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的模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50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035394.3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的模化方法,涉及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的测量技术。上述装置中,热流进气段、冷流进气段以及气体排放段依次连通,冷流进气段与试验段之间通过冷却结构模型上的冷却孔相连通;冷却结构模型为平板结构,试验段的末端设置有热电偶穿引座,气体排放段设置有激光入射窗口,试验段设置有红外热成像测量窗口和可视化观测窗口。上述方法包括:将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模化为平板结构;根据实际工况下热流则雷诺数确定上述装置热流侧压力、温度和速度;根据实际工况下热流侧毕渥数确定冷却结构模型材料和厚度。本发明能够提高测试精度,获得更为真实的实验结果,并且能大幅度降低测量的复杂程度以及搭建难度。

    一种采用混合旋流器的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42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790797.4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分级低污染燃烧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混合旋流器的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结构。本发明中主燃级采用塔式旋流器和贫油预混预蒸发技术,通过控制倾斜段的等效流通面积大于平直段的等效流通面积,在主燃级出口部分不使用收敛结构的情况下,使得主燃级空气气流产生加速效果,避免了使用预混燃烧技术所产生的回火问题,由于不使用收敛结构,有效避免了横向射流燃油液滴与收敛结构相撞的情况,产生油滴聚集的情况,同时保证了主燃级出口气流的均匀性,有利于均匀燃烧。本发明采用分级燃烧概念,预燃级提供稳火源,主燃级实现低污染燃烧,在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可确保燃烧室的稳定性。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壁面双层复合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357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84867.0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壁面双层复合冷却结构,涉及燃气轮机燃烧室。目的是为了满足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发展需求,通过较少的冷空气量实现对燃烧室火焰筒的冷却、以增加燃烧室头部进气量。本发明包括冲击孔壁和内层壁,所述冲击孔壁位于所述内层壁的外侧,所述冲击孔壁上均匀布置有冲击冷却孔,所述内层壁上布置有主燃孔和斜切冷却孔,所述主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斜切冷却孔的孔径,并且所述斜切冷却孔分布在所述主燃孔的下游。本发明将用于冷却内壁面的冲击冷却空气重新利用,在保证了冷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用于壁面冷却的空气量,进而增大了燃烧室头部的进气量。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及其模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50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35394.3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及其模化方法,涉及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的测量技术。上述装置中,热流进气段、冷流进气段以及气体排放段依次连通,冷流进气段与试验段之间通过冷却结构模型上的冷却孔相连通;冷却结构模型为平板结构,试验段的末端设置有热电偶穿引座,气体排放段设置有激光入射窗口,试验段设置有红外热成像测量窗口和可视化观测窗口。上述方法包括:将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模化为平板结构;根据实际工况下热流则雷诺数确定上述装置热流侧压力、温度和速度;根据实际工况下热流侧毕渥数确定冷却结构模型材料和厚度。本发明能够提高测试精度,获得更为真实的实验结果,并且能大幅度降低测量的复杂程度以及搭建难度。

    一种液氨高温气化裂解的火焰筒

    公开(公告)号:CN115949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29009.4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氨高温气化裂解的火焰筒,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火焰筒包括:液态氨环形管、气态氨环形管、燃气集气腔以及火焰筒。其中火焰筒包括:火焰筒内壁、火焰筒外壁、火焰筒腔体以及冷却孔导管。液态氨环形管中的液态燃料通过导管进入火焰筒腔体,与火焰筒内壁和冷却气导管换热,高温气化裂解后的气体通过火焰筒前端连接管进入气态氨环形管,最后经中心导管和喷嘴进入燃烧室内进行燃烧。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液态氨燃料引火困难,燃烧不充分以及火焰不稳定的问题;采用液态氨能有效减小燃料的存储空间,解决气态氨燃料运输和存储比较困难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可以增强冷却气换热,降低火焰筒壁面温度。

