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80494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17720.2
申请日:2006-05-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9/06 , B25J9/1676 , F16P3/144 , F16P3/147 , G05B19/4061 , G05B2219/37275 , G05B2219/39097 , G05B2219/39098 , G05B2219/40607 , G05B2219/49138
Abstract: 在机器人的周围,设置通过传感器确认不存在工作者等障碍物的监视区,在机器人的高速移动时,向所述高速移动的移动方向扩大基于传感器的监视区。
-
公开(公告)号:CN1819893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480018837.3
申请日:2004-06-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18 , B23P2700/50 , B25J9/0093 , B25J13/02 , B62D65/02 , B66C23/005 , B66F9/06 , Y10T29/49826 , Y10T29/53539
Abstract: 本发明可自动地输送零件,且仅是辅助将零件安装在被安装体上的操作,从而高效地进行安装操作。零件输送·安装装置(1)包括在自动推进式转向架上的动力辅助机构。零件输送·安装装置(1)如果在零件接收位置(SP)处接收水箱(T),就会沿着行驶感应通路(K)高速行驶到主线路(ML),将水箱(T)输送到车体(W)的安装位置附近,和车体(W)的流动同步并在车体(W)的输送方向上自动行驶。操作者(MS)通过动力辅助机构确定水箱的位置,将水箱(T)安装在车体(W)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540209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480018837.3
申请日:2004-06-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18 , B23P2700/50 , B25J9/0093 , B25J13/02 , B62D65/02 , B66C23/005 , B66F9/06 , Y10T29/49826 , Y10T29/53539
Abstract: 本发明可自动地输送零件,且仅是辅助将零件安装在被安装体上的操作,从而高效地进行安装操作。零件输送·安装装置(1)包括在自动推进式转向架上的动力辅助机构。零件输送·安装装置(1)如果在零件接收位置(SP)处接收水箱(T),就会沿着行驶感应通路(K)高速行驶到主线路(ML),将水箱(T)输送到车体(W)的安装位置附近,和车体(W)的流动同步并在车体(W)的输送方向上自动行驶。操作者(MS)通过动力辅助机构确定水箱的位置,将水箱(T)安装在车体(W)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30483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80051481.8
申请日:2005-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P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21/00 , B23P2700/50 , B25J9/1674 , G05B19/41865 , G05B2219/32009 , G05B2219/33006 , G05B2219/40202 , Y02P90/04 , Y02P90/08 , Y02P90/20 , Y10T29/53978
Abstract: 一种有效地分配了人共存型组装装置和操作者共存的作业区域的搬送·组装系统。在作业区域内存在人共存型组装装置(R)和操作者(SS)协作进行作业的区域(A1)、人共存型组装装置单独移动的区域(A2)、在人共存型组装装置(R)单独移动期间操作者单独作业的区域(A3)以及(A4)的区域。此外,在该作业区域内,设置了以车体(W)被悬吊的状态向箭头方向(左方向)移动的主线(ML)、人共存型组装装置(R)行进的辅助线(SL)、罐载置台(TB)、罐收纳棚(TT)以及部件载置台(BB)。上述主线(ML)与区域(A1)一部分重复,上述辅助线(SL)设置成与主线(ML)正交,同时一部分与主线(ML)平行,并与人共存型组装装置单独移动的区域(A2)重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018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024215.X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部检查装置。为了检查焊接部(32)的焊接是否合格,焊接部检查装置(10)具有摄像头(40)、判别机构(56)、波长转换板(44)和遮蔽部件(46),所述焊接部(32)是使从定子铁芯(14)的槽(18)突出的导电体(22)的顶端部分(30)彼此接合的部位。摄像头(40)对焊接部(32)进行拍摄。判别机构(56)根据焊接部(32)的轮廓来进行焊接是否合格的判别,其中所述焊接部(32)的轮廓根据由摄像机(40)拍摄到的焊接部(32)的图像(51)来识别。波长转换板(44)从拍摄对象面(52)的背面(54)侧来向焊接部(32)照射光。遮蔽部件(46)介设于波长转换板(44)与焊接部(32)的背面(54)之间,以使焊接部(32)的轮廓在被强调的状态下被摄像头(40)拍摄。
-
