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隧道仰拱质量缺陷程度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718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31096.3

    申请日:2016-07-07

    Inventor: 白国权 雷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隧道仰拱质量缺陷程度的判定方法,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隧道仰拱进行质量检测,检测采用无损的检测方法;检测项目为初支钢拱架间距、钢拱架的埋置深度和仰拱混凝土密实度;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判定,得到AAA、AAB、ABB、BBB的四种组合,并对得到的组合进行定性,同时根据定性结果来选用适宜的处治措施。本发明将仰拱的缺陷归类化,可快速完成对隧道仰拱缺陷的检测,并方便判定病害成因,可根据判定缺陷程度的轻重采取相应对策、“对症下药”,选用适宜的处治措施,及时治理病害,确保仰拱稳定和结构安全,具有较普遍的推广应用意义。

    一种公路隧道逃生救援横通道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444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2036.3

    申请日:2016-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14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隧道逃生救援横通道设置方法,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公路单洞及双洞间距离过大或高差过大的中、长及特长隧道,在不具备设置双洞间横向通道条件的情况下,根据隧道位置与周边山体的关系,设置直通地面的逃生救援横通道。该横通道包括主洞交叉口、通道洞身段和地面出口,通道洞身段按纵坡情况可设为爬坡型、平坡型、下坡型;根据地面出口地貌及构筑物情况,地面出口连接既有交通设施或平整场地,且出口需设置隔离栅栏围护。与常规分离式隧道双洞间设置横通道及单洞隧道设置紧急停车带或平导、避难室等防灾救援方案相比,具有因地制宜、设置灵活、隧道内受困人员能迅速通过横通道逃生或被营救至洞外安全地带等优点。

    一种排水沥青路面水文模拟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797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42434.7

    申请日:2015-05-1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排水沥青路面水文模拟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实验室内建立试验承载台,该试验平承载台上安装雨棚及雨棚支架、雨棚支架上安装供水管道和降雨喷头,试验承载台中间设置积水水箱和回水管,回水管连接积水水箱,试验承载台上布置车轮运动导轨和导轨支架,导轨支架上安装车轮拖行车架,车轮拖行车架上安装车轮拖行电机和标准车轮,在试验承载台上面设置排水试验路面。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降雨量条件、不同车速和胎压、不同路面坡度以及不同结构的排水试验路面路表积水深、排水效率等水文参数测定,可以为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5557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20772.3

    申请日:2015-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测试装置主要包括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和能见度测试装置三个部分。模拟降雨装置可以模拟不同的降雨量,为不同降雨量地区采用排水沥青路面提供有效的指导数据。模拟行车装置可以模拟实际在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可以在不同速度、不同轮压条件下进行试验。能见度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在降雨条件下车轮高速运动时的能见度。整个测试装置弥补了现场测试方法的不足,可以为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

    一种加固软弱地基的变截面加筋碎石桩的施工桩管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93861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9854.4

    申请日:2014-04-2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加固软弱地基的变截面加筋碎石桩施工桩管及工艺。由法兰盘、进料口、上桩管、锁定套筒、下桩管、预制混凝土桩尖、桩管外壁凹槽组成。上桩管的截面半径大于下桩管,上桩管与下桩管通过锁定套筒连接,旋进或旋出锁定套筒上的螺杆可以将上下桩管进行连接或分离;当锁定套筒从桩管上取下时,上桩管可沿下桩管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上下自由滑动;靠近上桩管的顶端设有进料口,用于投放碎石和土工织物袋。采用该桩管进行施工能够避免人工爬管放入土工织物袋的危险,完成的变截面加筋碎石桩有利于桩体强度的全面发挥,加强近桩顶部的侧向约束作用,限制侧向变形,进而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减小桩顶的沉降。

    一种减小寒区隧道衬砌冻胀力的结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4174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25587.3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寒区隧道衬砌冻胀力的结构系统”,属于寒区隧道工程抗冻害领域。构造设计为:由内侧到外侧依次包括隧道初衬混凝土、复合土工布防水层、缓冲层和二次衬砌;所述缓冲层由聚乙烯泡沫塑料衬垫和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组成;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衬垫铺设并固定于防水层表面,并使二者紧密粘合;在聚乙烯泡沫塑料衬垫外侧浇筑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当地下水冻结成冰后,缓冲层结构可发挥保温作用,缓解地下水的冻结;当地下水冻结后,缓冲层通过自身的变形,对施加在二次衬砌结构上的冻胀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二衬的受力和变形,防止开裂,达到避免隧道结构冻害的目的。

    一种基于信道地图构建的隧道边缘计算终端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2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15420.3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信道地图构建的隧道边缘计算终端布局方法,包括:构建信道冲激响应模型、自适应动态噪声阈值生成、提取有效多径分量、计算稀疏信道数据、信道数据映射、补全信道数据矩阵、信道地图展示与布局优化等步骤;该基于信道地图构建的隧道边缘计算终端布局方法,基于隧道场景的电磁波传输特性构建信道模型,通过对隧道内多种稀疏信道数据的准确、实时提取,构建完整、准确的隧道场景的三维信道地图,获取传播路径信息、接收功率、路径损耗、均方根时延扩展和信道容量等信道数据,实现隧道边缘计算终端的有效布局优化,实现隧道场景多种信道数据的有效提取,实现隧道三维场景信道地图的完整构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