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和具有这种冷却系统的内燃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0520005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510096903.5

    申请日:2005-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285 F01P11/028 F01P2060/08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其中,任何气泡不被传递到水泵(冷却剂抽吸装置)中,因而,防止了水泵的效率降低,从而提高了冷却性能;也提供了具有这种冷却系统的内燃发动机。装配在汽缸盖(内燃发动机)(1)上的出水口(冷却剂分配装置)(3)的内部被隔离壁(3b)分隔,以形成送料室(3c),用于将从汽缸盖(1)引入的冷却剂输送到具有散热器的第一通路(A)中;和接收室(3d),其包括第二通路(B),用于接收从加热中心返回来的冷却剂。在接收室(3d)和送料室(3c)之间,形成通道(气泡引导部分)(3e),使得两个室互相连通。结果,经过第二通路(B)流动的冷却剂中的气泡通过通道(3e)被引导到送料室(3c)中,并被从散热器中去除。

    曲轴箱排放控制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6204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200410032504.8

    申请日:2004-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22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曲轴箱排放控制装置包括可将油雾与流经的漏气分离开的气液分离器。第一通道形成于曲轴箱和气缸盖中,并连接曲轴箱的内部和由气缸盖构成的气门摇臂罩腔。第二通道从气门摇臂罩腔延伸到气液分离器。第三通道从气液分离器延伸到内燃机的进气系统。为降低内燃机整体结构的高度,气液分离器在气缸盖进气口下方位置处由气缸盖整体构成。

    气缸体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6796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410083537.5

    申请日:2004-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7/0068 F02F7/00 F02F7/0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少数目的气缸体结构,其可以有利地防止曲柄轴承部分等的变形。在气缸体(1)中,具有:形成在上表面上用于使用螺栓连接气缸盖的螺栓孔(3);形成在后端表面上用于安装诸如变速箱壳的壳体的后端表面上的弧形连接表面(5);以及形成在连接表面的下端之间的中心部分中的曲柄轴承部分(6):连接表面(5)的上部通过弧形肋(7)连接为弧形;左右凸起(4)的下端分别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螺栓孔,其延伸并连接到弧形肋(7)的下部;以及左右主径向肋(10)分别从螺栓孔凸起(4)的下端的外部延伸到曲柄轴承部分(6)的中心。

    曲轴箱排放控制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8027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410032504.8

    申请日:2004-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22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曲轴箱排放控制装置包括可将油雾与流经的漏气分离开的气液分离器。第一通道形成于曲轴箱和气缸盖中,并连接曲轴箱的内部和由气缸盖构成的气门摇臂罩腔。第二通道从气门摇臂罩腔延伸到气液分离器。第三通道从气液分离器延伸到内燃机的进气系统。为降低内燃机整体结构的高度,气液分离器在气缸盖进气口下方位置处由气缸盖整体构成。

    冷却系统和具有这种冷却系统的内燃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743648A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10096903.5

    申请日:2005-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285 F01P11/028 F01P2060/08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其中,任何气泡不被传递到水泵(冷却剂抽吸装置)中,因而,防止了水泵的效率降低,从而提高了冷却性能;也提供了具有这种冷却系统的内燃发动机。装配在汽缸盖(内燃发动机)1上的出水口(冷却剂分配装置)3的内部被隔离壁3b分隔,以形成送料室3c,用于将从汽缸盖1引入的冷却剂输送到具有散热器的第一通路A中;和接收室3d,其包括第二通路B,用于接收从加热中心返回来的冷却剂。在接收室3d和送料室3c之间,形成通道(气泡引导部分)3e,使得两个室互相连通。结果,经过第二通路B流动的冷却剂中的气泡通过通道3e被引导到送料室3c中,并被从散热器中去除。

    密封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7347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100535.2

    申请日:2004-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00 F01M2011/0062 F16J15/062 F16J15/14

    Abstract: 发动机的上油盘包括一个具有油盘邻接表面的凸缘,该凸缘同一个位于气缸体上的凸缘固定连接。所述油盘邻接表面包括一个大致平行于气缸体的气缸体邻接表面的平坦部,一个相对于平坦部倾斜的倾斜部,以及一个连接平坦部和倾斜部的垂直壁面。所述垂直壁面大致垂直于平坦部。所述气缸体和所述上油盘通过内设的液态填料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结构中,液态填料得到充分的固化,用少量的材料就可得到足够的密封性能。

    油位计导向器结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07074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510076197.8

    申请日:2005-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12 G01F23/04

    Abstract: 一种油位计导向器结构,包括用于测量汽车发动机油的油位计。油位计保持在油位计导向器内。所提供的夹子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述第一端部保持于固定在发动机主体上的树脂件上,上述第二端部保持于油位计导向器上。油位计设有可与夹子的第二端部接触的两个线性止动器和固定在油位计导向器的端部上的O形圈。油位计导向器的端部沿第一方向插入连通孔,同时,夹子的第一端部在第二方向上被压向树脂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彼此平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