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9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776006.0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具备多个车轮、转向装置及方向告知系统。转向装置构成为使所述多个车轮转向到第一转向角和第二转向角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转向角,所述第一转向角是使所述车辆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直行行驶的转向角,所述第二转向角是使所述车辆以通过所述车身的中心部的铅垂轴线为中心而进行旋转行驶的转向角。方向告知系统构成为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多个车轮转向到所述第一转向角和所述第二转向角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向车身的外部告知所述车辆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直行行驶、或所述车辆以通过所述车身的中心部的所述铅垂轴线为中心而进行旋转行驶。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73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037719.6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P27/00
Abstract: 提供马达控制装置。在具备配置在电池与变换器之间的升压电路的马达控制装置中,抑制升压电路的谐振,并且使能量效率提高。马达控制装置(1)具备升压电路(22)和变换器(21),该升压电路(22)与电池(12)电连接,该变换器(21)的一端与该升压电路电连接并且另一端与马达(11)电连接。该马达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单元(100),该控制单元(100)控制变换器以向马达输出矩形波电压,来驱动马达。该控制单元以马达的工作点属于作为在升压电路产生谐振的工作区域的谐振区域为条件,基于马达的电压指令与马达的电流的相位差,控制变换器以使得矩形波电压的电压极性暂时反转。
-
公开(公告)号:CN10952510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082322.X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M3/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流沿着反方向而流向第一上侧FET以及第二上侧FET从而减少损失的DC-DC转换器。该DC-DC转换器在高电位输出配线与低电位配线之间并联地连接有多个下侧FET和上侧FET的串联电路。相对于各上侧FET而并联连接有二极管。在高电位输入配线上连接有主电抗器,在主电抗器与第一下侧FET之间连接有第一副电抗器,且在主电抗器与第二下侧FET之间连接有第二副电抗器。在过零模式中,不使第一上侧FET和第二上侧FET接通。
-
公开(公告)号:CN10952500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061296.2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第1个~第N个蓄电模块、第1开关组、第2开关组以及第3开关组。第1个~第N个第1开关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1个~第N个蓄电模块与正极侧输入/输出部之间。第1个~第N个第2开关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1个~第N个蓄电模块与负极侧输入/输出部之间。第1个~第N-1个第3开关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1个~第N-1个蓄电模块的正极与所述第2个~第N个蓄电模块的负极之间。第N个第3开关机构连接于第N个蓄电模块的正极与所述第1个蓄电模块的负极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29289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50325.8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第1电抗器电流(IL1)以及第2电抗器电流(IL2),可控制来自第1以及第2直流电源的输出。对于第1以及第2电抗器电流(IL1、IL2)中的大电流(IL2),为了对应的直流电源的输出控制,通过开关元件(S1~S5,S5a,S5b)的通断控制,在一个控制周期内,作为两个拐点而设置极大点以及极小点。对于第1以及第2电抗器电流(IL1、IL2)中的小电流(IL1),设置比大电流(IL2)多的拐点。进而,大电流侧(IL2)的各个拐点,在与小电流侧(IL1)的拐点相同的定时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89608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665128.3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控制装置,对作为车辆的动力源的交流马达进行适当控制。车辆控制装置(100)具备:调制单元(121),其将三次谐波信号(Vh)与电压指令信号叠加从而生成调制信号;第1修正单元(122),其能够执行对调制信号的中心值进行修正以使得变换器(30)中的损失变小的第1修正处理;第2修正单元(123),其能够执行在调制信号的调制率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修正以减小三次谐波信号相对于电压指令信号的振幅偏移和相位偏移的第2修正处理;以及控制单元(124),其在交流马达的转速比预定的转速小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在直流电压为第1预定电压(α)以上时使得执行第1修正处理,在直流电压小于第1预定电压时使得执行第2修正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49339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380078996.1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7/085 , H02M1/15 , H02M7/53875 , H02P27/06
Abstract: 抑制平滑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的波动。电动机控制装置(15)控制具备电力变换器(13)、平滑电容器(14)以及三相交流电动机(14)的电动机系统,电动机控制装置(15)具备:生成单元(156u、156v、156w),其通过对相电压指令信号(Vu、Vv、Vw)加上三次谐波信号(Vh1)来生成调制信号(Vmu、Vmv、Vmw);控制单元(157),其使用调制信号来控制电力变换器的动作;以及调整单元(155),其调整三次谐波信号的振幅,以使得调整三次谐波信号的振幅的情况下的平滑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VH)的峰值比不调整三次谐波信号的振幅的情况下的端子间电压的峰值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650312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280032041.8
申请日:2012-06-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源系统(5)具备:直流电源(10);直流电源(20);具有多个开关元件(S1~S4)及电抗器(L1、L2)的电力转换器(50)。电力转换器(50)通过多个开关元件(S1~S4)的控制,在直流电源(10、20)与电源配线(PL)之间并联连接的状态下执行直流电压转换。开关元件(S1~S4)分别以包含于直流电源(10)与电源配线(PL)之间的电力转换路径、和直流电源(20)与电源配线(PL)之间的电力转换路径双方的方式配置。在用于对直流电源(10)的直流电压进行转换的脉宽调制控制中使用的载波信号与在用于对直流电源(20)的直流电压进行转换的脉宽调制控制中使用的载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根据电力转换器(50)的动作状态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78203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280076862.1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M3/1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7 , B60L11/005 , B60L15/007 , B60L15/20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B60L2260/26 , H02M3/156 , H02M2001/0032 , Y02T10/645 , Y02T10/7022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防止执行间歇升压时的输出不足。控制能够通过升压控制对电源电压VB进行升压的升压转换器的控制装置,具备:间歇控制单元,其基于所检测到的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H,执行间歇处理以使该输出电压VH维持在包含目标值的电压变动允许范围内;平均值算出单元,其算出间歇处理的执行期间内的输出电压VH的平均值;以及目标值修正单元,其在所算出的平均值低于目标值且低于负载装置的要求电压值的情况下对目标值进行增量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67971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47091.7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M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8 , B60L3/003 , B60L7/14 , B60L50/51 , B60L2240/545 , H02M1/32 , H02M3/00 , H02M2001/327 , H02P27/08 , Y02T10/7011 , Y02T10/7016
Abstract: 电源控制装置(40)具有:判定单元(45),该判定单元(45)判定电力转换器(33)以第1模式和第2模式的哪一个工作,该第1模式是以电力转换的效率的增加为优先的模式,该第2模式是以开关元件(S1-S34)的元件温度的增加的抑制为优先的模式;以及控制单元(45),该控制单元(45)控制电力转换器,以使得在电力转换器以第1模式工作的情况下开关形态成为与第2形态相比能增加电力转换的效率的第1形态,而在电力转换器以第2模式工作的情况下开关形态成为与第1形态相比能抑制元件温度的增加的第2形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