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23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75276.5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采用丙烯酸镁、羧甲基壳聚糖、植酸为主要成分的共混溶液制备的化学‑物理双网络交联的水凝胶。其中共价交联来源于自由基聚合反应构建的聚丙烯酸镁网络。非共价交联来源于互穿网络中各组分间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以及在生理环境的应用过程中逐步诱导形成的羧甲基壳聚糖链缠结网络。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植酸的浓度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螯合镁离子进而控制水凝胶的结构强度,达到可注射的效果。同时植酸可以螯合蛋白质,增强其对组织的粘附性。该制备工艺简便,易于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且所有原材料均易于获得,价格低廉。该水凝胶具有对组织的高粘附效率和湿粘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2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4053.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G77/388 , C09J183/08 , A61L24/06 , A61L2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功能分子合成、抗菌止血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有机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有机粘合剂为胍阳离子改性的聚硅氧烷。本发明基于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将胍阳离子基团引入聚硅氧烷结构中制得粘合剂;该粘合剂在各类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粘附性能,在金属、玻璃和生物表皮等基材上均可表现出强粘附力;该粘合剂在水下等润湿环境中可以根据所需时间自动脱粘,并且使用温和溶剂可以立刻脱粘;该粘合剂也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和快速止血能力,适用于创口抑菌止血、创口组织修复、创口护理以及创口粘合剂或敷料的按需脱粘等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17743.9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8F218/08 , A61L24/06 , A61L24/00 , C08F220/14 , C08F8/28 , C08F8/12 , C08F8/3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影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显影栓塞微球的结构式为:#imgabs0#其中,m>0,n>0,R1分别为H或带有磺酸基的C1~6的烷基链,R2分别为羟基或离子基团。本申请实施例的显影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微球具有显影功能,且合成路线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02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397059.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江苏倍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膨胀瞬吸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乙烯醇加入到水中搅拌升温形成稳定溶液;将聚乙烯醇缩醛物加入到冰醋酸中搅拌形成聚乙烯醇缩醛物稳定溶液,加入1~5份聚乙烯醇缩醛物稳定溶液,加入5~20份淀粉、2~10份甘油、2~15份二甲基羟基硅油和1~5份聚乙二醇,得到混合溶液;加入5~20份表面活性剂、50~150份催化剂和75~150份交联剂,高速搅拌发泡;倒入模具,将模具放入烘箱中交联固化,得到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将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切割、清洗至中性,干燥后经辐照灭菌得到高膨胀瞬吸止血海绵。本发明制备的止血海绵具有生物安全性高、吸液能力强、膨胀性能优异,且干态下柔软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0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170300.3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 渭南高新区惠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L24/08 , C08B37/08 , C08F220/54 , C08F220/58 , A61L24/06 , A61L24/00 , A61K31/722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仿贻贝壳聚糖水凝胶粘合剂的制备方法,首先以壳聚糖CS为基体,采用碳二亚胺偶联法制备贻贝仿生改性壳聚糖Cat‑CS,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温敏聚合物PNAM;然后在冰水浴条件下,依次将PNAM溶液与NaHCO3溶液滴加入贻贝仿生改性壳聚糖Cat‑CS溶液中,持续搅拌,随后恒温水浴形成水凝胶粘合剂,最后冷冻干燥得到干凝胶。本发明还公开了可注射型仿贻贝壳聚糖水凝胶粘合剂的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物相容性差、交联速度缓慢以及在潮湿条件下粘合剂无法有效粘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1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12831.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控形状记忆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形状记忆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光控形状记忆微胶囊包括胶囊芯和包覆所述胶囊芯的胶囊壁,所述胶囊芯包括二维光热纳米材料和热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所述胶囊壁包括水溶性聚合物材料。本发明以热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为基础,通过添加二维光热纳米材料,使得二维光热纳米材料和热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配合作用,二维光热纳米材料具有光热效应,当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时,温度升高,进而促发热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从而赋予所述微胶囊光控形状记忆能力,使得所述微胶囊可以实现体外远程调控,增加所述微胶囊的形状记忆性能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2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69573.1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粘合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诱导的抗溶胀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包括的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肽以及接枝了温敏性聚合物的多孔二氧化硅,所述生物大分子与接枝了温敏性聚合物的多孔二氧化硅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水凝胶网络结构,所述生物活性肽与生物大分子发生自由基交联反应而连接,通过将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肽、接枝了温敏性聚合物的多孔二氧化硅、引发剂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均匀混合,脱气后得到预聚液,将预聚液滴加至应用部位,随后通过紫外光或者蓝光照射,引发预聚液光固化形成生物粘合剂,本发明制备的粘合剂可应用于生物组织粘合与修复,实现血管封堵止血、粘附伤口及良好的抗溶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856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3712.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青岛中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多孔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可吸收多孔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淀粉复合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制成淀粉悬浮液;S2、将淀粉悬浮液和六氟异丙醇混合,加入聚己内酯,制得电纺液,静电纺丝,制得纳米纤维膜;S3、将纳米纤维膜切碎,制得短纤维,将短纤维分散至去离子水中,加入壳聚糖微球和琼脂糖,升温至90‑95℃,混合均匀后抽滤、冷冻干燥,制得多孔骨架;S4、将所述多孔骨架在凝血酶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浸渍后过滤,冷冻干燥、粉碎。本申请的多孔止血粉末多孔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吸水崩解,止血速度快,抑菌作用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856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7145.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栓塞材料技术领域。栓塞微球包括聚乙烯醇微球以及修饰于聚乙烯醇微球的具有AIE性能的化合物。其中,具有AIE性能的化合物为四苯乙烯类化合物。本申请通过聚乙烯醇微球化学键合修饰具有AIE(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有机分子化合物,具有AIE性能的有机分子化合物为四苯乙烯类化合物,实现荧光强度可控的栓塞微球。本申请的栓塞微球在具有负载药物的同时具有荧光显影能力,方便术中精准栓塞和术后评估。并且栓塞微球具有较低的密度、较好的悬浮性能和弹性、以及合适的粒径尺寸,有利于栓塞手术中的方便递送。
-
公开(公告)号:CN1191580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08363.1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骨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可吸收骨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黑磷与聚多巴胺的Tris‑HCl溶液混合,反应,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黑磷;2)在冰浴环境下,将壳聚糖溶液中逐滴加入五水β‑甘油磷酸钠溶液,得到壳聚糖水凝胶;3)在冰浴条件下,将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黑磷与所述壳聚糖水凝胶共混,得到共混溶液;4)将所述共混溶液中共混入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即得到可吸收骨腊。本发明骨腊具有超黏附、温敏性、药物智能释控、可快速止血的特点,如利用808nm近红外光辐照时间能实现本发明骨腊负载药物的体外智能控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