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69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143077.4

    申请日:201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载体为类石墨氮化碳修饰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为:一、称取类石墨氮化碳前驱体和碳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二、将混合物A半密封放入管式炉氮气气氛中,在2~10℃min-1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00~700℃并保持1~5 h,得到材料B;三、将材料B用超纯水洗涤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类石墨氮化碳修饰碳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碳材料表面修饰类石墨氮化碳的方法,可以方便地调控类石墨氮化碳的修饰比例,使载体材料保持优异的导电性能。此外,类石墨氮化碳的助催化作用和对PtRu金属纳米粒子强的吸附作用可以明显的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一种处理淀粉废水同时生成可再生能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960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55888.8

    申请日:2015-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9

    Abstract: 一种处理淀粉废水同时生成可再生能源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处理淀粉废水同时生成可再生能源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处理淀粉废水的方法成本高、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方法为:一、对产氢接种物进行处理,得到产氢菌群;二、取淀粉废水,调节pH,然后接种产氢菌群进行培养,得到氢气和有机酸发酵液;三、去除发酵液中的产氢菌群,调节pH,再接种微藻进行培养,培养后采收微藻,提取微藻中的油脂,即完成;本发明的产氢量为755.5-883.3mL H2/L工作体积,产油量为0.31-0.41g/L工作体积,COD去除率为79-84%。本发明应用于生物能源和污水处理领域。

    一种细菌与微藻共培养处理淀粉废水同步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960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55887.3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一种细菌与微藻共培养处理淀粉废水同步产能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细菌与微藻共培养处理淀粉废水同步产能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暗发酵制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酸,从而导致产氢量降低的问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取淀粉废水,调节其pH,将废水置于密闭反应器中;二、对产氢接种物进行预处理,得到含有产氢细菌的混合物;三、将含有产氢细菌混合物与微藻混合,接种到淀粉废水中,再置于摇床中,振荡培养,即完成。本发明利用废水进行发酵产能,不仅有效处理了废水,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一种同步制备清洁能源的方法。本发明中产能提高超过95%,污水处理效率提高超过170%。本发明应用生物能源和污水处理领域。

    序批式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560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012299.2

    申请日:2014-01-10

    Abstract: 序批式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序批式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使用方法。它要解决现有生物制氢反应器中以木质纤维素糖化液为底物时,发酵产氢底物利用率低,生物量容易流失的问题。使用方法:向反应器主体中加入产氢菌液体发酵培养基,通氮气后密封,再接入发酵产氢种子液进行产氢发酵。本发明反应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木质纤维素糖化液为底物且利用率达到90%以上,比产氢率达到1.7mol H2mol-1底物,最高产氢速率达到9.6mmol H2L-1h-1。

    一种铂基/氮掺杂碳量子点-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4940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55169.1

    申请日:2015-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铂基/氮掺杂碳量子点-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一、称取一定量的碳源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分散1~3h;二、称取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并与碳源的溶液混合,得混合物A;三、将混合物A置于反应釜中,在140~180℃条件下加热1~12h,冷却后,去离子水洗涤过滤,真空干燥得到材料B;四、将材料B作为载体,用微波辅助乙二醇还原法制备铂基催化剂,得到铂基/氮掺杂碳量子点-碳纳米管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将氮掺杂碳量子点修饰未处理的碳纳米管,并与其复合,提高了铂粒子在该复合载体的分散性,从而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本制备方法简单可行,较大程度提升了铂基催化剂的活性,有望商业化应用。

    一种利用混合纤维素酶粗酶液水解木质纤维素发酵制备正丁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479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89117.6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一种利用混合纤维素酶粗酶液水解木质纤维素发酵制备正丁醇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正丁醇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生物发酵生产正丁醇过程中底物成本高,木质纤维素水解过程中商品酶的应用造成成本上升,以及单一菌种纤维素酶系比例失衡造成的酶活降低等问题。方法:将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应用源于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纤维素酶混合粗酶液进行生物酶法水解,得到的糖液加入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后通入氮气除氧,接种丙酮丁醇梭菌种子液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正丁醇。本发明提高了纤维素酶解过程中生物酶的活性,降低了生物发酵生产正丁醇过程中底物和酶法水解的成本消耗,减少了设备损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本发明中混合粗酶液糖化水解效率达到7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69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3077.4

    申请日:2014-0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载体为类石墨氮化碳修饰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为:一、称取类石墨氮化碳前驱体和碳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二、将混合物A半密封放入管式炉氮气气氛中,在2~10℃min-1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00~700℃并保持1~5 h,得到材料B;三、将材料B用超纯水洗涤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类石墨氮化碳修饰碳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碳材料表面修饰类石墨氮化碳的方法,可以方便地调控类石墨氮化碳的修饰比例,使载体材料保持优异的导电性能。此外,类石墨氮化碳的助催化作用和对PtRu金属纳米粒子强的吸附作用可以明显的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一种石墨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超级电容器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9893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96577.2

    申请日:2013-03-22

    Inventor: 于杰 赵磊 邱业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超级电容器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合物纤维;(2)将上述方法制得的聚合物纤维在适当的温度和含氧气氛进行稳定化处理;(3)将稳定化处理后的纤维在含有NH3的气氛中于适当温度进行碳化热处理。所制备的石墨烯纳米纤维表面具有沿径向生长的石墨烯片,石墨烯片的厚度为1到10个原子层,这种石墨烯纳米纤维综合了石墨烯和纳米碳纤维的优点,解决了石墨烯团聚及再结晶的问题,表面活性高,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利用石墨烯纳米纤维作为电极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优良的性能,工作电压达到1.8-2.2V,能量密度达到41.3Wh/kg,在酸中比电容可达300F/g。

    一种表达植物抗性诱导因子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046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76806.7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一种表达植物抗性诱导因子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涉及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是要解决目前绿木霉的植物抗性诱导因子基因表达量低,无法满足其研究与应用的问题。方法:提取棘孢木霉菌丝总RNA,反转录;PCR扩增,纯化扩增产物得目的基因EplT4;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载体;转化,提取阳性转化子质粒,将质粒线性化并回收;转化;将转化细胞涂在上长出重组菌,将重组菌转接到含梯度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在最高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即为基因工程菌株Pp-EplT4。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可高效表达棘孢木霉的植物抗性诱导因子基因,表达量为20mg/L。用于植物抗病领域。

    一种耐高温无机胶粘剂
    1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07212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810064639.0

    申请日:2008-05-30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无机胶粘剂,它涉及一种无机胶粘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胶粘剂存在耐热性差、胶接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连接强度低的缺陷。本发明的耐高温无机胶粘剂由无机溶剂和固化增韧剂按照1∶0.7~1.5的质量比组成;其中无机溶剂为磷酸铝与氧化铜的反应溶液、水玻璃或磷酸铝溶液;固化增韧剂按照重量份由50~95份的无机固化剂和5~50份的增韧增强剂组成。本发明的耐高温无机胶粘剂耐热性好、胶接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连接强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