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通信系统中基于信道估计与分段线性回归的天线端口数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88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14499.4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LTE通信系统中基于信道估计与分段线性回归的天线端口数快速检测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解码PBCH的过程中,实现完整的信道估计,在通过参考信号实现部分信道估计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完整的信道估计;(2)对信道估计值提取出相位图,提取50个采样点的相位角,通过分段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这些相位角进行线性拟合;(3)将拟合前后采样点的相位角作差取绝对值,预设一个判决门限γ与拟合前后采样点差值的平均值做比较,若差值平均值小于等于门限γ则代表发送端使用了该天线发送数据,进而得到发送端使用的天线端口数。

    一种室内定位的自适应AP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135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73884.7

    申请日:2018-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02 H04W4/33 H04W16/20 H04W24/06 H04W64/0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室内定位的自适应AP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依据定位环境构建环境信息矩阵;步骤2,根据环境信息矩阵进行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的建立;步骤3,初始AP布局,依据传播模型建立仿真指纹库并构建目标函数;步骤4,依据改进的贪心算法进行自适应AP布局并输出AP布局坐标。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室内定位的自适应AP布局方法,在前期布局AP的过程中将减少人工勘探环境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布局AP的经济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布局效率,而且在离线阶段基于本发明的布局方法还可以提高指纹库的区分度,从而在在线阶段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一种蓝牙室内定位系统的指纹库快速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8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72768.3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蓝牙室内定位系统的指纹库快速构建方法。首先,在室内定位区域标记多条直线路径的起点与终点。随后,行人手持信号发送终端依次采集每条直线路径上的指纹数据,同时保存每次采集的传感器(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数据和蓝牙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数据。其次,解算行人每一秒的物理坐标并根据最近邻(Nearest Neighbor,NN)算法依次匹配至标准指纹库坐标,结合平均蓝牙RSS数据,建立两方向稀疏指纹数据库。然后,选择Multi-quadric径向基函数对稀疏指纹库进行插值,得到指纹密度较大的指纹数据库。最后,根据均值算法计算垂直直线路径两个方向上的RSS序列,从而得到四方向指纹数据库。本发明明显减小了构建指纹库的时间开销与人力成本,并且能够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一种FDD-LTE终端管控系统中IMSI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530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25778.0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DD-LTE管控系统中身份信息获取设计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各不同运营商、不同频点、不同小区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和系统消息解码,确定目标终端(以确定电话号码为条件);(2)按照目标终端服务小区信号的系统消息配置管控系统LTE模拟基站,要求覆盖范围内的信号强度大于服务小区;(3)哑呼目标终端;(4)终端重回LTE网络,进行小区重选,并完成与模拟基站无线连接;(5)模拟基站在非接入层发送TAU拒绝消息,解码IMSI并保存目标终端与IMSI对应关系。该方法给出了一个可重复实现终端上报IMSI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IMSI获取的成功率;(6)两次发起IMSI获取流程,两次IMSI结果一致,记录目标终端IMSI。

    宏基站条件下利用场强和差分指纹的手机定位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020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066954.7

    申请日:2015-02-09

    Abstract: 一种宏基站条件下利用场强和差分指纹定位的手机定位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哑呼方式获取手机的身份信息,然后利用不同位置测量单元(LMU)设备监听手机上行信息和基站下行指令信息,获取手机的上行信号强度,位置确定单元(PDU)通过控制不同的LMU,对不同LMU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进行汇总,得到当前时刻当前位置用户的位置指纹向量,再结合之前建立的场强指纹库和差分指纹库,利用加权K临近算法对用户终端进行指纹定位。同时如果PDU检测到LMU上传的指纹数据不完整,还可以自动调整LMU中用于做捕获的相关码长度,然后发起LMU对目标手机信号进行二次捕获,通过这种机制提高手机信号的捕获概率。采用这种定位系统和方法,定位精度在20m以内的概率可以达到67%。另外,整个系统能够保持静默无干扰,降低被侦查的概率。

    一种低成本高精度BD/MEMS融合姿态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710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958214.4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精度BD/MEMS融合姿态测量方法,属于导航技术领域。MEMS惯性传感器模块包括一个三轴加速度计,一个三轴陀螺仪和一个三轴磁力计。BD接收机模块包括2个天线,一个集成BD导航芯片。在该方法中,根据MEMS惯性传感器信息求解出载体姿态角,然后辅助AFM(模糊度函数法)算法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实现BD/MEMS融合姿态测量。本方法解决了在BD信号被障碍物遮情况下,观测到的卫星颗数不足导致卫星测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解决了信号失锁带来的整周模糊度求解困难,也解决了陀螺仪、加速度计累计误差的问题,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实时性、可靠性等性能更强,精度更高。

    一种基于CSI高精度测距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886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467762.2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高精度测距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主要分为离线阶段和在线阶段。在离线阶段,首先在定位区域选择多个定标点;然后接入点(Access Point,AP)从来自定标点的数据中提取CSI,并对其进行滤波;接着使用滤波前后CSI得到环境因子和路径损耗系数;最后将两者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自适应路径损耗系数,进而得到自适应信号传播模型。在在线阶段,首先对接收的CSI进行滤波,并且将滤波后的CSI能量带入到自适应传播模型中进行距离估计;然后将所得距离带入定位算法进行定位。相比于传统的定位技术,本发明不需要进行CSI相位修正补偿和AP同步。此外,本发明工程可实现性强,定位精度高,适用于像单站、多站等多种定位场景。

    基于非线性约束最小二乘的单站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808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07462.9

    申请日:2017-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约束最小二乘的单站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宏蜂窝信号传播特性构造宏蜂窝单基站的NLOS信号传播模型;然后利用多径信号参数及基站、目标和散射体间位置关系将定位问题转化为非线性约束最小二乘问题;利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最小二乘问题;当残差较大时,引入拟牛顿算法,改进LM算法,得到目标估计位置。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定位算法对基站个数的依赖性问题,利用单基站进行定位,不需要时钟同步,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同时利用NLOS环境下,多径信号作为定位路径,而非抑制多径,解决了NLOS环境下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利用圆环模型增加变量约束条件,提高了最小二乘算法有效性,实现了宏蜂窝单站定位20‑30米的定位精度。

    一种室内WLAN/MEMS融合跨楼层3维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179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783811.3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室内WLAN/MEMS融合跨楼层3维定位方法,其主要设计了WLAN/MEMS融合定位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充分利用两个系统的可用信息,实现高精度2维位置的解算;并利用气压计输出、地理位置和楼层高度信息计算高度,并同时为无线局域网(WLAN)定位选择位置指纹数据库,实现室内空间跨楼层3维定位。本系统和方法通过引入抗差扩展卡尔曼估计,定位精度高,能够有效的克服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定位存在的累积误差和WLAN定位中存在的接收信号强度(位置信息以及前一时刻的实际高度信息实现室内空间跨楼层3维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