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0688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39957.X

    申请日:2006-0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由于层间绝缘膜的针孔或缺陷而引起的电极间的短路不良、并具有高可靠性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TFT阵列基板(101)、对置配置在TFT阵列基板(101)上的滤色器基板(102)、和粘合两基板的密封图形(40),滤色器基板(102)具有对置电极(42),TFT阵列基板(101)具有栅极布线(4)、在栅极布线(4)上形成的栅极绝缘膜(6)、通过栅极布线(4)和栅极绝缘膜(6)交叉配置的源极布线(11)、在源极布线(11)上形成为两层的层间绝缘膜(14、18)、和在密封图形(40)的下面设置的、通过该密封图形(40)与对置电极(42)导通的共同电极布线(37),密封图形(40)通过层间绝缘膜(14、18)和源极布线(11)重叠。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36569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810173892.X

    申请日:2008-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88 H01L27/1214

    Abstract: 本发明的标题是“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下工序:形成由第1导电膜(10)构成的图案;依次层叠栅绝缘膜(2)、半导体层(4)及光刻胶层;形成沿厚度方向具有台阶构造的光刻胶图案(41);利用光刻胶图案(41)形成第1导电膜(10)的露出区及半导体层(4)的图案;在第1导电膜的露出区中形成由与第1导电膜(10)接触的第2导电膜(20)构成的图案;用上层膜覆盖第2导电膜(20);以及在上述第2导电膜(20)的上层形成第3导电膜(30)。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16)用第1导电膜(10)形成,源电极(25)及漏电极(26)用第2导电膜(20)形成,像素电极用第3导电膜(30)形成,第2导电膜(20)用上层膜覆盖。

    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9172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610073741.8

    申请日:2006-04-03

    Inventor: 荒木利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27 H01L27/1248 H01L27/12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防止上层像素电极和下层TFT漏电极之间断线引起的点缺陷的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像素电极(16)配置成覆盖贯通第三绝缘膜(12)及第二绝缘膜(11)达到漏电极(9)上面的像素漏极接触孔(CH)内壁,在像素漏极接触孔(CH)底部,经由接触导电膜(15)电连接到漏电极(9)。像素漏极接触孔(CH)将贯通第二绝缘膜(11)的接触孔(13)和贯通第三绝缘膜(12)的接触孔(14)连通而构成,接触孔(14)的内壁不陡地倾斜而剖面呈研钵状,使得开口端尺寸大于其底部尺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1693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80545.2

    申请日:2008-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657 G02F1/1368 H01L27/124 H01L29/786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生产性优良并且高分辨率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形成在透明绝缘衬底(1)上的栅电极布线(2)、覆盖所述栅电极布线(2)的栅极绝缘膜(3)、形成在所述栅极绝缘膜(3)上的半导体层(10)、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层(10)上的源电极(6b)、源极布线(6a)以及漏电极(7)、与所述漏电极(7)连接的像素电极(9)。在所述半导体层(10)中,构成TFT的TFT部(10b)、形成在所述源极布线(6a)与所述栅电极布线(2)交叉的区域的源极栅极交叉部(10a)、连接所述TFT部(10b)与源极栅极交叉部的连接部(10a)一体地形成,由所述源电极(6b)以及源极布线(6a)覆盖所述半导体层的连接部(10c)的全部以及源极栅极交叉部(10a)连接部(10c)侧的一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