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1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54075.4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肝癌相关的新靶标环腺苷酸调节的磷酸化蛋白-19(ARPP-19)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ARPP-19是细胞进入分裂中期的重要调控分子,本发明研究发现ARPP-19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正相关,提示干预ARPP-19基因表达或活化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途径。本发明构建了ARPP-19低表达肝癌细胞株,发现ARPP-19低表达导致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增殖障碍和减少克隆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436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61247.4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535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苏子9~18份、白芥子9~18份、莱菔子9~18份、人参9~12份、白术9~12份、茯苓9~12份,甘草6~9份。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可采用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脂肪变性、炎性浸润和降低血脂、血清转氨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56077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45094.0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8966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其创新点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绞股蓝15~60份、黄芪15~45份、当归10~30份、虎杖15~45份、浙贝母6~12份。本发明复方制剂可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药效学显示,本发明复方制剂具有显著预防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脂肪变性和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9149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1230316.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35/00 , A61K35/583 , A61K35/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复方制剂,其创新点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太子参9~15份、炒白术9~15份、茯苓9~15份、陈皮3~6份、北沙参6~12份、天门冬6~12份、生黄芪12~30份、当归6~12份、天龙3~6份、制南星6~12份、莪术6~12份、石上柏12~30份、芙蓉叶12~30份。本发明复方制剂可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药效学显示,本发明复方制剂单独或联合其它肝癌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具有改善肝癌患者一般情况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及复发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6077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410545094.0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8966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其创新点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绞股蓝15~60份、黄芪15~45份、当归10~30份、虎杖15~45份、浙贝母6~12份。本发明复方制剂可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药效学显示,本发明复方制剂具有显著预防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脂肪变性和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33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410554075.4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肝癌相关的新靶标环腺苷酸调节的磷酸化蛋白‑19(ARPP‑19)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ARPP‑19是细胞进入分裂中期的重要调控分子,本发明研究发现ARPP‑19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正相关,提示干预ARPP‑19基因表达或活化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途径。本发明构建了ARPP‑19低表达肝癌细胞株,发现ARPP‑19低表达导致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增殖障碍和减少克隆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891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30316.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35/00 , A61K35/583 , A61K35/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复方制剂,其创新点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太子参9~15份、炒白术9~15份、茯苓9~15份、陈皮3~6份、北沙参6~12份、天门冬6~12份、生黄芪12~30份、当归6~12份、天龙3~6份、制南星6~12份、莪术6~12份、石上柏12~30份、芙蓉叶12~30份。本发明复方制剂可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药效学显示,本发明复方制剂单独或联合其它肝癌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具有改善肝癌患者一般情况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及复发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5388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34465.X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8/17 , A61K45/00 , A61K31/704 , A61K31/4375 , A61K36/704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三叶因子3及三叶因子3表达促进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肝损伤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造成的肝损伤。本发明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TFF3含量较健康成人降低,并与肝功能负相关,提示TFF3有保肝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FF3可减轻肝细胞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肝细胞增殖修复。过表达TFF3小鼠诱导的肝损伤程度较对照显著减轻。因此,可应用TFF3进行预防和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肝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0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10311853.1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58 , A61P1/16 , A61K31/122 , A61K31/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组成,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的摩尔比为(10~100):(10~100):(1~10)。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经应用权重配方法设计按照各药物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并通过干预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效应筛选得出,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水平及减轻肝脏脂肪积聚和肝细胞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0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11853.1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58 , A61P1/16 , A61K31/122 , A61K31/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组成,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的摩尔比为(10~100):(10~100):(1~10)。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经应用权重配方法设计按照各药物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并通过干预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效应筛选得出,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水平及减轻肝脏脂肪积聚和肝细胞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