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63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792133.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煤过程基于煤矸深度估算的含矸率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放煤工作面煤矸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得到放煤过程去雾增强后的图像;所述放煤工作面煤矸图像为使用工业防爆相机于井下综放工作面后刮板机处采集的带水雾图像;训练煤矸图像深度值估算模型,对所述放煤过程去雾增强后的图像用模型进行检测,得到煤矸深度估算结果;对所述放煤过程去雾增强后的图像采用固定阈值法实现图像分割得到煤与矸石块体的边界分割结果,根据所述煤矸深度估算结果和边界分割结果,计算刮板机输送的煤矸形态,依此估算含矸率。本发明先对井下放煤工作面煤矸图像进行去雾增强,要准确得到煤、矸质量需计算其深度值,为解决放煤场景整体纵深较小,煤矸个体深度差异较大,设计了基于局部注意力增强与条形窗口随机场的煤矸深度值估算算法,对放煤过程去雾增强后的图像用模型进行检测,得到煤矸深度估算结果,并对去雾后的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煤矸边界分割结果,再根据深度估算结果和边界分割结果计算含矸率,实现对放顶煤过程中的煤炭含矸率的准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811130455.X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力发光材料的综放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透明亚克力板框架、模拟放煤支架、放料仓、分离仓、烘干仓、应力发光顶煤模拟颗粒、矸石模拟颗粒、颗粒应力实时监测分析系统、支架顶梁受力监测系统、活动板;模拟放煤支架位于透明亚克力板框架中部,放料仓、分离仓、烘干仓依次位于模拟放煤支架下方;应力发光顶煤模拟颗粒和矸石模拟颗粒依次填充在模拟放煤支架上方;颗粒应力实时监测分析系统用来实时监测放煤过程中应力发光顶煤模拟颗粒受到的应力大小;支架顶梁受力监测系统用来监测放煤过程中支架顶梁受力变化(56)对比文件Jiachen Wang等.A dynamic method todetermine the supports capacity inlongwall coal mining《.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ining, Reclamation andEnvironment 》.2015,全文.张锦旺;魏炜杰.综放开采散体煤岩运移速度场分布特征研究.煤炭工程.2017,(第10期),全文.张锦旺;潘卫东;李兆龙;宋正阳.综放开采散体顶煤放出三维模拟试验台的研制与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第S2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0902610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811172209.0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放开采智能放煤机构,属于综合放顶煤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尾梁外箱、尾梁挡板、监控系统和控制器,监控系统包括煤矸识别仪、瓦斯监控仪和超声波破碎仪;尾梁外箱的上下两面均设有放煤口,尾梁插板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可伸缩的插入尾梁外箱内,用于打开或关闭放煤口;尾梁外箱下表面设煤矸识别仪和超声波破碎仪,瓦斯监控仪设于尾梁插板的前端下表面处。本发明可在液压支架尾梁不旋转情况下实现顶煤有效放出,可见矸自动关闭,对于块度较大无法通过放煤窗的煤块,采用超声波破碎技术,安全破碎,保证顶煤顺利放出,瓦斯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1412475.3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顶煤过程中的煤矸石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历史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历史图像为历史放顶煤过程含有煤矸石的图像;对预处理后的图像中的煤矸石进行标注,得到标注数据集;通过标注数据集训练残差膨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煤矸石标注模型;通过煤矸石标注模型标注放顶煤过程图像中的煤矸石,得到煤矸石标注图像;根据煤矸石标注图像计算煤矸石质量。本发明根据对图像中的煤矸石进行标注得到的标注数据集训练残差膨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煤矸石标注模型,根据煤矸石标注模型得到煤矸石标注图像,再根据煤矸石标注图像计算煤矸石质量,实现对放顶煤过程中的煤矸石质量准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66934.1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放开采矸石原位处理端头支架尾梁,涉及综放开采支架的技术领域,包括上尾梁和下尾梁组件,上尾梁的一端与端头支架的掩护梁铰接、另一端搭接于下尾梁组件的内侧,下尾梁组件与两端头支架之间的刮板机活动连接,下尾梁组件上活动设置有梁门。本发明的综放开采矸石原位处理端头支架尾梁,通过设置上尾梁和下尾梁组件结合已有的端头放煤支架,改造了端头放煤支架尾梁结构,解决了对固体煤矸石在放顶煤工作面端头处的处理难题,同时被处理矸石充填尾梁的后下部大部分空间,使放煤空间底部更接近放煤口,同时实现了“伪低位放煤”,提高了端头放煤顶煤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36824.5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伏煤层综放开采动态步距放煤工艺,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01:在工作面内搭建综放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S02:判断工作面推进方向煤层的仰俯状态;在工作面由仰斜开采过渡到俯斜开采状态下或工作面由俯斜开采过渡到仰斜开采状态下,在仰采段根据仰采角与支架的掩护梁倾角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放煤步距,在俯采段根据仰采角与支架的掩护梁倾角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放煤步距。通过本发明的设置,有效提高了顶煤回收率,减少了煤炭资源浪费,同时,通过动态调整放煤步距优化工艺相对于其他优化手段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便于生产管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300902.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放开采工作面顶煤回收率的预测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涉及综放开采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当前轮工作面顶煤回收率实测值与顶煤回收率预测模型输出的最大预测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工作面顶煤回收率实测值小于所述最大预测值,则优化上一轮工作面放煤参数,得到当前轮工作面放煤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轮工作面放煤参数执行放煤操作;若所述工作面顶煤回收率实测值等于所述最大预测值,则将上一轮工作面放煤参数确定为当前轮工作面放煤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轮工作面放煤参数执行放煤操作。本发明将工作面顶煤回收率实测值与工作面顶煤回收率预测值对比,已达到优化工作面放煤参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1602160.5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急倾斜煤层采区伪俯斜布置的开采系统,包括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回风上山和运输上山,工作面按伪俯斜方式布置上端头超前,工作面内设有采煤机、刮板输送机以及用于支护的液压支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急倾斜煤层采区伪俯斜布置的开采系统的一种开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运输巷、回风巷分别与工作面方向垂直布置,减小了工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角度,提高了工作面的采煤产量、开采效率和采煤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14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0889830.2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一种减少综放工作面端头顶煤损失的放煤系统和方法,主要包括端头逆序放煤方式、上端头不放煤段、下端头不放煤段、正序放煤段、逆序放煤段、端头逆序放煤段分析系统;端头逆序放煤方式是指将综放工作面内除上端头不放煤段和下端头不放煤段之外的所有放煤支架划分为正序放煤段和逆序放煤段两段;正序放煤段是指在该段内放煤方向与采煤机割煤方向相同,与上端头不放煤段相邻;逆序放煤段是指在该段内放煤方向与采煤机割煤方向相反,与下端头不放煤段相邻;端头逆序放煤段分析系统安装于上端头不放煤段,用于确定逆序放煤段长度。本发明中的一种减少综放工作面端头顶煤损失的放煤系统和方法是对传统放煤工艺的优化,能有效降低综放开采顶煤损失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602160.5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急倾斜煤层采区伪俯斜布置的开采系统,包括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回风上山和运输上山,工作面按伪俯斜方式布置上端头超前,工作面内设有采煤机、刮板输送机以及用于支护的液压支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急倾斜煤层采区伪俯斜布置的开采系统的一种开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运输巷、回风巷分别与工作面方向垂直布置,减小了工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角度,提高了工作面的采煤产量、开采效率和采煤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