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48615A
公开(公告)日:2002-05-08
申请号:CN00806567.5
申请日:2000-04-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9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04328 , H01M8/04335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5 , H01M8/04507 , H01M8/04589 , H01M8/04708 , H01M8/04716 , H01M8/04723 , H01M8/04753 , H01M8/04768 , H01M8/04835 , H01M8/04843 , H01M8/0491 , H01M8/04992 , H01M8/1007 , H01M2300/008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运转方法,通过调整面内温度分布(该面内温度分布通过调整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冷却水流向、冷却水入口温度及冷却水流量而得到)、气体供给量、(加湿用)水分供给量及电流密度并根据由气体流速和饱和蒸气压与实际蒸气压之差表示的函数来调整燃料电池,使其能以最佳状态工作。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解决以往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中存在的当电池单一面内出现性能分布、性能分布大时难以稳定运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4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11114.5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9 , H01M8/04029 , H01M8/04291 , H01M8/0606 , H01M8/0656 , H01M16/003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系统,具备:光氢生成部(101),其通过光催化作用分解水,来生成氢;燃料电池(103),其通过由光氢生成部(101)产生的氢和氧化气体之间的反应进行发电的同时,将作为反应生成物的水排出;和水配送机构(104),其将从燃料电池(103)排出的作为反应生成物的水返回到光氢生成部(101)。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来自外部的水的供给量在少量,从而能够提供水收支平衡的能量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47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980101633.9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56 , C25B1/003 , H01G9/205 , H01M16/006 , H01M2008/1095 , Y02E10/542 , Y02E60/366 , Y02P20/135
Abstract: 光电化学电池(100)具备:包括导电体(121)及n型半导体层(122)的半导体电极(120)、与导电体(121)电连接的对电极(130)、与n型半导体层(122)及对电极(130)的表面接触的电解液(140)、和对半导体电极(120)、对电极(130)及电解液(140)进行收容的容器(110),通过n型半导体层(122)被照射光而产生氢。半导体电极(120)被设定成,以真空能级为基准,(I)n型半导体层(122)的表面附近区域处的传导带及价电子带的带边沿能级,分别具有n型半导体层(122)的与导电体(121)的接合面附近区域处的传导带及价电子带的带边沿能级以上的大小;(II)n型半导体层(122)的接合面附近区域的费米能级,比n型半导体层(122)的表面附近区域的费米能级大;且(III)导电体(121)的费米能级比n型半导体层(122)中的接合面附近区域的费米能级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36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6454.2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003 , C01B3/042 , H01M8/0606 , H01M14/005 , Y02E60/364 , Y02E60/366 , Y02E60/50 , Y02P20/135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电化学电池(100)具备:半导体电极(120),该半导体电极(120)包括导电体(121)、具有纳米管阵列构造的第一n型半导体层(122)、以及第二n型半导体层(123);与导电体(121)连接的对电极(130);与第二n型半导体层(123)以及对电极(130)接触的电解液(140);以及用于容纳半导体电极(120)、对电极(130)以及电解液(140)的容器(110)。将真空能级作为基准,(I)第二n型半导体层(123)的传导带以及价电子带的带边能级分别比第一n型半导体层(122)的传导带以及价电子带的带边能级大,(II)第一n型半导体层(122)的费米能级比第二n型半导体层(123)的费米能级大,并且,(III)导电体(121)的费米能级比第一n型半导体层(122)的费米能级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47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80101633.9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56 , C25B1/003 , H01G9/205 , H01M16/006 , H01M2008/1095 , Y02E10/542 , Y02E60/366 , Y02P20/135
