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动掘进式星壤潜入器
    9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10440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387231.8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一种蠕动掘进式星壤潜入器,包括:掘进单元、进尺单元、定姿单元,其特征在于:掘进单元中,主掘进电机安装在主机架上,电机轴与花键传动轴相连,花键传动轴与掘进头连接,掘进头与主机架之间安装有密珠轴承,主机架与掘进头之间安装有调力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掘进头可相对于主机架转动和向下移动实现回转下潜,而下潜压力可以通过调力弹簧和压力传感器进行调节和监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精巧,设计合理,自动化控制运转,工作过程平稳有序,专门为星体探测设计使用。

    一种基于多维遥测数据的月壤钻取采样量预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801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44162.X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维遥测数据的月壤钻取采样量预判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电地外天体采样探测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尚不存在一种钻进过程实时采样量的预判方法的缺陷。所述预判方法包括:收集钻采作业标称工况的试验数据;划分各钻次作业类型为稳定阶段和扰动阶段;提取分析各钻次阶段负载响应特征信号,构建采样稳定阶段的预估模型M稳定;将扰动阶段提芯力的时域特征参数与采样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计算,获取采样扰动阶段预估模型M扰动;构建出基于提芯力负载的采样量预估模型M1;地面模拟试验和在轨作业实时采集钻采作业遥测数据,代入两类预估模型分别获取实时采样量,结合模型预估偏差分析实时采样量预估范围M3,预测样品状态。本发明还适用于钻取采样量预估领域中。

    一种臂载月壤表层定深采样封装器

    公开(公告)号:CN1152192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805061.X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臂载月壤表层定深采样封装器,属于天体研究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采样器无法实现单独封装的问题。它包括进样腔、密闭门、按压块、限位外壳和存样腔,所述进样腔与存样腔连通,所述进样腔与存样腔之间设置有阻样晒网,所述按压块与限位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与限位外壳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外壳上转动连接有密闭门,所述按压块通过齿轮齿条与密闭门相连,所述按压块上设置有摇臂铲接口,所述限位外壳上设置有伸缩铲接口,所述摇臂铲接口和伸缩铲接口相对设置。它主要用于月壤表层定深的采样封装。

    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364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01190.4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属于电学测量领域,本发明包括触探腿和触探足;触探足固定安装在触探腿的下端,触探足的下表面是外凸对的半球形;所述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还包括环氧树脂胶和探测结构,所述探测结构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在触探足的下表面;所述探测结构包括铜箔,铜箔通过环氧树脂胶固接在触探足的下表面,且铜箔完全覆盖触探足的下表面,铜箔上连接有电极;本装置可以搭载在探测器的足或轮上满足两种测量范围的需求。

    一种弹簧回复式绳驱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14393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207891.2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回复式绳驱机械臂,该机械臂设有基座支撑板,所述基座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基座支撑板的另一侧安装有上臂的首端,所述上臂的尾端通过肩关节扭转弹簧安装中臂的首端,所述中臂的尾端通过肘关节扭转弹簧安装小臂的首端。本申请通过采用弹簧回复式绳驱机械臂关节,并将驱动绳索的末端固定在机械臂臂杆上,使其与关节的距离较远,使得绳索作用的力臂很大。相同负载的情况下绳索拉力会小很多,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驱动电机所需的功率,降低功耗,进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仿生自清洁多晶金刚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5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479229.7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仿生自清洁多晶金刚石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多晶金刚石表面易吸附粉尘的问题。制备方法:一、超声清洗多晶金刚石;二、金刚石放入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三、通入反应气体H2与O2,使金刚石表面温度保持在500~900℃之间进行氧刻蚀1~3h;四、通入Ar、N2与CH4,进行纳米金刚石的外延生长0.5~3h;五、通入H2,使金刚石表面温度保持在500~900℃之间进行氢刻蚀1~3h;六、关闭设备;七、滴入氟硅烷进行表面化学修饰。本发明采用三步法分别对金刚石进行氧刻蚀、外延生长和氢刻蚀,在多晶金刚石表面形成高比表面积的双重微纳结构,实现了多晶金刚石表面的超疏水,并且具有优异的自清洁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