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束激光粉末床熔融模拟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367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1519158.6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光束激光粉末床熔融模拟仿真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双光束激光粉末床熔融打印过程模型;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建立的模型,控制激光运动,并计算、监测激光能量的吸收情况;步骤三:根据步骤一建立的模型,计算、监测构件温度场、流场的瞬态特征及空间分布;步骤四:根据步骤一建立的模型,计算、监测熔池和沉积道的瞬态特征及空间分布。利用本发明的模拟仿真方法,可以对多激光束粉末床熔融过程进行虚拟打印及工艺过程优化,有望为多激光束粉末床熔融打印成形与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一种用于动量轮的神经网络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743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1729777.2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量轮的神经网络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了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在电流环中采用了比例积分控制器,在转速环中设计了全局快速终端滑模转速控制器,提高了动量轮的转速跟踪性能。然后采用神经网络观测器对动量轮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进行观测并补偿,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后结合滑模控制设计了权值调整指标函数,利用梯度下降法对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寻优,进一步提高了神经网络的观测能力。

    一种太阳敏感器测量误差标定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29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21039.7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太阳敏感器测量误差标定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卫星测试技术领域,通过转台来搭载太阳敏感器,并在太阳敏感器随转台转动的过程中的不同测量位置上获取其读数,进而将测量数据转化为光斑偏移数据,将偏移数据输入误差补偿模型,实现对误差的补偿完成标定,由于误差补偿模型是基于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建立,而理想模型模拟光线垂直入射下不同象限电流的数据、实际模型模拟光线不同方位角入射下不同象限的电流数据,因此可以通过误差补偿模型对光斑处于不同象限位置的情况分别进行对应的补偿标定,在既不需要太阳模拟器来模拟自然光照条件,也不需要严格的安装精度的情况,有效实现了对太阳敏感器的测量误差标定。

    基于Excel文件动态配置微纳卫星自动化测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2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29704.X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xcel文档动态配置成Json协议的微纳卫星自动化测试方法,灵活适应于不同微纳卫星,基于Excel文档动态配置成Json协议的不同遥测协议的数据解析方式,遥控指令集的动态载入,系统导航栏动态配置,遥测及遥控界面的动态绑定,遥测数据动态选择,实时将解析遥测数据存储到本地Excel文档,遥测数据实时故障检测等以上功能的一款微纳卫星地面测试方法。本发明解决了针对不同的微纳卫星分系统和单机遥控遥测帧需要另外设计遥测遥控界面的问题,并且对分系统和各单机的侧边栏导航实现了动态配置,优化并实现了针对特定的遥测数据显示在界面指定区域的功能,添加了数据实时存储到本地文件的功能,可以对遥测数据进行实时故障检测。满足了通用化,自动化,简洁化的要求。

    一种低光学反射的表面微结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617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950433.3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光学反射的表面微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基于加工系统误差效应的旋转超声铣削刀具运动学模型,对表面微结构仿真分析,建立微结构表征参数与工艺参数间的映射关系;(2):根据步骤(1)的映射关系,选取工艺参数,采用旋转超声加工系统进行表面微结构制备,得到具有所需排列规律的表面微凹坑结构,得到低光学反射的表面微结构。本发明提出采用旋转超声加工技术制备低光学反射表面微结构,密集且规则排列的凹坑状微结构能够将波长为纳米级别的入射光线反射至不同于宏观反射角光路的方向上,有效降低加工表面反射率;一次成型,极大提高低光学反射微结构表面制备效率。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54732.2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基于有限元热力耦合方法,获取薄壁件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场。基于焊接变形的薄壁件焊接结构有限元模型,预制半椭圆裂纹,建立疲劳裂纹扩展有限元模型,并将提取的焊接残余应力场赋值至有限元模型的各节点,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扩展方向和扩展增量等疲劳裂纹扩展相关参数。同时,考虑裂纹缺陷及焊接残余应力,修正裂纹闭合模型,进一步开展疲劳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计算,实现薄壁件结构的疲劳寿命的准确预测。本发明采用一种基于有限元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对薄壁件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薄壁件焊接结构的可靠性和服役性能提供理论和分析基础。

    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法的电弧焊焊缝微观组织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2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68557.6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法的电弧焊焊缝微观组织模拟方法,具体如下: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热力耦合仿真模拟,获取宏观温度场。并基于线性插值、四格点插值法,通过宏观温度场获取微观元胞温度场。建立形核模型、晶粒生长模型与溶质重分配模型,以判断晶粒形核,计算界面元胞的固相率增量与排出溶质量及其分配。基于修正的偏心正方形算法与菲克定律,建立捕获模型与扩散模型,最终完成焊缝微观组织的模拟。本发明采用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电弧焊焊缝微观组织模拟方法,能够实现模拟焊缝熔池中金属凝固的过程,微观组织形貌特征以及溶质浓度分布,对优化焊接工艺和提高焊接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用于导电银浆线路的热气流辅助激光烧结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261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44599.1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导电银浆线路的热气流辅助激光烧结方法及装置,涉及导电银浆线路3D打印技术领域,所述烧结方法包括:采用热气流在前和激光束在后同步对沉积在电路基板上的导电银浆线路进行扫描式单次烧结,本发明通过在激光束烧结导电银浆线路前引入低温热气流预烧结,优先热分解包覆在银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并通过气流压力为有机物挥发后呈分散状态的银颗粒提供聚合力和抑制气孔缺陷的生长,从而在激光烧结时大大促进银颗粒的晶界扩散和颈部生长,该烧结工艺相比激光烧结工艺电路致密化程度更高,导电性能更优,电路膨胀得到了有效抑制,且具有平滑的电路表面形貌,不仅避免了对基板的烧蚀而且大大提高了烧结效率。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双机器人协同激光超声铣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3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061758.0

    申请日:2022-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双机器人协同激光超声铣边方法,提出采用机器人激光切边技术与机器人超声铣边相结合提升机器人铣边质量与效率。首先,进行双机器人激光超声铣边系统的搭建。其次,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器人激光切边实验研究与机器人超声铣边实验研究。最后,开展双机器人协同激光超声铣边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机器人激光切边与机器人超声铣边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有显著提升,将激光切边与超声铣边相结合是提升机器人铣边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加工质量与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种改善机器人铣边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97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1059702.9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机器人铣边稳定性的方法,首先,根据刀具运动学规律,机器人纵扭旋转超声铣边被分为分离型和不分离型两种。其次,通过分析纵扭复合超声振动作用下的动态铣削层厚度和动态铣削力,提出不分离型机器人纵扭旋转超声铣边稳定域求解新思路。然后,以不分离型颤振稳定性解析为基础,研究扭转超声振动对刀具与工件分离特性的影响规律,构建分离型机器人纵扭旋转超声铣边稳定域预测模型。接着,运用响应速度较快的全离散法求解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最后,编写以上稳定性解析方法运算程序绘制分离型机器人纵扭旋转超声铣边颤振稳定性曲线。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机器人铣边过程中加工系统颤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