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816392U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20760721.1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通式带浮动阀座的压电式内导向燃气喷射阀,通过浮动阀座结构,实现避免由于燃气喷射阀内外压力不平衡导致的反向泄漏功能,保证了燃气喷射阀工作的可靠性;通过直通结构和导流腔结构实现进气和导流过程;通过压电执行器的控制实现阀芯的控制,气路的控制,实现喷气功能;通过内导向结构与压力平衡孔、压力平衡槽相配合,保证阀芯的垂直度,实现气流的稳定工作,可靠工作,实现高响应速度;通过轴向主气槽直接进气和周向补气孔进气的混合进气方式,实现大流量,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喷气效率,同时可以避免气流干涉,实现气路的稳定;通过阀芯和阀座间的多道环带结构,实现燃气喷射阀的面密封,高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745053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07249.9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可调式半主动吸振装置,包括支架、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第一比例电磁铁、第二比例电磁铁、质量块、弹簧,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第一比例电磁铁分别连接上固定板和质量块,第二比例电磁铁分别连接下固定板和质量块,质量块连接弹簧,弹簧连接减振对象。本实用新型可以间接改变质量块的等效质量,避免了直接改变质量块的质量所需要的复杂的机械结构;比例电磁铁能够在大位移范围内实现水平的力输出特性,也即,其力的输出在大位移范围内仅与线圈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与振幅无关,保证了控制精度;同时质量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变化,从而在更宽的频带内实现良好的吸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744157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07266.2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磁阻电机调速执行器,包括导磁壳体、衔铁、中心轴、左端盖、右端盖、弹簧座,导磁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导磁壳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安装左端盖和右端盖,衔铁设置在由导磁壳体、左端盖和右端盖构成的空间里,中心轴依次穿过左端盖、衔铁、右端盖和弹簧座,弹簧座与右端盖之间安装弹簧,导磁壳体内壁的中部设置线圈槽,线圈槽里安装励磁线圈,线圈槽两侧的导磁壳体内壁上设置壳体齿,衔铁与导磁壳体对应的外壁上设置衔铁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喷油泵齿条位置的精确控制,保证柴油机在高速工况下不致于因超速产生“飞车”,同时保证在低速与怠速时的稳定运行,并限制其在其它工况下的转速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204405333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73726.8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排气阀试验装置,包括排气阀部分、气缸部分、液压部分、供气系统、压力温度调节系统;排气阀部分包括排气阀上体、排气阀下体、排气阀杆、排气阀运动活塞、排气阀杆压紧体、压紧体压紧弹簧,气缸部分包括气缸体,液压部分包括伺服油箱、伺服油泵、排气控制单元体,供气系统包括空气瓶,压力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氮气瓶。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气缸体内温度和压力的调节与设定,能够模拟排气阀打开时刻真实的缸内工作条件,有利于对船用低速柴油机的进、排气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对提高柴油机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有害物排放具有显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2866922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514665.0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1L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空气弹簧电磁驱动气门机构,包括汽缸盖以及安装在汽缸盖里的气门、气门导杆、衔铁、电磁铁、线圈、弹簧,气门、气门导杆、衔铁依次相连,电磁铁安装在衔铁的下方,线圈嵌套于电磁铁中,衔铁与汽缸盖之间安装弹簧,衔铁在电磁铁作用下在汽缸盖里做上下移动,衔铁向上移动时,衔铁的上端与汽缸盖形成第一气室,衔铁向下移动时,衔铁的下端与汽缸盖形成第二气室。本实用新型通过单向阀与可调节流阀来配合气门的开闭,可调节流阀控制空气流量实现气门回落时的软着陆,方便易行。空气弹簧为气门关闭提供复位力,可以减少弹簧的消耗,经济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6816410U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20770007.0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通式轴向进气的外导向燃气喷射阀,通过电磁铁通电吸引衔铁的方式,使得阀芯组合体在外侧的导向块的外导向作用下离开阀座运动,实现燃气阀喷气的功能;阀芯底端应用密封环带进而形成进气环腔,燃气沿轴向进入,一方面避免了燃气干涉,保证了气路平衡,另一方面减轻了阀座质量,提高了响应速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稳压腔的阀座结构,其能够有效抑制燃气喷射阀内部燃气压力的波动,保证了燃气喷射阀喷气压力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于衔铁处设置了压力平衡孔,于底板处设置了压力平衡槽,促使衔铁内外气路达到平衡,保证了衔铁上下无燃气压力差,进一步地提高了燃气喷射阀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燃气喷射阀工作的控制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08402U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20338739.8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增压电磁喷油-非增压压电喷气混合燃料喷射装置,包括燃油增压部分、电磁-压电控制部分、喷嘴部分等。本实用新型燃油增压部分由增压电磁阀通过增压活塞控制燃油的增压,可以快速实现燃油增压喷射和燃油无增压喷射的切换,满足双燃料发动机不同功率对燃油喷射压力的不同要求;电磁-压电控制部分用燃油电磁阀控制燃油喷嘴实现燃油喷射,用压电元件控制燃气喷嘴实现燃气喷射,燃气喷射灵活性高,通过调整增压电磁阀、燃油电磁阀和压电元件的工作状态和工作顺序,混合燃料喷射装置可以实现非增压燃油喷射、增压燃油喷射、非增压燃油/燃气双燃料喷射和增压燃油/燃气双燃料喷射四种工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204729189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20284567.6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气体/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梯次喷射装置,包括气缸盖和气缸主体,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歧管管道,歧管管道上还安装有大流量燃气喷嘴,大流量燃气喷嘴包括喷嘴上半段和与喷嘴上半段固连的喷嘴下半段,喷嘴下半段是弯管,且喷嘴下半段的末端设置有下半段出气孔,喷嘴上半段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半段出气孔,上半段出气孔的排列方式是:沿着上半段喷嘴的长度方向上设置至少两列的出气孔组,每列出气孔组至少有四个上半段出气孔且每列的上半段出气孔沿着上半段喷嘴的周向均匀布置,且每个上半段出气孔的孔径小于下半段出气孔的孔径。本实用新型能满足燃气与空气混合和分层要求,优化发动机燃烧过程,改善其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4677347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269913.3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模式电控单体泵,包括双桃凸轮、滚轮柱塞、常闭型燃油控制阀、燃油油路换向阀和双出油阀。燃油控制电磁阀安装在柱塞腔上方,燃油油路换向阀安装在燃油控制电磁阀上方。燃油控制电磁阀控制泄油油路,能快速开启和关闭泄油锥阀,控制燃油加压和泄流。燃油油路换向阀控制燃油流向,能快速切换燃油油路,通过控制燃油油路换向阀能够快速实现多种油路配置,进而实现两出油阀交替供油或两个出油阀以不同比例同时供油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提高电控单体泵的工作效率,提高发动机效率,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不同负荷下的供油次数、供油压力和供油量需要,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能够有效降低有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4492917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073718.3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1L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机排气阀装置,包括排气阀控制部分和排气阀部分,排气阀控制部分为伺服油液压控制,向该排气阀部分供给伺服油,排气阀部分包括排气阀上体、排气阀下体、排气阀杆、液压活塞、液压活塞上腔、中间块、排气阀下腔和排气阀杆行程传感器,排气阀液压活塞和排气阀上体之间形成液压活塞上腔,中间块、排气阀杆压紧体和排气阀上体之间形成排气阀下腔,排气阀杆行程传感器布置在排气阀上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两个进油控制电磁阀的精确柔性控制,实现排气阀排气正时和排气持续期的精确控制,满足柴油机全工况下理想的排气阀运动规律,以提供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改善其排放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