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844946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20848744.X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IPC: B63B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船舶空心首柱,包括纵向桁板,水密的顶封板,左右两片外板、上下两端封板及若干横隔板,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成型。纵向桁板位于所述左右两片外板之间的中纵剖面上,且其上、下端分别与所述顶部封板和左右外板焊接,横隔板位于所述上下两端封板之间,其间距不大于设计船舶的肋骨间距。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有益效果:实现了前端部尖而消瘦的光顺的线型,减小船体阻力,减小首部上浪现象;采用空心首柱有足够厚度的左右两片外板、中桁板及顶封板,因此具有结构强度好、重量轻的特点;空心首柱与船体连接处的空间宽敞,便利了船体结构之间的装配、焊接施工,缩短了全船的建造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1971127U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20042435.4
申请日:2011-02-21
Applicant: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IPC: B63B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船首首柱,其特征在于,首柱的剖面尖端部为实心铸钢件,左右两片外板、上下两端封板的各自的下顶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实心铸钢件上,上顶端分别与顶部封板焊接。本实用新型在外形满足船体首端线型的要求,结构尺寸满足CCS“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将首柱端部做得更尖,线型更光顺,既减轻了首柱重量,又保证了首柱的最佳的强度和抗冲击性,有效地解决首端部施工困难程度,提高功效,缩短建造周期,可广泛应用在所有船舶设计与建造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204310021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522335.5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IPC: B63B4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载型呆木,所述呆木为横截面呈倒梯形或矩形的长段,所述长段具有相当压载质量,连接安装在船舶底部下方。在呆木原有减摇及改善船舶稳定性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压载功能。由于呆木处于船体底部的最低位置,故其压载效果最佳。整个呆木结构可根据船体浮态所需压载的要求,确定呆木的内部结构及压载物料的种类和配比。本实用新型建造简单、安装方便,可根据现场的吊装工具分段建造安装。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前期设计时出现首倾及稳性储备不足,需要考虑压载等船舶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203666917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849096.X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IPC: B63B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分段栏杆,包括若干栏杆单元,所述栏杆单元由竖向栏杆、横向栏杆组成,所述竖向栏杆与横向栏杆相互连接;各栏杆单元之间相互分离。本实用新型栏杆分为若干栏杆单元,栏杆单元的安装及施工方便。由于栏杆单元相互独立,当损坏时,只是维修更换一段即可,这样既节约了维修时间,也减少了维修成本。栏杆单元下部采用基座与甲板连接,可以避免栏杆受外力变形时,拉伤甲板,破坏甲板的完整性和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863711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546613.1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IPC: B63B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行艇,艇体横向呈V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艇的艇首为平头、纵流型,艇尾采用滑行艇尾,艇底舯部左、右两舷斜升角为0~25度、艇底艉部左、右两舷横向斜升角为0~25度,从艇底舯部至艇底艉部的左、右两舷斜升角平滑过渡。结合了平头纵流船首与滑行艇船尾的特点。船型能满足浅吃水、高航速、良好的操纵性和冲摊靠岸的需求;滑行艇船尾具有提高动升力的能力,采用喷水推进方式,受吃水影响小,操纵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201943383U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20676354.5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游泳池,包括左右两个片体和连接在左右片体之间的第一连接桥,左右两个片体均为船体结构,船体结构设计满足船舶的结构强度、平稳、抗沉和安全性能要求,第一连接桥在左右片体的下部将所述左右片体连接,第一连接桥上铺设可透水的底板,构成游泳池池底。游泳池依靠左右片体的舱室提供浮力,并且控制游泳池内水的深度。此游泳池设计满足海上船舶的所有稳性、不沉性、结构强度、人员安全等性能要求。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沿海、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中使用,有效利用了水资源,保证了游泳用水的清洁和流动性,同时安全性好,大大节约了城市用水,极其具有推广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