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2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710525700.6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前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地板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前舱横梁、以及前横梁,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前舱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前纵梁,所述前舱横梁、所述两个前纵梁和所述前横梁围成闭环框架结构,所述地板纵梁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地板纵梁的后端连接于对应的后纵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公开的车身结构在受到前碰或后碰时,能够更好地实现碰撞力传递和分散,从而减小车身结构的变形,降低乘员可能受到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25700.6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前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地板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前舱横梁、以及前横梁,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前舱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前纵梁,所述前舱横梁、所述两个前纵梁和所述前横梁围成闭环框架结构,所述地板纵梁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地板纵梁的后端连接于对应的后纵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公开的车身结构在受到前碰或后碰时,能够更好地实现碰撞力传递和分散,从而减小车身结构的变形,降低乘员可能受到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710527545.1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前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地板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地板后横梁,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地板纵梁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地板纵梁的后端连接于对应的后纵梁,所述地板后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地板纵梁或所述两个后纵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公开的车身结构在受到前碰或后碰时,能够更好地实现碰撞力传递和分散,从而减小车身结构的变形,降低乘员可能受到的伤害。
-
-
-
公开(公告)号:CN118269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294909.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30/09 , B60W30/095 , B60W40/10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控制器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车辆周边的障碍物信息;根据障碍物信息,确定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确定存在碰撞风险,对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行控制,以使车辆的行驶轨迹为曲线。通过将车辆的行驶轨迹调整为曲线,增加车辆行驶过的路程,使车辆在通过曲线行驶接近存在碰撞风险的障碍物过程中,受到风阻、滚阻等因素的作用,尽可能消耗掉自身的运动能量,避免碰撞发生,而即便车辆最终发生了碰撞,也能通过对车辆运动能量的消耗减小碰撞时的冲击力。车辆的曲线行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车内人员的注意,提醒车内人员采取安全措施。从而,能降低车辆的碰撞风险,保证车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27545.1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前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地板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地板后横梁,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地板纵梁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地板纵梁的后端连接于对应的后纵梁,所述地板后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地板纵梁或所述两个后纵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公开的车身结构在受到前碰或后碰时,能够更好地实现碰撞力传递和分散,从而减小车身结构的变形,降低乘员可能受到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214451305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3198077.4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身用于与电池包连接,车身包括车身纵梁、门槛和第一横梁,车身纵梁的长度方向与车身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第一横梁连接至车身纵梁和门槛,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第一横梁还与电池包连接。这样,车身纵梁、第一横梁和门槛共同形成完整的传力路径,共同分散作用力,以阻止作用力破坏电池包,防止电池包挤压起火,防止车身纵梁发生扭转从而导致车身纵梁的变形模式异常,减小了整车的侵入量,增强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468976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23252787.0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前端结构用于车辆,前端结构包括纵梁、A柱、副车架和第一防撞梁,A柱与纵梁连接,副车架沿前端结构的高度方向位于纵梁的下方,副车架与A柱连接,第一防撞梁与副车架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结构,第一防撞梁能够保护副车架,减小作用到副车架的作用力,纵梁、第一防撞梁和副车架能够共同分散受力,防止碰撞所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到A柱和电池包,以共同保护A柱和电池包,提高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0027340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520576.9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34
Abstract: 为克服传统的三段支撑式行人前端保护总成仍不够合理,行人被碰撞时极易使小腿产生较大的弯矩,极易对行人小腿造成较大的伤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人前端保护总成及车辆。一种行人前端保护总成,包括上支撑结构、中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中支撑结构包括前保蒙皮、吸能泡沫和前防撞梁;吸能泡沫和所述前防撞梁在车身高度方向上部分错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人前端保护总成,其在中支撑结构上使吸能泡沫与前防撞梁在车身高度方向上部分错位,发生碰撞时,使吸能泡沫的部分处于无支撑的状态,有效降低了中支撑结构的刚度,且更为关键的是,无支撑的部分因碰撞易使吸能泡沫整体向下或者向上滑动,可根据需要诱导腿部后倾或者前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