新靶标环腺苷酸调节的磷酸化蛋白-19(ARPP-19)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ARPP-19是细胞进入分裂中期的重要调控分子,本发明研究发现ARPP-19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正相关,提示干预ARPP-19基因表达或活化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途径。本发明构建了ARPP-19低表达肝癌细胞株,发现ARPP-19低表达导致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增殖障碍和减少克隆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845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2253.6
申请日:2023-04-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8945 , A61P1/16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补肾健脾方在制备治疗慢性HBV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补肾健脾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熟地24、黄芪15、淫羊藿9、山药12、山茱萸12、牡丹皮9、泽泻9、茯苓9、党参9、白术9、炙甘草6。本发明发现中药复方补肾健脾方可增加IFN‑γ生成细胞CTL、Th1和NK细胞数量,促进IFN‑γ生成,对IFN‑γ介导的抗HBV作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0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10311853.1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58 , A61P1/16 , A61K31/122 , A61K31/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组成,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的摩尔比为(10~100):(10~100):(1~10)。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经应用权重配方法设计按照各药物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并通过干预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效应筛选得出,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水平及减轻肝脏脂肪积聚和肝细胞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0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11853.1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58 , A61P1/16 , A61K31/122 , A61K31/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组成,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的摩尔比为(10~100):(10~100):(1~10)。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经应用权重配方法设计按照各药物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并通过干预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效应筛选得出,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水平及减轻肝脏脂肪积聚和肝细胞损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