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89645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80002934.1
申请日:2008-0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009 , H05B3/0033 , H05B3/44 , H05B2203/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且效率高,指向性高和加热均匀及上升快的发热体单元及使用了所述发热体单元的加热装置。发热体单元中的发热体(2)是利用以碳系物质为主成分的材料形成为薄膜片状的,在面方向上具有同等的热传导性,电力供给部(10A、10B)向发热体(2)的对置的两端供给电力,由此使发热体单元中的发热体(2)以高效率全面地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391301A
公开(公告)日:2003-01-15
申请号:CN02123016.1
申请日:2002-06-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1 , H01M8/0213 , H01M8/0226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1004 , H01M8/2483 , Y02P70/56
Abstract: 由把导电性无机材料和树脂构成的混合物注入模具内用注塑成型成型为有气体通路和冷却水通路的隔离物的工序A、制作由电解质和把所述电解质夹起来的一对电极构成的接合体的工序B以及把所述隔离物和所述接合体组合起来组成燃料电池的工序C所构成的燃料电池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156267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1265.5
申请日:2006-03-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63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7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MEA包括板状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框体(6)、在框体(6)的两个面上夹持框体(6)形成的密封垫圈(7),密封垫圈(7)具有所述密封垫圈具有环状部(7A),它沿所述框体(6)的内缘形成环状;延伸部(7B1~7B8),它从该环状部(7A)延伸,通过所述框体(6)的内边缘和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周缘部(5D)上,形成为与所述电极层(5C)的侧面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310362C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02800707.7
申请日:2002-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即使在使用薄的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的场合,其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和催化剂层也没有损伤的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电解质膜电极结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有:在第1形状保持膜的一面上层积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的工序、在所述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上形成第1催化剂层的工序、在所述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的第1催化剂层一侧的面上结合形状保持体的工序、把第1形状保持膜从所述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上剥离的工序和在剥离所露出的所述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上形成第2催化剂层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78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80129116.8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0066 , H01K1/06 , H01K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体单元,该发热体单元通过将带状的发热体(2)封入容器(1)内,利用保持件(3)保持发热体(2)的端部的发热体保持部(2a)而形成,其中,所述发热体(2)利用含有碳系物质的材料由薄膜片形成且具有二维各向同性的热传导,该保持件(3)包括:缠绕有发热体保持部(2a)的挂固承受部(3a)、夹持发热体保持部(2a)并安装于挂固承受部(3a)的挂固部(3b)、从挂固承受部(3a)延伸设置且卡止发热保持部(2a)的卡止部(3c)。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788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80129105.X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0066 , H01K1/06 , H01K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体单元,该发热体单元的发热体(2)具有包括多个第一切缝(2a)和多个第二切缝(2b)的可伸长的形状,所述多个第一切缝(2a)相对于沿发热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的缘部分别具有斜角而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切缝(2b)在多个第一切缝(2a)间具有规定间隔地平行配置,多个第二切缝(2b)形成于发热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在到沿发热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一对两侧缘部的边缘部分形成有电流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861758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80116278.8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体单元,其以碳系材料为主成分的细长板状的发热体(1)通过在厚度方向上多层相互形成空隙层叠而成,并且形成有控制在该层叠的各层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抑制部(2),电流抑制部(2)通过在发热体(1)的厚度方向上按压刀具来形成切缝,通过形成电流抑制部(2),从而能够将在发热体(1)的长度方向上流动的电流控制为期望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669403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880013848.0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发热体单元中,将用于保持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薄膜片状的发热体的具有弹性力的保持件与发热体一同配置于容器内部,利用该保持件的弹性力,将发热体保持于容器内的规定位置,将来自电力供给部件的电力经由该保持件供给,抑制对发热体的保持部分中的局部的发热,将发热体可靠地保持于容器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913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80116307.0
申请日:2008-11-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体单元及加热装置,在发热体单元中的发热体(2)的端部设置卡止用贯通孔(2P),使固定部(5)与分别形成在构成夹持发热体(2)的端部的保持件(3)的第一保持部(3a)及第二保持部(3a)的贯通孔卡合,从而对发热体(2)的端部进行保持,构成即使在热应力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稳定的应力吸收和热扩散的稳定的发热体单元,由该发热体单元构成加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56859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680011265.5
申请日:2006-03-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63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7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MEA包括板状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框体(6)、在框体(6)的两个面上夹持框体(6)形成的密封垫圈(7),密封垫圈(7)具有所述密封垫圈具有环状部(7A),它沿所述框体(6)的内缘形成环状;延伸部(7B1~7B8),它从该环状部(7A)延伸,通过所述框体(6)的内边缘和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周缘部(5D)上,形成为与所述电极层(5C)的侧面相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