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394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64950.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带连铸布流包液位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布流包的总重量、布流包的内部尺寸结构以及布流包内的钢液温度,并对布流包的总重量进行去皮称重操作,得到布流包内的钢液净重;根据布流包的内部尺寸结构,得到布流包体积关于布流包液位的分段函数和布流包液位关于布流包体积的一次分段函数;根据布流包内的钢液温度和布流包内的钢液净重,得到布流包内的钢液体积,并将布流包内的钢液体积输入到布流包液位关于布流包体积的一次分段函数中,得到布流包内的近似钢液液位;将布流包内的近似钢液液位输入到布流包体积关于布流包液位的分段函数中进行逐级收敛逼近计算,得到布流包内的钢液液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9477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0749.X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铸熔池液位检测系统及连铸熔池液位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包括CCD相机和控制器,CCD相机与控制器通过抗干扰电缆连接,CCD相机安装于连铸熔池上方设置的旋转支架上,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CCD相机获取连铸熔池内钢液与铸辊交界区域图像信息;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与控制器连接,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对图像采集装置传输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及基于处理后的图像信息得到钢液的液位高度;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水冷保护罩,CCD相机位于水冷保护罩内;吹扫装置,吹扫装置设置于CCD相机前端,吹扫装置用于在CCD相机前端排出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88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56777.7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中厚壁无缝钢管在线冷却工艺组织均匀性的控制方法,主要目的是改善在线冷却工艺中厚壁钢管厚度方向上的组织均匀性。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方法通过传送辊道、冷却装置、翻管机构和控制系统实现,该方法通过控制钢管在斜辊道上往返运行,从而实现通过冷却装置对钢管进行多次冷却,将钢管按照设定的冷却路径冷却至目标温度,实现厚度方向上温度均匀控制,从而提高了钢管厚度方向上的组织均匀性,进而保证了钢管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87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56603.0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轴向均匀化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控制辊道传送速度或喷环开启个数实现钢管头部和尾部特殊温度的灵活控制,可有效提高钢管轴向性能的均匀性,提高热轧无缝钢管的质量及成材率。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预设目标温度算法对获取的钢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钢管各部分的实际目标温度,所述钢管参数包括钢管直径、长度和初始目标温度;通过调节辊道转动速度或者喷环开启数量,对钢管进行均匀冷却控制。本发明适用于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轴向均匀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093084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46706.3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连铸薄板坯的生产方法,属于薄板坯连铸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如下:铸坯采用平行板结晶器浇铸成形、进入二冷段后经加长型垂直辊列段,带液芯铸坯受内外弧双侧长区间压下,大幅减薄铸坯厚度,再经大弧形半径弯曲矫直,在多组驱动辊同步驱动下,以拉坯速度4~6m/min生产出厚度为80~120mm的薄板坯。该薄板坯的连铸生产方法,克服了现有薄板坯连铸工艺复杂、结晶器容量小,摩擦阻力大和浸入式水口寿命短等问题,实现了薄板坯的高拉速连铸。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806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341021.8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22 ,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3/04 , C21C7/06 , C21C7/072 , B21C37/06 , C21D8/10
Abstract: 一种高强韧性热轧无缝钢管,其化学成分按质量分数为:C:0.06~0.20%,Si:0.1~0.4%,Mn:0.8~2.0%,P:0.005~0.015%,S:0.002~0.01%,Ti:0.005~0.02%,Al:0.005~0.02%,N:0.002~0.007%,O:0.001~0.005%,Cr:0~0.5%,Mo:0~0.5%,V:0~0.05%,B:0~0.002%,余量为Fe和杂质元素,其中Ti、Al、O、N的质量分数满足关系式:2.5N≤Ti+Al‑1.2×O≤5N;制备方法:1)将铁水和/或废钢料熔炼成钢水并进行脱氧合金化;然后进行LF精炼,生成氧化物;全保护浇铸,得到管坯;2)加热保温;3)定心、穿孔、轧制、定减径后得到轧后钢管;4)冷却后得到外径为100~500mm,壁厚为10~50mm的高强韧性热轧无缝钢管。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32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24704.4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薄壁结构件的连续冲压成型的装置和方法。原料卷上的非晶板带材经过预热控温段、成型段、收料段,薄壁件随后进行精抛光处理后进行使用。其中,预热控温段主要功能为将非晶板带材预热(≤成型温度10℃控制),并将非晶板带材精确补温控温确保材料处于可成型温度区间,成型段主要是经过预热的模具冲压成型,收料段主要是将成品料与余料快速冷却至室温段并收集相应材料。其中,整个过程处于无氧化环境。本发明中非晶薄壁件形成过程可精确实现、流程短且制备过程连续化,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高效、连续地利用非晶板带材制备薄壁件,促进结构晶合金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30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79655.X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E04C5/03 , B21B37/74
Abstract: 一种400MPa级细晶粒螺纹钢筋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螺纹钢筋生产领域。该钢筋包括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C0.20~0.25%,Si0.3~0.8%,Mn1.2~1.6%,P0.01~0.04%,S0.01~0.04%,Ti0.004~0.02%,Cr0.001~0.08%,V0.0001~0.008%,Nb0.0001~0.008%,Al0.0001~0.008%,O0.003~0.01%,N0.003~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还包括锰硅酸盐夹杂物、氧化钛硫化锰复相夹杂物、硫化锰夹杂物和其它不可避免的夹杂物。该制法为:钢水冶炼、夹杂物控制、连铸、连铸坯加热、轧制冷却,该方法对成分和夹杂物优化设计,结合冶炼和轧制,利用夹杂物诱导细晶强化机制,提高钢筋强度,减少贵重合金元素添加,实现螺纹钢筋低成本高质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57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66581.2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汽车热轧钢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碳分配技术的一钢多级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一钢多级热轧钢板的化学成分为:0.19~0.21%C,1.55~1.65%Si,1.55~1.65%Mn,P≤0.008%,S≤0.003%,余量为Fe。本发明将TMCP技术与Q&P理念结合,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后,经过空冷段和超快速冷却段,冷却至320~540℃之间后卷取,利用卷取余热实现碳配分过程。本发明利用低成本的低碳Si-Mn系钢,采用在线淬火至贝氏体区和马氏体区的方式获得不同强度级别的基体组织,并利用碳分配技术获得8-16%残余奥氏体,进一步提升塑性,实现一钢多级的控制,抗拉强度覆盖850~1300MPa级别,强塑积大于20GPa.%。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67721.8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18 , C21D8/0226 , C21D8/0247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8 , C22C38/002 , C22C3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汽车用钢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淬火-碳分配理念的低碳Si-Mn系热轧复相钢及制造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热轧复相钢的化学成分为:C 0.075%~0.085%,Si 1.55%~1.75%,Mn 1.5%~1.7%,P≤0.008%,S≤003%,余量为Fe。本发明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并通过弛豫过程引入特定含量先共析铁素体,实现一次碳分配,随后卷取缓冷至室温。获得热轧钢板微观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在50%~55%之间,残余奥氏体以薄膜状和块状分布于马氏体半条内、铁素体/马氏体界面或铁素体晶粒内等特征位置,其含量大于6%。钢板屈服强度≥460MPa,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24%,强塑积>20GP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