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39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493704.1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D253/075 , C07D405/04 , C07H1/00 , C07H19/1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6‑氧烷基1,2,4‑三嗪‑3,5(2H,4H)‑二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1,2,4‑三嗪‑3,5(2H,4H)‑二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直接与环醚或链醚发生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以可见光为光源,以有机光敏分子为光催化剂,避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利用空气中的氧分子为绿色的氧化剂,无需额外添加氧化剂。本发明使用的试剂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52386.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D307/52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35/5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制备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5‑羟甲基糠醛和氨水装入装载有催化剂的反应釜中,将氢气通入反应釜中,150℃~190℃下反应10~14h,发生还原氨化反应生成2,5‑二(氨基甲基)呋喃;所述的催化剂为核壳结构,其组成包括二氧化硅壳和金属核;其中金属核为金属M,为Ni或Co;二氧化硅与金属M的摩尔量比为0.1~0.3。本发明无副产物,无污染,三废少,5‑羟甲基糠醛转化率可达99%,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选择性为99%,实现了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绿色可持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0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97912.X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C227/08 , C07C229/08 , B01J23/755 , B01J35/3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制备丙氨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丙酮酸和氨水装入装载有催化剂的反应釜中,将氢气通入反应釜中,90℃~120℃下反应1‑3h,发生还原氨化反应生成丙氨酸;所述的催化剂为核壳结构,其组成包括二氧化硅壳和金属核;其中金属核为金属M1和金属M2,分别为Ni和Co;Ni和Co的摩尔量总和占催化剂整体的75%‑91%,金属Ni与Co的摩尔比例为:1~9:9~1。本发明避免原有工艺存在的本质上的安全隐患,实现丙氨酸的绿色可持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5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41616.9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C209/48 , C07C209/16 , C07C211/12 , B01J23/75 , B01J23/46 , B01J23/8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制备己二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6‑羟基己腈、氨和催化剂置于高压反应釜中,然后充入氢气,在磁力搅拌、100~200℃下反应10~24h,得到己二胺;其中,摩尔比为6‑羟基己腈:氨=1:5~20,氢气压力为1~10MPa,催化剂用量为6‑羟基己腈的1.0wt%~25.0wt%。所述的催化剂的组成包括载体和负载物。本发明一步催化胺化反应制备己二胺,避免原有工艺存在的本质上的安全隐患,又解决了关键原料己二腈短缺的问题,可实现己二胺的绿色可持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583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493704.1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D253/075 , C07D405/04 , C07H1/00 , C07H19/1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6‑氧烷基1,2,4‑三嗪‑3,5(2H,4H)‑二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1,2,4‑三嗪‑3,5(2H,4H)‑二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直接与环醚或链醚发生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以可见光为光源,以有机光敏分子为光催化剂,避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利用空气中的氧分子为绿色的氧化剂,无需额外添加氧化剂。本发明使用的试剂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8992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0515.5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F15/02 , C07F13/00 , B01J31/22 , B01J31/04 , B01J35/39 , C07B53/00 , C07D301/06 , C07D303/3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键连光敏剂的吡咯烷基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具有氮四齿手性中心和噻吨酮光敏结构单元的结构;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将手性四齿配体与光敏剂通过化学键进行键连,随后与金属盐络合,获得具有手性催化中心和光催化中心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将该催化剂应用于查尔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开发了以氧气为氧化剂的不对称环氧反应工艺。本发明环境友好,并具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8457.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D295/023 , C07D295/027 , B01J21/04 , B01J21/06 , B01J21/08 , B01J23/75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制备哌啶的方法。该方法以来源于生物质的δ‑戊内酯为初始原料,先依次生成5‑羟基戊腈、4‑氰基丁醛,再以壳层为Al2O3的核壳结构材料为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哌啶。本发明涉及的催化反应为低压反应,对反应设备要求不高,提高了反应的经济可行性;催化过程中的副产物无污染,三废少,实现哌啶的绿色可持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7536.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C213/02 , C07C217/90 , B01J23/75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制备4,4’‑二氨基二苯醚的方法。该方法以4,4’‑二硝基二苯醚为初始原料,经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还原制得4,4’‑二氨基二苯醚;催化剂的制备中,借助膜分散微反应器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前提下提高金属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散度,减少金属用量,负载型结构一体成型,并且实现了连续生产催化剂前驱体。本发明制备工艺更加绿色高效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应用于4,4’‑二硝基二苯醚的加氢还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71447.4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C253/22 , C07C255/12 , C07C253/00 , C07C255/04 , B01J21/04 , B01J21/06 , B01J23/06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5 , B01J23/78 , B01J23/8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制备己二腈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固定床工艺,以煤炭炼焦副产纯苯深加工产业链产品ε‑己内酯为初始原料,经两步常压催化反应制备己二腈;使用的催化剂制备简单,采用常规方法即可;催化剂活性组分采用Ni、Cu、Fe、Zn、Co、Mn、Cr、La、Ce、Pr等金属的氧化物,载体及催化活性组分价廉易得。本发明避免原有工艺存在的本质上的安全隐患,又延长了我国煤炭生产加工的产业链,实现己二腈的绿色可持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64080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396819.2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7B43/00 , C07C247/10 , C07C303/40 , C07C311/21 , C07D317/5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锰盐、烯烃衍生物、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叠氮三甲基硅烷和过氧化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在25‑75温度下反应6‑12小时,经柱层析分离提纯,最后得到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其中,摩尔比锰盐:烯烃衍生物: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叠氮三甲基硅烷:过氧化合物=0.1‑0.2:1:1.5‑2.5:2.5‑3.5:2.5‑3.5;溶剂用量为每毫摩尔的烯烃衍生物使用6~7毫升溶剂。本发明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