Abstract: 光电化学电池(100)具备:包括导电体(121)及n型半导体层(122)的半导体电极(120)、与导电体(121)电连接的对电极(130)、与n型半导体层(122)及对电极(130)的表面接触的电解液(140)、和对半导体电极(120)、对电极(130)及电解液(140)进行收容的容器(110),通过n型半导体层(122)被照射光而产生氢。半导体电极(120)被设定成,以真空能级为基准,(I)n型半导体层(122)的表面附近区域处的传导带及价电子带的带边沿能级,分别具有n型半导体层(122)的与导电体(121)的接合面附近区域处的传导带及价电子带的带边沿能级以上的大小;(II)n型半导体层(122)的接合面附近区域的费米能级,比n型半导体层(122)的表面附近区域的费米能级大;且(III)导电体(121)的费米能级比n型半导体层(122)中的接合面附近区域的费米能级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080838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580041530.X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4007 , H01M8/04052 , H01M8/04074 , H01M8/04141 , H01M8/04149 , H01M8/04358 , H01M8/04365 , H01M8/04723 , H01M8/04731 , H01M8/04753 , H01M8/04783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具备:具有有高分子电解质膜及夹着该高分子电解质膜形成的阳极和阴极的多个电池、形成能够将燃料气体从该燃料气体的入口(403)引向各电池的所述阳极,从该处排出到外部的燃料气体路径、形成能够将氧化剂气体从该氧化剂气体的入口(404)引向各电池的所述阴极,从该处排出到外部的氧化剂气体路径、以及形成能够将冷却流体从该冷却流体的入口(401)通过冷却流体供给总管引向与所述多个电池的所述阳极和阴极构成的发电区域相对的区域,从该处经该冷却流体的出口(402)排出到外部的的冷却流体路径,形成在所述发电区域所述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发生反应,进行伴随发热的发电的结构的燃料电池(101)、向燃料电池的燃料气体入口提供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01)、向燃料电池的所述氧化剂气体入口提供氧化剂气体的氧化剂气体供给装置(103)、使冷却流体通过燃料电池的冷却流体路径流通,以对该燃料电池进行冷却的冷却流体供给装置(104)、以及控制装置(108),控制装置在进行发电时通过冷却流体供给装置控制冷却流体入口温度,使其满足T1≥T2+1℃的条件,其中,T1表示将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入口(403、404)上的露点换算温度,T2表示冷却流体的入口(401)上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56859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680011265.5
申请日:2006-03-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63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7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MEA包括板状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框体(6)、在框体(6)的两个面上夹持框体(6)形成的密封垫圈(7),密封垫圈(7)具有所述密封垫圈具有环状部(7A),它沿所述框体(6)的内缘形成环状;延伸部(7B1~7B8),它从该环状部(7A)延伸,通过所述框体(6)的内边缘和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周缘部(5D)上,形成为与所述电极层(5C)的侧面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63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410002914.8
申请日:2004-0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79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298 , H01M8/04746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包括单元电池组的燃料电池,每个单元电池包括:氢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膜;中间插入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膜的阳极和阴极;具有气体流路的阳极侧导电隔板,所述气体流路用于输入燃料气体到所述阳极并从其中排出;及具有气体流路的阴极侧导电隔板,所述气体流路用于输入氧化剂气体到所述阴极并从其中排出。其中所述阳极侧隔板和阴极侧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在其一个面上具有多个独立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构成所述气体流路。当所述燃料电池在低负载下操作时,所述燃料气体或氧化剂气体被输入所述多个独立气体流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从而所述燃料电池能获得足够的气体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56546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580001909.8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3 , B60L11/1892 , B60L11/1898 , H01M8/0267 , H01M8/04223 , H01M8/1007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Y02T9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从未设置状态到设置于设置场所的使用为止期间的PEFC组的性能劣化的PEFC组的保存方法。又,提供能够充分抑制从未设置状态到设置于设置场所的使用为止期间的PEFC组的性能劣化的PEFC组的保存处理体。本发明的PEFC组(200)的保存方法是具备具有入口和出口经过阴极的氧化剂流路(30)和具有入口和出口经过阳极的还原剂流路(40)的PEFC组(200)的保存方法,使未设置状态的PEFC组(200)的氧化剂流路(30)内和还原剂流路(40)内处于减压状态加以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976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2296.0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81 , H01M4/8828 , H01M8/0273 , Y02P70/56 , Y10T156/1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形成有包围开口的框部的加强部件(104A、104B),以所述框部覆盖高分子电解质膜(102)的至少一个面的周缘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上的加强部件配设工序;至少在露出于所述加强部件(104A、104B)的开口的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102)的整个面上涂敷催化剂层(109A、109B)的催化剂层涂敷工序;和以覆盖所述催化剂层(109A、109B)的方式配设气体扩散层(114A、114B)的气体扩散层配设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