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后自组装的纳米棒阵列电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5213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710072631.4

    申请日:2007-08-08

    Inventor: 贾铮 刘静 沈炎宾

    Abstract: 分散后自组装的纳米棒阵列电极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模板法生长的金属纳米棒经分散后自组装的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它克服了已有技术电极表面积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缺陷。本发明通过下述步骤实现:溶解掉模板法生长的金属纳米棒的模板,使纳米棒可以自由操纵;用分散剂和超声处理,将纳米棒在溶剂中充分分散,避免团聚,形成单根纳米棒的分散溶液;通过调控分散液中纳米棒的浓度,实现以可控间距的方式将纳米棒自组装到基底电极表面上。这样形成的金属纳米棒阵列电极,可以充分利用纳米棒丰富的表面积,只需组装极少量的纳米棒即可实现超高的扩散流量和法拉第电流,具有超高的电催化活性。

    一种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模拟与仿真方法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8084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109449.3

    申请日:2010-02-12

    Abstract: 一种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模拟与仿真方法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网络安全事件仿真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网络安全模拟系统存在无法进行全面的安全事件模拟的问题。具体步骤如下:A、根据拓扑数据进行链路带宽和延迟的估算,获得路由节点的连接关系文件,将安全事件文件的格式转换;B、根据拓扑和并行模拟的粒度,对路由节点的连接关系文件进行划分,使其能够部署在多机并行的环境下进行并行模拟,并根据划分结果更新相应的拓扑数据文件;C、按照相应的规则生成并行模拟可用的模拟脚本,不同模拟节点上的模拟脚本相同,每个节点读取与自己有关的部分脚本,共同完成模拟任务。本发明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安全事件模拟。

    一种表面改性的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832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324324.5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一种表面改性的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它属于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改性的非晶合金的改性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非晶合金的塑性应变非常低的问题。方法:以非晶合金为阳极,以Ti合金为阴极,以非对称脉冲电源作为电源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即得到表面改性的非晶合金。本发明优点: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高效,无需保护气体或真空环境,无三废排放;二、室温压缩塑性应变为6%~20%。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室温压缩塑性应变高的非晶合金。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7306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22539.1

    申请日:2015-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铂基催化剂载体为g-C3N4纳米片/类石墨烯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一、称取g-C3N4前驱体和无机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二、将混合物A半密封放入管式炉氮气气氛中,升温至500~700℃并保持1~5h,得到材料B;三、将材料B研磨后用超纯水洗涤过滤,真空干燥得到块状g-C3N4材料C;四、将g-C3N4材料加入到浓酸中,超声搅拌后用超纯水洗涤至pH呈中性,离心干燥得到g-C3N4纳米片;五、称取g-C3N4纳米片与类石墨烯碳加入醇溶液中,超声分散,抽滤并冷冻干燥得到复合材料。本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有望降低铂基催化剂贵金属载量,从而降低燃料电池生产成本。

    一种分散后修饰的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5214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072632.9

    申请日:2007-08-08

    Inventor: 贾铮 刘静 沈炎宾

    Abstract: 一种分散后修饰的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模板法生长的金属纳米棒经分散后修饰的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使纳米线电极丰富的电极表面积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溶解掉模板法生长的金属纳米棒的模板,使纳米棒可以自由操纵;应用分散剂和超声处理,将纳米棒在溶剂中充分分散,避免团聚,形成单根纳米棒的分散溶液;通过调控分散溶液中纳米棒的浓度,实现以可控间距的方式将纳米棒修饰到基底电极表面上。这样形成的金属纳米棒阵列电极,可以充分利用纳米棒丰富的表面积,只需组装极少量的纳米棒即可实现超高的扩散流量和法拉第电流,具有超高的电催化活性。

    一种适配低湿低背压工况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22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744968.9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一种适配低湿低背压工况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膜电极在低湿低背压工况下易失水、质子传导困难致性能快速下降的问题。本方法:一、制备氧硫共掺杂碳材料;二、制备烷基咪唑基质子型离子液体;三、配制保水层浆料;四、制备保水层;五、配制膜电极催化层浆料;六、制备膜电极。本发明的膜电极在背压为100kPa、相对低湿度为20%的H2/O2环境下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能够达到1.44W/cm2,比传统膜电极提升了8.3%。通过电堆极化测试表明,发明的膜电极在0.65V时的电流密度达到1.65A/cm2,可比传统膜电极提升了16%,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