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4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56556.5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推进剂相容性实验的存储容器;解决实验中容器难以适应工作环境要求的问题;包括金属筒体、悬挂装置和密封装置;悬挂装置包括挂钩和安装挂钩的定位支撑板;定位支撑板搭接在金属筒体上端面的内沿上,定位支撑板上设置有加注孔和排气孔;密封装置包括加固环、密封盖、O型密封圈、加固螺盖和直通接口;加固环的外壁设置外螺纹,加固环的内侧壁下端与金属筒体外侧壁上端外沿固连;密封盖外侧壁下部设置安装O型密封圈的密封槽,密封盖外侧壁上部设置有外伸沿,密封盖顶部设置有上台阶,密封盖设置安装直通接口的泄压孔;密封盖外侧壁下部与加固环的内壁密封连接;加固螺盖下端开口,上端有上穿孔,加固螺盖与加固环螺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72032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462511.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五金工具,特别设计一种管钳及其使用方法,该管钳不受被做功柱体的形状、直径及长度限制;包括基座、卡爪组件及滑动加力杆组件;卡爪组件固定在基座上,通过滑动加力杆沿着卡爪内侧推移,使卡爪收缩,从而卡住管子,实现对管子的旋转做功。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对任意柱形体进行施工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23490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70372.7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30/02 , C10N30/10 , C10N30/08 , C10N30/06 , C10N40/25 , C10N10/04 , C10N10/12 , C10N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领域,针对依靠传统石油基基础油和添加剂配合来提高润滑油性能的方法不能达到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煤基全合成SN级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煤基全合成SN级润滑油按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1#煤基基础油40~55wt%,2#煤基基础油25~40wt%,汽油机油复合剂7~10wt%,降凝剂0.3~0.8wt%,粘度指数改进剂6~10wt%,复合抗泡剂0.02wt%;制备方法包括,复合剂配制、基础油调和及润滑油制备步骤。所得产品润滑油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和抗氧抗磨性能,同时与现有同等级的全合成类润滑油相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表现出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4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8094.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谱柱及乙炔和氨混合气体定量分析方法,能解决采用现有色谱柱对乙炔和氨混合气体定量分析时,测量速度慢、精度低,重复性差的问题。该色谱柱包括柱管和固定相,固定相为高聚合物多孔小球,其粒度为50~100目,平均孔径为22nm~51nm,比表面积为190m2·g‑1~263m2·g‑1。该定量分析方法步骤为:组装色谱柱,具体为:预处理柱管;封堵柱管一端,将15ml~25ml高聚合物多孔小球装入柱管内,封堵柱管另一端;将组装的色谱柱装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老化处理;采用老化处理后的色谱柱对乙炔和氨混合气体进行气相色谱测试分析,得到乙炔和氨混合气体的气相色谱图;根据气相色谱图,对乙炔和氨气进行定量,完成对乙炔和氨混合气体的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12942.7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硼酸酯类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及硼酸酯类引发剂。解决了现有通过三丁基硼制备PMMA/MMA体系的引发剂时,获得的引发剂中残留有三丁基硼,使凝胶化速度过快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硼酸酯类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摩尔比为1.1~1.8:1的正丁醇和三丁基硼;2)在氮气保护下,将三丁基硼放入反应容器中,将正丁醇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加入速度为2~50mL/min,加入完成后,在温度为100~118℃下反应2h以上,获得产物粗品;3)将产物粗品进行精馏得到硼酸酯类引发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硼酸酯类引发剂二丁基硼酸丁酯和一丁基硼酸二丁酯混合物,纯度高,能够减缓凝胶化速度,可用作骨科/牙科粘结剂的引发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655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1106407.2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肼类凝胶推进剂的凝胶模拟液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配方包括模拟液基体、凝胶剂及粘度调节剂,模拟液基体为水、醇或水与醇的混合物,模拟液基体质量浓度范围为90~99%;凝胶剂为亲水性物质,选用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卡波母、琼脂、明胶、环糊精衍生物及纳米HA/PVA多孔复合材料中的一种,凝胶剂质量浓度范围为0.1~5%;粘度调节剂为亲水性物质,选用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粘度调节剂质量浓度范围为0.1~5%。模拟液基体、凝胶剂和粘度调节剂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多步复合技术制备得到凝胶模拟液。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凝胶粘度计现场校准装置研究过程中,肼类凝胶推进剂对科研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365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301228.0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G09B2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燃型燃料点火特性研究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自燃型燃料点火过程中,无法采用普通碳氢燃料实验装置进行点火特性研究的问题。装置包括燃烧室、燃料供应单元、氧化剂供应单元、与燃烧室连通排气系统、设在燃烧室外侧壁的温控系统、高速摄像机和计算机;燃烧室设有视窗口、燃料进气口和氧化剂进气口;燃料供应单元包括燃料罐和燃料供应管;燃料供应管设在燃料进气口上,出口伸向燃烧室中心,入口与燃料罐相连通;氧化剂供应单元包括氧化剂罐和氧化剂供应管;氧化剂供应管设在氧化剂进气口上,入口与氧化剂罐相连通;高速摄像机拍摄燃料与氧化剂从相遇到点火过程的图像;计算机对图像处理,获得自燃型燃料点火延迟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336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0727835.7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燃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联环丁烷的制备方法及联环丁烷作为航空航天高能燃料的应用,克服现有syntin、联环丙烷制备方法存在的生产成本高、四环庚烷热稳定性差以及立方烷受常温形态限制等问题,本发明以卤代环丁烷为原料,首先在室温环境下通过格氏反应获得相应格氏试剂,之后通过添加催化剂及添加剂在室温环境或稍高温度环境下通过碳碳偶联反应,获得联环丁烷;本发明反应原料易得,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且反应过程中无副产物产生,收率可达到70%以上,纯度达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234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0070372.7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30/02 , C10N30/10 , C10N30/08 , C10N30/06 , C10N40/25 , C10N10/04 , C10N10/12 , C10N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领域,针对依靠传统石油基基础油和添加剂配合来提高润滑油性能的方法不能达到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煤基全合成SN级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煤基全合成SN级润滑油按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1#煤基基础油40~55wt%,2#煤基基础油25~40wt%,汽油机油复合剂7~10wt%,降凝剂0.3~0.8wt%,粘度指数改进剂6~10wt%,复合抗泡剂0.02wt%;制备方法包括,复合剂配制、基础油调和及润滑油制备步骤。所得产品润滑油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和抗氧抗磨性能,同时与现有同等级的全合成类润滑油相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表现出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2979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59603.7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肼分解制氢的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镍‑铱基负载型催化剂催化肼分解制氢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肼制氢方法中催化剂活性较低、催化剂制氢选择性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制备颗粒状氧化铝催化剂载体;步骤1.2)配制镍和铱金属摩尔比为1∶0.05‑4的水溶液;步骤1.3)采用液相浸渍法使颗粒状氧化铝载体负载镍和铱金属,随后依次进行固液分离、水浴干燥和焙烧处理;步骤1.4)重复步骤1.3),直至氧化铝载体上的镍和铱金属负载量达到10‑40wt%后,依次进行氢气还原、含氧气1%‑10%的气氛老化处理,得到镍‑铱/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步骤2)使用镍‑铱/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催化肼分解制取氢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催化肼分解制氢的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