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1597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99079.5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32 , B21B37/44 , B21B37/46 , B21B37/74 , B21B2263/04 , B21B226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消除冷轧板表面热划伤缺陷的方法,包括热轧和冷轧,热轧原料卷外圈以及内圈钢板温度与环境温度偏差不大于5℃;冷轧辊辊温小于60℃;冷轧辊表面粗糙度第一架1.0~1.2μm,中间架次0.45~0.65μm,末架4.0~4.5μm;冷轧第一架道次变形量小于40%,其它架次道次变形量小于35%,轧制速度不超过1000m/min;乳化液温度小于60℃,乳化液浓度2.5~4%,乳化液流量密度3000~5000L/min.m2。
-
公开(公告)号:CN10229623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09270.5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退火机组生产0.25-0.35mm超光冷轧板的方法,其原料化学成分为:C0.06~0.08、Si≤0.03、Mn 0.25~0.35、P≤0.015、S≤0.012、Als0.01~0.05、N≤0.006,通过控制带钢在连退炉内的走行速度,采用较低的退火温度及粗糙度为0.3~0.4μm的光辊轧制,使平整延伸率控制在0.25~0.40%之间,从而实现大型立式连续退火机组合格生产0.25-0.35mm冷轧超光面板,平均抗拉强度达到347MPa,断后延伸率为45.5%,避免了板形不合格的情况,明显减少了残、次、废品,与罩式炉生产相比,其品种成材率可提高7%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296231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209270.5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退火机组生产0.25-0.35mm超光冷轧板的方法,其原料化学成分为:C0.06~0.08、Si≤0.03、Mn 0.25~0.35、P≤0.015、S≤0.012、Als0.01~0.05、N≤0.006,通过控制带钢在连退炉内的走行速度,采用较低的退火温度及粗糙度为0.3~0.4μm的光辊轧制,使平整延伸率控制在0.25~0.40%之间,从而实现大型立式连续退火机组合格生产0.25-0.35mm冷轧超光面板,平均抗拉强度达到347MPa,断后延伸率为45.5%,避免了板形不合格的情况,明显减少了残、次、废品,与罩式炉生产相比,其品种成材率可提高7%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091965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610046999.9
申请日:2006-06-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电机传动的带钢冷轧机工作辊负荷平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确定轧辊工艺参数、乳化液工艺参数值、动态调整轧制单位张力、压下率以及传动电机升速时的加速度来实现的。本发明通过确定合理的轧辊粗糙度和轧辊使用周期、适合的乳化液工艺参数、乳液流量控制等手段创造出一个适合于上下工作辊变形区不同轧制负荷的摩擦状态。根据工作辊轧制带钢的实际量来动态调整冷连轧机组的压下率、单位张力和传动电机加速度等控制参数来补偿由于过长的使用周期引起的工作辊磨损。通过上述综合控制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可将由于上下工作辊轧制负荷差引起的电机速度差控制在3%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87817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624.X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冷轧板表面色差的生产方法,采用“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加热→热轧→冷却→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平整”的工艺路线,热轧:投入热轧油,热轧油浓度0.5%,热轧轧制公里数40~70km,热轧板表面粗糙度(Ra)0.7?~2.5μm;冷轧:冷轧辊表面粗糙度(Ra):第1架1.0~1.2μm,第2架0.45~0.65μm,第3架0.45~0.65μm,第4架0.45~0.65μm,第5架(EDT)4.0~4.5μm,冷轧轧制公里数100~170km;平整:平整辊表面粗糙度Ra0.75~1.3μm,平整延伸率0.6%~1.3%;在原有设备状况不变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不增加生产成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控制简单,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明显,冷轧板表面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658869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012918.2
申请日:2008-08-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板连续平整焊缝轧制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平整辊液压缸及平整机前后张力辊,调整轧制力和带钢运行速度,采取先减速、再减轧制力,先恢复轧制力、再恢复速度的控制方法,实现冷轧板焊缝的连续平整轧制。本发明不影响前后工序的生产,消除了平整辊上的焊缝硌痕,因而避免了钢板的硌印缺陷,提高了钢板的表面质量,每年可节约价值达260万元。由于轧制力减少,从而降低了动力消耗,节省了能源。而且不必增加任何设备和投资,简单易行,见效快。
-
公开(公告)号:CN101658869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10012918.2
申请日:2008-08-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板连续平整焊缝轧制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平整辊液压缸及平整机前后张力辊,调整轧制力和带钢运行速度,采取先减速、再减轧制力,先恢复轧制力、再恢复速度的控制方法,实现冷轧板焊缝的连续平整轧制。本发明不影响前后工序的生产,消除了平整辊上的焊缝硌痕,因而避免了钢板的硌印缺陷,提高了钢板的表面质量,每年可节约价值达260万元。由于轧制力减少,从而降低了动力消耗,节省了能源。而且不必增加任何设备和投资,简单易行,见效快。
-
公开(公告)号:CN100551567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610046999.9
申请日:2006-06-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电机传动的带钢冷轧机工作辊负荷平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确定轧辊工艺参数、乳化液工艺参数值、动态调整轧制单位张力、压下率以及传动电机升速时的加速度来实现的。本发明通过确定合理的轧辊粗糙度和轧辊使用周期、适合的乳化液工艺参数、乳液流量控制等手段创造出一个适合于上下工作辊变形区不同轧制负荷的摩擦状态。根据工作辊轧制带钢的实际量来动态调整冷连轧机组的压下率、单位张力和传动电机加速度等控制参数来补偿由于过长的使用周期引起的工作辊磨损。通过上述综合控制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可将由于上下工作辊轧制负荷差引起的电机速度差控制在3%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8781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560624.X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冷轧板表面色差的生产方法,采用“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加热→热轧→冷却→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平整”的工艺路线,热轧:投入热轧油,热轧油浓度0.5%,热轧轧制公里数40~70km,热轧板表面粗糙度(Ra)0.7~2.5μm;冷轧:冷轧辊表面粗糙度(Ra):第1架1.0~1.2μm,第2架0.45~0.65μm,第3架0.45~0.65μm,第4架0.45~0.65μm,第5架(EDT)4.0~4.5μm,冷轧轧制公里数100~170km;平整:平整辊表面粗糙度Ra0.75~1.3μm,平整延伸率0.6%~1.3%;在原有设备状况不变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不增加生产成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控制简单,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明显,冷轧板表面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365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09247.6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轧制力计算精度的方法,利用压上液压缸,对下辊系及连杆进行称量计重,根据实测弯辊力与轧制力,绘制工作辊和中间辊弯辊力补偿曲线,并将带有补偿系数的工作辊或中间辊弯缸作用时对钢板施加的力加入轧制力计算,从而使轧制力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显著提高轧制力测量、计算和控制精度,为最低60吨轧制力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尤其是对于IF钢等硬度极软带钢的生产提供了保证,且能够减少钢板屈服强度损耗,为用户提供具有良好深冲深压性能的带钢,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