    一种爆轰波胞格结构采集和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92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88142.8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轰波胞格结构采集和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煤油灯熏制烟膜薄片;在起爆管上设置点火器、混合气罐、压力表、扰流器、真空泵、熏制好的烟膜薄片、烟膜挡板和密封法兰;向起爆管内充入预混合气,点火器触发起爆实验;对烟膜薄片进行冲水处理;对烟膜薄片进行湿脱脂棉擦拭处理;监测爆轰波结构,测量胞格尺寸λ。本发明在保证不同组分混合气都能在起爆管内采集到爆轰波的基础上,有效地预防了烟膜薄片的移动和形变问题,可以清晰地采集到爆轰波的胞格结构,精准测量胞格尺寸λ,为爆轰发动机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贫油预混一体化头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423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90806.X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分级低污染燃烧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贫油预混一体化头部结构。本发明中值班级采用扩散燃烧模式,保证燃烧室低工况下的稳定工作,同时加强了燃烧室点火性能;主燃级采用贫油预混预蒸发技术,有利于均匀燃烧。本发明采用两级燃油直射喷嘴共用同一燃油流道、向径向双向相反喷射的燃油供给和喷射方案,在使用三级燃油油路的条件下,实现了四级燃油喷射,相较单一方向喷射方案,喷嘴数量增加一倍,从而保证燃油与每级旋流器空气良好混合,确保燃烧均匀充分不产生局部热点;本发明可以在保证燃烧室性能的同时,能够使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进而实现超低排放的目的。

    采用中心点火的天然气同轴分级燃烧室及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45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73287.3

    申请日:2022-07-24

    Abstract: 采用中心点火的天然气同轴分级燃烧室及燃烧方法。本发明组成包括:扩压器、外机匣、同轴分级头部和火焰筒,所述扩压器和外机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扩压器与所述火焰筒末端焊接,所述火焰筒与所述同轴分级头部连接;所述同轴分级头部包括内级轮毂、外级轮毂、点火器固定座、外级旋流叶片、内级旋流叶片、燃料棒、内级燃料管、外级燃料管,所述内级轮毂、外级轮毂、点火器固定座呈同轴嵌套,所述点火器固定座位于同轴分级头部中心位置。本发明可提高点火稳定性,实现燃料分级、分区燃烧,降低污染物排放,防止头部烧蚀。

    一种液态燃料环形激波聚焦起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3440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88133.9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燃料环形激波聚焦起爆装置,包括外管、内管、旋流器,外管设置于内管的外部,二者之间通过支柱固定,内管的左端部伸出至外管左端部的外部,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环形加速区,外管的右端部为封闭结构,且形成聚焦腔,内管的内部形成爆轰传播区,旋流器安装在环形加速区上游,外管的外壁设置环形燃料导流腔,旋流器所处位置的外管上设置燃料喷射小孔,环形燃料导流腔通过燃料喷射小孔与旋流器的通道相连通,支柱外侧的外管设置气态氧化剂进口。本发明能够实现液态燃料的良好雾化和气液两相混合物的充分混合,有效提高点火成功率,缩短起爆时间和距离。

    一种用于低排放燃气轮机的同轴分级气体燃料燃烧室头部

    公开(公告)号:CN11332426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664719.5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燃烧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排放燃气轮机的同轴分级气体燃料燃烧室头部。本发明中燃烧室头部末端与渐缩掺混段结合的一体化文氏管能有效的将火焰托举从而避免回火,无需布置吹扫空气或在高工况时无需打开值班级扩散燃料;中心值班级与第一级燃料管形成部分套管形式,减少了对来流空气的扰动,从而使各叶间流道气量分配均匀;第二级燃料管布置在第二级轮毂外侧,减小燃料管对第二级空气进气的影响;旋流空气与燃料分别在平直预混通道内预混后进入渐缩掺混通道加强掺混,从而燃料掺混更均匀,降低污染物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