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与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2737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710144664.5

    申请日:2007-11-23

    Abstract: 沥青与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检测方法,它涉及一种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沥青与集料交互作用能力评价指标不能定量,试验条件难以精确掌握,试验数据重现性差,不能直接表征沥青与集料的交互作用能力的问题。本发明将沥青和粉状颗粒以1∶0.8~1.2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生成沥青胶浆;将0.8~1.2克搅拌均匀的沥青胶浆放在Φ为25mm的平板夹具的下平板上,在20~30℃的水与乙二醇的混合液中养生15~25min;试验时间为100~140s。本发明所得数据更加量化,试验过程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小;试验数据的重现性很好;试验在模拟正常道路环境,交通荷载条件下进行,更加接近真实的道路交通条件,评价指标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能够反映沥青与集料的交互作用能力。

    沥青路面材料与光纤光栅传感器协同变形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247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72388.5

    申请日:2009-06-26

    Abstract: 沥青路面材料与光纤光栅传感器协同变形的评价方法,它涉及一种路面材料与光纤光栅传感器协同变形的评价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沥青路面中埋设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无法直接用以评价沥青路面结构受力状态的问题。利用四点弯曲梁试件受力简单的特点,将传感器植入该梁试件中间三分段内,基于小变形纯弹性梁的假设,根据挠度和梁几何尺寸计算得到理论计算应变,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应变修正植入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采集数据,为现有实际沥青路面中埋设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处理提供依据,为确定路面结构的真实受力状态,探究路面破坏机理、完善路面设计理论和力学模型以及为路面结构的预防性养护提供依据。

    测定稳定土中结合料剂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1431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72097.6

    申请日:2009-05-22

    Abstract: 测定稳定土中结合料剂量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结合料剂量的测定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测定稳定土中结合料剂量的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容易出错,测定时间长的问题。方法:一、配制不同剂量的稳定土;二、用数码相机拍摄稳定土;三、记录稳定土的图片中图像参数的数值;四、制作标准曲线;五、用数码相机拍摄待测定的稳定土,记录测定的稳定土图片中图像参数的数值;六、将待测定稳定土图片中图像参数的数值与标准曲线进行对照即得到待测定的稳定土中结合料的剂量。本发明方法影响因素少,测定时间短,操作简单,不容易出错,可及时检查施工中材料的结合料的剂量,指导施工,方便易学,利于推广。

    沥青路面松散程度现场评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8253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37289.6

    申请日:2008-10-10

    Abstract: 沥青路面松散程度现场评价装置,它涉及一种路面松散程度评价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沥青路面松散程度评价装置无法用于野外现场评定、对道路有着较大的破坏性、试验装置较多、操作复杂、试验成本高的问题。所述底座(2)由圆环(2-1)和至少三个导杆(2-2)组成,所述圆盘(1-1)、圆柱体(1-2)和圆锥体(1-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连接为一体,所述圆盘(1-1)上均布设有至少三个通孔(1-1-1);所述至少三个导杆(2-2)均布设置在圆环(2-1)的上端面上,所述每个导杆(2-2)的上端均穿过相应的通孔(1-1-1)。本发明可以现场评价沥青路面的松散程度,具有结构简单、所需配套仪器少、测量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一种用于沥青混合料CT图像的深度学习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2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1186.7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一种用于沥青混合料CT图像的深度学习分割方法,涉及集料图像分割技术领域。采集沥青混合料CT图像并去除空隙部分,通过伽马射束硬化校正算法完成图像的均衡化处理,选取滤波窗口,采用基于图像局部信息的自适应双边滤波降噪算法对图像降噪处理,改进U‑Net模型,采用Inception卷积模块替代标准卷积操作,残差连接替代跳层连接,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采用联合损失函数,选取图像样本,对集料进行标注,通过数据增强提高样本量形成训练集,用于模型的训练,训练好后用于分割其它图像。其通过对CT图像进行均衡化、降噪处理以及采用改进U‑Net模型,能够实现集料‑胶浆边界信息的精确分割,避免集料粘连问题。

    适用于沥青超薄磨耗层的全粒径钢渣梯度碳化人工集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07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41080.0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适用于沥青超薄磨耗层的全粒径钢渣梯度碳化人工集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它涉及人工集料的制法及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碳化钢渣集料的强度低、无法综合利用多元固废资源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将钢渣经破碎、磁选、筛分得到不同粒径档的颗粒;再对各档颗粒依次进行预养护、造粒养护、预固化和后固化处理,得到全粒径钢渣梯度碳化人工集料。该集料平均固碳量为12.4%,平均游离氧化钙含量为0.32%,平均抗压强度为54.32MPa,在温度60℃下保持5d时体积膨胀率为0.32%。以该集料制备超薄磨耗层SMA‑10型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定度为13285次/mm,浸水马歇尔为96.5%,抗滑BPN值为0.76。可用于公路领域。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基于该发电机的自供电智能骨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754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07364.0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基于该发电机的自供电智能骨料系统,属于道路路面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沥青路面智能骨料无法实现自供电的问题。伸缩套杆包括固定套筒及上下滑动穿装在固定套筒内的伸缩杆,弹性连接件连接设置在伸缩壳体的顶端与并联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顶端之间,并联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底端固装在四个固定套筒之间,驱动组件位于并联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下方且其输出端分别与四个伸缩杆连接。通过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收集交通过程中的振动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用于对智能骨料供电进而为智能骨料进行供电,实现对路面结构性能的长期、精准有效监测。

    一种基于软件imagej批量处理磷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图像中孔隙参数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78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94272.6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一种基于软件imagej批量处理磷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图像中孔隙参数的识别方法,涉及磷酸镁水泥微观结构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软件imagej批量处理磷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图像中孔隙参数的识别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MPC的SEM图像数据量大,单纯依靠人工分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ImageJ软件实现了对批量磷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孔隙参数的图像识别,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人为判断的主观性和误差且结合了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为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方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一种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内部协同受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92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78161.7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内部协同受力分析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由于目前缺乏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受力时的内部受力数据以及合理评价沥青混合料协同受力的方法。分析方法:一、构建粗集料模板库;二、建立马歇尔试件离散元几何模型;三、赋予各组分及界面接触参数;四、进行间接拉伸仿真;五、评价仿真准确率;六、确定两个特征时间点,获取特征时间点的内部力链信息;七、量化界面力链的强度分布;八、量化界面力链的方向分布;九、评价内部协同受力能力和演化能力。本发明采用离散元建模方法获取沥青混合料内部组分力链数据,提出了力链均匀概率和力链角度分布均匀性指标,有效量化评价了沥青混合料的协同受力能力和演化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