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78277.8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固溶强化的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该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是:Si 2.8~4.8wt.%,P 0~0.2wt.%,Mn 0~0.5wt.%,Al 0~0.5wt.%,(C+N+O+S)≤100ppm,其余为Fe。该无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包括:真空冶炼→浇铸锻造、热轧加工及常化热处理(或者薄带连铸)→酸洗与冷轧加工→再结晶退火。本发明制备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用高强无取向硅钢厚度为0.20~0.50mm,磁感应强度B50为1.65~1.75T,P10/400为10~30W/kg,屈服强度Rp0.2为450~620MPa,抗拉强度Rm为620~750MPa,延伸率A为12~24%,可以满足用户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780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47126.3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铸坯中心质量的凝固末端压下方法以及压下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预定连铸圆坯中心固相率以及第一预设函数进行计算,获得连铸圆坯直径的减小量;获取各连铸工艺参数,连铸工艺参数包括:拉速、二冷区配水参数比、比水量以及过热度;确定各连铸工艺参数中发生参数值调整变化的目标连铸工艺参数;基于目标连铸工艺参数以及预定连铸圆坯中心固相率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凝固末端压下位置;基于连铸圆坯直径的减小量、连铸圆坯预定直径以及凝固末端压下位置进行连铸圆坯压下处理,得到控制铸坯中心质量的凝固末端压下结果。本申请的方法使得连铸圆坯的中心质量得到提高,使得中心偏析、缩孔、疏松问题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0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96584.X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定向再结晶制备强{100}面织构电工钢薄带的方法,化学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为Si:1.5~3.5%,C:0.002~0.01%,Mn:0.15~0.35%,Al≤0.005%,S:0.0025~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基于双辊薄带连铸获得显著{100}柱状晶凝固组织无取向硅钢铸带,对铸带局部区域进行冷轧,之后利用定向再结晶可调控晶粒形态及晶粒取向的优势,控制{100} 柱状晶选择长大,使未轧制区域的{100}柱状晶凝固组织吞并冷轧组织,最终获得强{100}面织构电工钢薄带。本发明工艺流程短且制备方法简单,对高性能电工钢薄带的短流程绿色化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1489955.4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38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1C7/00 , C21D8/02 , C22C33/06 , C21D1/28 , C21D6/00
Abstract: 一种焊接性能优良的海洋结构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钢铁生产技术领域。该海洋结构用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分数包括:C:0.04~0.16%,Si:0.05~0.75%,Mn:0.75~1.95%,P:0.002~0.02%,S:0.001~0.01%,Al:0.005~0.09%,Nb:0.01~0.06%,Ti:0.005~0.05%,B:0.0005~0.005%,N:0.004~0.012%,余量为Fe和残余元素。钛、铌、硼、铝的单相或复相氮化物起到钉扎奥氏体晶粒和促进铁素体形核的作用,使海洋结构用钢的焊接性能得到提高。并针对目前海洋结构用钢成分和生产过程进行优化,通过调整合金成分与冶炼工艺,对多种氮化物的数目与形态进行控制,消除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晶界铁素体,上贝氏体等粗大组织,进一步提高海洋结构用钢的焊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78277.8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固溶强化的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该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是:Si 2.8~4.8wt.%,P 0~0.2wt.%,Mn 0~0.5wt.%,Al 0~0.5wt.%,(C+N+O+S)≤100ppm,其余为Fe。该无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包括:真空冶炼→浇铸锻造、热轧加工及常化热处理(或者薄带连铸)→酸洗与冷轧加工→再结晶退火。本发明制备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用高强无取向硅钢厚度为0.20~0.50mm,磁感应强度B50为1.65~1.75T,P10/400为10~30W/kg,屈服强度Rp0.2为450~620MPa,抗拉强度Rm为620~750MPa,延伸率A为12~24%,可以满足用户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24393.5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8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16 , C22C33/04 , C21D8/12 , C21D1/26 , C21D1/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析出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的方法。该无取向硅钢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Si 2.5~4.5wt.%,Ni 2.5~6.5wt.%,Al 1.0~3.0wt.%,Mn 0.1~1.0wt.%,Cu 0~1.0wt.%,(C+N+O+S)≤100ppm,其余为Fe;该无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包括:真空冶炼、浇铸锻造及热轧加工(或者薄带连铸)、常化热处理、酸洗与冷轧加工、再结晶退火、时效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用高强无取向硅钢厚度为0.20~0.50mm,磁感应强度B50为1.60~1.70T,P10/400为10~31W/kg,屈服强度Rp0.2为700~1000MPa,抗拉强度Rm为740~1150MPa,延伸率A为8~20%,可以满足用户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83368.7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8/16 , C22C38/38 ,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22 , C22C38/20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5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08 , C22C33/06 , C21D8/02 , C21C7/00 , B21B1/46
Abstract: 一种含锆细晶粒热轧板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生产领域。该含锆细晶粒热轧板带钢包括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03~0.25%,Si:0.05~0.5%,Mn:0.8~2.0%,P:0.002~0.03%,S:0.001~0.03%,Al:0.003~0.07%,Ti:0.002~0.05%,Zr:0.001~0.03%,O:0.001~0.012%,N:0.002~0.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含有Al2O3夹杂物、TiOx夹杂物、TiN夹杂物、AlN夹杂物、MnS夹杂物、ZrO2夹杂物、ZrN夹杂物和其它不可避免的夹杂物。其制备为:冶炼、精炼、连铸、热轧和冷却,该方法对热轧板带钢成分和夹杂物进行优化设计,并结合冶炼与轧制工艺改进,实现高温轧制条件下晶粒尺寸细化,进而提高钢材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90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238996.X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22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38 , C21C7/00 , C21C7/06 , C21C7/064 , C21D6/00 , C21D8/10 , C21D9/08 , C22C33/06 , B21B37/74 , B21B37/76
Abstract: 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及其形变相变一体化组织调控方法,属于热轧无缝钢管生产领域。该热轧无缝钢管包括的元素为:C:0.04~0.4%,Si:0.1~0.8%,Mn:0.3~2.5%,P:0.001~0.03%,S:0.001~0.03%,Al:0.001~0.05%,Ti:0.003~0.03%,Mg+Ca+Zr+B:0.001~0.01%,O:0.001~0.008%,N:0.003~0.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调控方法是通过对钢管化学成分和夹杂物分布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冶炼、轧制和冷却工艺的合理控制,利用特殊夹杂物颗粒发挥组织细化作用,消除粗大的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和侧板条铁素体等不利组织,获得细晶粒组织,改善了管材的强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47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1130785.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作辊装置和一种双辊薄带连铸设备。其中,工作辊装置包括:工作部,工作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水通道,至少两个排水通道包括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水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一出水通道,任一第一进水通道与第一排水通道相连通,任一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二排水通道相连通;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水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出水通道,任一第二进水通道与第二排水通道相连通,任一第二出水通道与第一排水通道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工作辊装置,提高了工作部冷区效果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利用该工作辊装置加工的薄带的品质,适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81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03203.1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钢偏移量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至少包含辊道的第一图像以及生产过程中输送带钢的第二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获得辊道的第一边界信息以及第二边界信息;至少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带钢的第一边缘信息以及第二边缘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边界信息、所述第二边界信息、所述第一边缘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边缘信息确定所述带钢的偏移量。本申请中的带钢偏移量检测方法,能够实时、稳定的对带钢偏移量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