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机动车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96736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138115.8

    申请日:2005-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2590/04 Y02A50/2322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在向发动机(16)的排气通路供给二次空气的二轮机动车中,在作为排气通路的排气管(33)上设置多个作为二次空气导入通路的第1空气导入通路(75)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76),从第1空气导入通路(75)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76)向排气管(33)导入二次空气,通过增加向排气管(33)的二次空气导入量,可促进排气管(33)内的未燃烧气体的氧化。通过改善二轮机动车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来增加二次空气导入量,以确保必要的量而不会造成输出功率下降等的影响。

    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220604C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1139668.7

    申请日:2001-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该导风结构能使前盖小型化,并提高配置在其内部的散热器的冷却效率。在前盖(4)的前面中央部,在空气吸入口(6)、支架护罩(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排风口(8)。在空气吸入口(6)上设有百叶板(61),该百叶板(61)的尖端从前盖(4)的前面线(6a)突出。空气吸入口(6)的上下长度(L1)与散热器(43)的上下长度(L2)基本一致,排风口(8)的上下长度(L3)比这些长度长。在前盖(4)的内侧空间,在前管(6)的前方配置有散热器(43),在散热器(4)的前面安装有冷却风扇(44),在冷却风扇(44)的前方下部,配置有散热器贮水箱(45),在散热器(43)上配置有喇叭(46)。

    二轮摩托车的车座开闭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495082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8684.8

    申请日:2003-07-10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座开闭机构,其技术方案是:使铰链轴(77)倾斜成侧视为向前下方低垂、同时俯视为其前部向车身内侧靠近的形式;在关闭前后双人座(23)的状态下,能使设置在前后双人座(23)的底板(54)的前部的凸出部(186)与设置在物品收存箱(22)的前部的凹部(184)配合。由于利用凹部和凸出部进行行李箱与前后双人座的配合,所以,可以节省一个车座锁闩,在保持防盗功能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内燃机的吸气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816A

    公开(公告)日:1998-11-25

    申请号:CN98105444.7

    申请日:1998-03-12

    Inventor: 确薰 草野拓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吸气装置,混合气出入支管不用必要以上的长度、吸气室安装自由度大、可以避免与车体的干涉。其构成如下:在节流阀的下游的吸气通路22a上分支出混合气出入支管22d,该支管22d连接吸气室30,其特征是:在连接在前述的节流阀的上游侧的空气滤清器罩26上设置了吸气室30。

    二轮摩托车主支架的锁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010A

    公开(公告)日:1992-12-16

    申请号:CN92102477.0

    申请日:1992-03-18

    Inventor: 草野拓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盗的二轮摩托车主支架锁定装置。主支架17通过贯穿于发动机罩16前下方突出部分19的轴18使之能够自由地起伏。在突出部分19的后方设有锁定部分16b。在主支架17的轴支承部位下面还设有主支架17直立时能够插入弹子锁24锁栓25的锁栓插孔23。主支架一旦立起,锁栓25就可插入到插孔23中进行锁定,使锁栓25无法拔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主支架17要放倒,然而由于锁体25与锁定部分16b已连接从而使之无法放倒,由此完成了对二轮摩托车的防盗。

    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72088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38037.9

    申请日:2003-05-30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采用该排气装置的机动二轮车中,在把手和驾车者用座位之间配置有一对驾车者放脚用的脚踏板41、42,这对脚踏板通过向上方鼓出的鼓出部58连接在一起,在该鼓出部58内配置有引擎16的一部分,通过排气管53和引擎16连接的消音器21配置于脚踏板41、42的其中之一的下方。其效果为:可以将消音器大致配置于车体纵向的中央,可以提高车体纵向的重量平衡性。进而,在本发明中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将消音器配置于车体后方时,在设计上要受到在车体上配置重物等的制约,从而本发明可以增大车体的设计自由度。

    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357472A

    公开(公告)日:2002-07-10

    申请号:CN01139668.7

    申请日:2001-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该导风结构能使前盖小型化,并能提高配置在其内部的散热器的冷却效率。在前盖4的前面中央部,在空气吸入口6、支架护罩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排风口8。在空气吸入口6上设有百叶板61,该百叶板61的尖端从前盖4的前面线(6a)突出。空气吸入口6的上下长度L1与散热器43的上下长度L2基本一致,排风口8的上下长度L3比这些长度长。在前盖4的内侧空间,在前管6的前方配置有散热器43,在散热器4的前面安装有冷却风扇44,在冷却风扇44的前方下部,配置有散热器贮水箱45,在散热器43上配置有喇叭46。

    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的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84839C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申请号:CN98105251.7

    申请日:1998-02-23

    Abstract: 由在前后方向上纵长的空气滤清器滤芯33将空气滤清器18左右划分成污浊侧34和清洁侧35,从前方延伸出的进气管20的延长部36向污浊侧34内纵长地伸出,在清洁侧35内大体与空气滤清器滤芯33平行地安装感温动作阀26,从其前端贯通前面壁47延伸到前方的旁通管27与从前面壁47向前方延伸、连接到化油器22的连接管21大致平行,以前端连接到化油器22的旁通通道上。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冷却水配管配置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319511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01103364.9

    申请日:2001-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16 F02B61/02

    Abstract: 在腿罩33、34内设有向散热器31注入冷却水用的注入口55和从该注入口55连接到散热器31上部的注入管54,上部冷却水配管52从发动机16的气缸盖43上部朝车身前方基本水平地延伸后再往斜上方延伸,其前端通过中继管53与注入管54连接。这样,混入发动机的冷却水通路内的空气,可容易地通过上部冷却水配管和注入管排往注入口,可提高排气性。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可缩短上部冷却水配管的长度,可减少用于把上部冷却水配管固定在车架上的、车架侧的加工成本和固定配件、小螺丝等的材料费。另外,还可以减少把上部冷却水配管组装到车身上的组装工作量,提高生产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