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共平面SOI衬底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192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5312.6

    申请日:201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共平面SOI衬底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合共平面SOI衬底结构包括背衬底、位于背衬底上的埋氧化层以及位于埋氧化层上的顶层硅膜;所述顶层硅膜上形成有若干第一区域和若干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间隔排列,并通过隔离墙隔离,所述隔离墙底部到达所述顶层硅膜表面或所述顶层硅膜内;所述第一区域包括锗硅缓冲层及位于其上的应变硅层或弛豫的锗层;所述第二区域的材料为锗或III-V族化合物。本发明利用SiGe缓冲层技术、刻蚀工艺以及图形衬底外延等技术制备低缺陷密度、高晶体质量的锗,III-V族材料或者应变硅混合共平面的SOI衬底结构,能同时提升不同类型MOS(PMOS或NMOS)器件的性能,在光电集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K介质埋层的绝缘体上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020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10151803.3

    申请日:2011-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K介质埋层的绝缘体上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沉积态的高K介质材料上沉积金属材料并结合退火工艺,使高K介质材料的微观结构由沉积态转变为单晶,从而使高K介质材料有了更好的取向,并通过选择性腐蚀的方法彻底去除不需要的金属材料,沉积半导体材料,最终可得到高质量的绝缘体上材料。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形成的绝缘体上材料,由于具有高质量的超薄高K介质材料作为埋层,可以更好的控制器件的短沟道效应,为下一代的CMOS器件提供候选的衬底材料。

    基于异质集成和垂直光耦合的硅基InGaAsPIN光电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79892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20147.0

    申请日:2011-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异质集成和垂直光耦合的硅基InGaAsPIN光电探测器,包括:SOI衬底;制作于SOI衬底顶层硅中的垂直耦合光栅;覆盖于垂直耦合光栅上的BCB键合层;位于BCB键合层之上的抗反射层;位于抗反射层之上的第一导电型磷化铟层;位于第一导电型磷化铟层之上的本征铟镓砷层;以及位于本征铟镓砷层之上的第二导电型磷化铟层;其中,垂直耦合光栅通过刻蚀SOI衬底的顶层硅制成,刻蚀深度为70-110nm;光栅周期为600-680nm;抗反射层的折射率介于BCB键合层与第一导电型磷化铟层之间。本发明的硅基InGaAsPIN光电探测器采用粘合性键合工艺将InP/InGaAs/InP叠堆材料层粘合于刻蚀在SOI衬底上的光栅上,使光与InP/InGaAs/InP层实现垂直耦合,为硅基InGaAs光电探测器的具体应用提供合适的设计及优化方案。

    一种六晶体管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983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89657.5

    申请日:2012-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104 G11C11/412 H01L29/66659 H01L29/78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晶体管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存储器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所述存储器单元包括两个反相器及传输门,所述反相器由一结构对称的NMOS晶体管及结构对称的PMOS晶体管互连组成,所述传输门由两个源漏结构非对称的NMOS晶体管组成,所述源漏结构非对称NMOS晶体管的源极结构具有袋区及浅掺杂延伸区,而漏极结构不具有袋区及浅掺杂延伸区。本发明采用了具有非对称结构的传输门N型晶体管,通过去掉漏极的浅掺杂延伸区(LDD)和袋区(Pocket)引入的非对称,不改变器件加工工艺,不额外增加版图,不破坏器件使用寿命,且由此引起的电学非对称性明显优于现有的结构。本发明工艺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适用于工业生产。

    一种混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材料制备的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2064097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910198914.2

    申请日:2009-11-17

    Inventor: 王曦 张苗 薛忠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材料制备的半导体器件。首先在绝缘体上硅(SOI,Silicon On Insulator)材料的顶层硅上进行第一次图形化刻蚀,将窗口区向下刻蚀到露出支撑衬底硅层;再对埋氧层进行选择性刻蚀,在顶层硅和支撑衬底硅层之间形成腔体,使得埋氧层形成柱状结构;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材料表面依次沉积SiGe合金层和间隔层;进行第二次图形化刻蚀,将第一次图形化刻蚀形成的窗口区由外延形成的TEOS、间隔层和SiGe合金层刻蚀掉,露出支撑硅衬底层;从露出的支撑硅衬底的上表面开始外延Si、Ge或者SiGe合金层;然后对整个材料的上表面进行刻蚀或者化学机械抛光,去除上表面由于外延形成的间隔层,最终在材料的上表面形成混合晶体(或混合晶向)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