公开(公告)号:CN1812867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480017905.4
申请日:2004-05-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5J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力搬运装置,其减轻在作业人员操作搬运手段来搬运仪表板(P)时对作业人员的负荷,该装置具备:握持仪表板(P)的仪表板握持手段(27)、在该仪表板握持手段(27)和所述搬运手段的连接部设置的浮动机构(30)、检测出该浮动机构(30)的变位量的变位检测手段(61)、和对该变位检测手段(61)检测出的变位量进行运算处理而计算出反力的位置指令运算部(62);进而该装置将反力传达给操作所述搬运手段的作业人员。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论搬运物在作业时接触任何障碍物也不会损伤搬运物和障碍物的、且由接触引起的反力被适当地传递给作业人员的助力搬运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018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024215.X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部检查装置。为了检查焊接部(32)的焊接是否合格,焊接部检查装置(10)具有摄像头(40)、判别机构(56)、波长转换板(44)和遮蔽部件(46),所述焊接部(32)是使从定子铁芯(14)的槽(18)突出的导电体(22)的顶端部分(30)彼此接合的部位。摄像头(40)对焊接部(32)进行拍摄。判别机构(56)根据焊接部(32)的轮廓来进行焊接是否合格的判别,其中所述焊接部(32)的轮廓根据由摄像机(40)拍摄到的焊接部(32)的图像(51)来识别。波长转换板(44)从拍摄对象面(52)的背面(54)侧来向焊接部(32)照射光。遮蔽部件(46)介设于波长转换板(44)与焊接部(32)的背面(54)之间,以使焊接部(32)的轮廓在被强调的状态下被摄像头(40)拍摄。
-
公开(公告)号:CN10139002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680053434.1
申请日:2006-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7 , G05B2219/32279 , Y02P90/205
Abstract: 多个装置和人在共同的区域内作业,且在此时,实现人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有效地进行作业。三台装置(a、b、c)和一个人(m)对部件(A、B、C)实施加工时,在第一工序中,人(m)对部件(A)进行加工,两台装置(b、c)对部件(B)和部件(C)进行加工。在第二工序中,人(m)对部件(B)进行加工,两台装置(a、c)对部件(A)和部件(C)进行加工。接下来,在第三工序中,人(m)对部件(C)进行加工,两台装置(a、b)对部件(A)和部件(B)进行加工。如此,使人(m)对各装置的介入的时刻不重复地设定,实现作业执行的有效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105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580051482.2
申请日:2005-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P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21/00 , B23P2700/50 , B25J5/02 , B25J9/0093 , G05B19/41865 , G05B2219/32009 , G05B2219/33006 , Y02P90/04 , Y02P90/08 , Y02P90/20
Abstract: 装置和人在通用的区域内进行作业时,即使在需要进行处理的工件变更的场合下,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和人所具有的特性,有效地进行处理。装置(6)和人(7)实施将组装部件(3)组装在车体(2)上的组装作业。在该组装作业划分为例如部件取出、搬送、定位、安装/紧固等作业的场合下,预先设定了装置(6)进行所有作业的模式(1)、仅人(7)或人和装置共同进行一部分作业且剩余作业由装置(6)进行的模式(2~4)等,根据组装部件(3)的种类等,切换模式来进行作业,即使在组装部件(3)的种类等变化的场合下,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6)具有的优良动力性和人(7)所具有的优良判断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80494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680017720.2
申请日:2006-05-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9/06 , B25J9/1676 , F16P3/144 , F16P3/147 , G05B19/4061 , G05B2219/37275 , G05B2219/39097 , G05B2219/39098 , G05B2219/40607 , G05B2219/49138
Abstract: 在机器人的周围,设置通过传感器确认不存在工作者等障碍物的监视区,在机器人的高速移动时,向所述高速移动的移动方向扩大基于传感器的监视区。
-
-
-
-
-
-
-
-
-